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采血用于改良式急性稀释自体输血的安全及其效果。方法将术中可能失血超过500ml且具有急性稀释自体输血适应症的手术患者180例,男96例,女84例,年龄20~70(52±7.8)岁,体重50~81(62±11.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I组经左或右侧肘正中静脉采血,II组经左或右侧颈内静脉采血,III组经左或右侧桡动脉采血,I组为对照组,II组和III组为观察组。每组在采血前经静脉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500ml后,再采自体血500ml,并在室温下保存,在手术结束前或采血4h内回输给患者。分别观察三组的患者在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采血即刻(T1)、采血开始5min(T2)、采血开始10min(T3)、采血15min(T4)、采血20min(T5)以及采血开始30min时MAP、HR、SpO2以及BIS(脑电双频指数);观察三组采血前和采血后CVP之值;记录三种方法采血所需的时间。测定三种采血方法在采血前和采血结束时Hb的含量。观察各组在采血、输血后24小时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手术种类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在T0时点各组间比较MAP、HR及BIS之值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组内比较在T0时点的MAP、HR及BIS之值明显高于其它各时点之值(P<0.05)。三组组间和各组内的SpO2之值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在采血前和采血后Hb、CVP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III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I组和II组(P<0.05);II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I组(P<0.05)。I组有1例患者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升高,3天恢复正常,三组其余患者未见输血其它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采血用于改良式自体输血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时间短,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自体输血 采血方法 桡动脉 血液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型狼疮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选取本院 2013年 4月 -2018年 4月收治的 30例重型狼疮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A组和 B组,每组 15例, A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 B组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LEDAI积分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后一个月的 SLEDAI积分发现, B组积分明显低于 A组;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3.33%,低于 B组治疗总有效率的 93.33%,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狼疮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 SLEDAI积分,同时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骨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6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发生骨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治疗组进行HP+HD治疗,对照组进行HD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接受一次血液灌流。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4h后结束,每周透析2~3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甲状旁腺素及临床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甲状旁腺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HD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肾骨病疗效优于HD。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流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ARF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量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透析后患者Scr、BUN显著下降,尿量明显增多,同时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纠正或改善,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治疗ARF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Scr、BUN生理指标,纠正或改善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观察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 标签: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过滤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疗效有效分析。 方法: 选取 80 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 40 例,血液透析滤过)与对照组( 40 例,常规血液透析),比较分析两组炎指标改变、甲状旁腺激素( PTH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 白细胞介素( IL-6 )、 C- 反应蛋白( CRP )、降钙素原( PCT )及 PTH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血液透析过滤有助于清除炎因子,对改善微炎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有显著效果,同时安全高。

  • 标签: 血液透析过滤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