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与行为疗法干预老年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干休所接收的18例老年卒中偏瘫患者纳入参照组(n=9)和观察组(n=9),参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行为疗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干预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卒中偏瘫患者干预期间,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联合使用行为疗法,利于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行为学疗法 老年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单独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69.34±8.87)分,MMSE评分(24.16±3.35)分,Fugl-Meyer评分(86.73±11.41)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相关指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行为学疗法 老年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行为疗法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其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8月~2022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病患,随机分为各34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施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病患在此之外增加行为疗法,观察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FMA-平衡能力与FMA-运动能力评分、跨步长度与步速数据。结果:两组病患治疗前各项评分、数据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FMA平衡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均大幅提升,且跨步长度、步速等数据均有所优化(P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行为学疗法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四川南部某县居民对高血压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为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高血压防范工作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取抽样访谈式调查法,以四川犍为县的部分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访问式问卷调查536人。结果:①有67.0%居民并不清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文化程度对其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在不知道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人中有75.5%是初中及以下的学历(P0.05)。②60岁以上的老年人76.0%都偏向于清淡饮食,随着年龄下降清淡饮食的人数比例下降,30岁以下的年轻人51.2%都偏向辣味饮食。结论:文化程度越高越了解高血压知识的可能性越大;老年人更加重视运动预防疾病,但大多为运动量不大的有氧运动。

  • 标签: []高血压病 认知度 行为学 中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8所中学、1所大学共3934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自杀、吸烟、饮酒、接触毒品和无保护性行为。大部分危险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中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 标签: 饮食习惯 创伤和损伤 物质相关性障碍 性行为 青少年 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40例,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对治疗和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促进疾病控制和康复。

  • 标签:
  • 简介:近日频繁发生的患者伤医事件,“白色暴力”不断刺激公众神经。10月17日,多名患者家属打砸上海中西药大学附属某医院,并拉扯打骂医务人员;10月21日,医生熊旭明被患者家属围殴,眼角受伤、脾脏破裂;10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被刺身亡,两名医生受伤……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10天里全国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和矛盾才能让患者将尖刀和拳头抡向诊室里的医生?

  • 标签: 暴力 患者家属 行为 中国医师协会 医务人员 脾脏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2名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名。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鼻腔用药、处理鼻出血、休息、锻炼和饮水率以及自护能力、健康知识、自我责任及概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认知行为干预 遵医行为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多动症是一种影响儿童行为的神经发展障碍,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介绍矫正多动症孩子行为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通过强调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以及结构化日常生活、培养社交技能、关注睡眠和饮食等的护理策略,更好的对多动症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通过本文的科普,我们希望为大众提供实用的护理知识,共同助力多动症孩子更好地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迎接更充实的未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儿童患有孤独症的几率很高,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它导致儿童语言、游戏、认知、社交和适应等方面的功能受损,从而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落后于同伴。孤独症儿童除了具有沟通障碍、社会性互动障,行为问题也是主要障碍之一。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不仅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也给父母和学校教师的教育培养带来困难。因此,孤独症儿童行为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和纠正。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行为异常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综合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取在我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些,试验组的各系指标的变化要更加显著些(P<0.05))。结论对青光眼,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青光眼患者 遵医行为 自我管理行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展行为干预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健康行为及血脂指标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行为干预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14d后的健康行为、干预前和干预14d后血脂水平。结果 干预14d后,研究组每日8h以上睡眠、合理膳食、每日30min运动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行为干预模式可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血脂恢复正常水平,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干预模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康行为 血脂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行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间经我院健康体检确诊为高血压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两两分组,每组各33例患者。一组实施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行为护理,设置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护理干预,记录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和血压水平进行组内与组间对比。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升高,血压水平显著下降,但组间相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意义显著(p

  • 标签: 健康体检 高血压 行为护理 自我管理行为 血压水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