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2例鼻窦炎鼻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66例患者,内镜组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进行鼻窦炎鼻息的治疗,传统组通过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患者的鼻窦炎鼻息症状是否复发。结果内镜组患者手术后鼻窦炎鼻息治疗痊愈率为95.45%,传统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83.4%,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传统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3~6个月的跟踪随访调查后发现,内镜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仅有1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现象,而传统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现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鼻内镜进行鼻窦炎鼻息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使患者真正意义上的达到治愈鼻窦炎鼻息的效果,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鼻息肉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复发性鼻窦炎鼻息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P<0.05。结论在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疾病临床上鼻内镜修正手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鼻内镜修正手术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此外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2.4分、97.3分,可见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期间进行精心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大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消化道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许多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期病变1,因此,临床一经检查发现,就应及时切除息肉,以防止癌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方法,可避免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体表不遗留手术疤痕,具有损伤小、费用低、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2,倍受患者的喜欢。本文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进展进行综合叙述。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适应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镜下不同方式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接受结肠息肉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圈套器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进行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使用EMR治疗手段治疗患者的结肠息肉有效率为80%,而传统的经圈套器高频电切术治疗的有效率为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MR的治疗效果更好。同时EMR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对于患者的治疗更为安全。结论和传统的经圈套器高频电切术治疗相比较,EMR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压力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结肠镜 结肠息肉 经圈套高频电切术 黏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