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和处理措施,旨在拯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32例,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院前急救组75例进行院前急诊急救,未院前急救组57例为患者家属直接送至医院进行救治。院前急救过程中行一般处理、药物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救护车转运进行等急救处理。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院前急救组疗效显著优于未院前急救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性脑血管病 急诊急救
  • 简介:目的探究丁苯酞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反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8.0%(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状患者,患者肝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全部正常,无过敏反应及出血现象(P>0.05);结论丁苯酞能有效改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丁苯酞软胶囊.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5.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对疗效有很大意义,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缺血性脑血管 急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86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心电图动态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达57.5%,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类型、部位以及GCS评分有关,发生脑心综合征的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采取早期心脏保护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管病预后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心综合征 脑梗死 脑出血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来判定其临床意义。方法分两组即急性脑血管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精密仪器的测定,发现两组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急性脑血管患者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除铜、锌、锰)下降更为显著,非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只有镉、锑下降显著,其余无差异。结论合理地膳食不仅能够满足体内微量元素补充的需要,而且能够防止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body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简介:摘要目的就老年病人74例脑血管造影操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74例老年病人,男性50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632±24)岁,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0岁,对其进行脑血管造影操作。结果本组资料中74例患者全部都实施选择性脑DSA成功,其中7例患者出现了C2段血管痉挛、C1段血管痉挛,由于病情不严重,没有给予较为特殊的处理。8例患者左侧由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狭窄,故没有出现1例造影导管扭曲打结、继发性迷走神经反应、后腹膜血肿、动脉夹层、继发性脑梗死。11例患者在锁骨下动脉造影,这些患者的右侧椎动脉出现过度扭曲。还有2例患者出现了右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再经过间断性按压、加压包扎之后,病情缓和。结论老年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操作中很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栓子脱落的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大多都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别容易对椎动脉系统造成影响,甚至使得老年患者死亡。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老年病人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