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将34例神经母细胞(NB)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17人参考NWTS-4方案,第二组17人采用OPEC/OPAC方案交替。在化疗第1疗程结束后,88.23%的患者血清FSH高于正常上限值。OPEC/OPAC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FSH值显著高于NWTS-4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烷化剂类及铂类化疗药物有明显的生殖功能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患儿生存质量量表对视网膜母细胞患儿生活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母细胞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形式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患儿生存质量量表,对不同选项得分进行统计。通过对问卷调查评分,了解眼球摘除术后患儿与未行手术患儿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因素,对所有研究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未行手术患儿和家长的情绪问题高于眼球摘除术后患儿(P<0.05);眼球摘除术后患儿和家长对交通情况和卫生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低于未眼球摘除手术患儿(P<0.05)结论在视网膜母细胞患儿中,影响未行手术患儿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家长和患儿的情绪问题,影响眼球摘除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为交通和卫生保健服务。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 生活质量 量表
  • 简介:[目的]总结颞叶节细胞胶质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到2010年9月2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颞叶节细胞胶质的癫痫病例,分析患者的癫痫发作病史、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情况、病理结果等,并通过长期随访分析术后疗效。[结果]2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11例(40.7%),男性16例(59.3%)。平均发病年龄为15.1岁(6个月-39岁),手术时年龄从8个月到40岁(平均18.9岁)。癫痫发作类型表现为复发部分性发作22例(81.5%)、简单部分性发作5例(18.5%)、部分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0例(37.0%)。手术方式为病变切除加颞叶内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23例(85.2%),单纯病变全切4例(14.8%)。术后平均随访3.7年(2-7.5年),随访时24例(88.9%)患者发作达到完全控制(EngelⅠ级),3例(11.1%)患者稀少发作(EngelⅡ级),随访时无肿瘤复发及恶变病例。[结论]颞叶节细胞胶质常见于年轻人,多以复杂部分癫痫发作起病,行病变扩大切除术能够很好地控制癫痫发作,肿瘤复发及恶变风险较低。

  • 标签: 颞叶 癫痫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参菝抗液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同化疗药物联用对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作用。方法运用MTT法观察参菝抗液对人胃癌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参菝抗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对作用后细胞染色并在电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参菝抗液均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与浓度正相关,且存在时间依耐性。当100μg/mL剂量的参菝抗液联合12.5μg/mL的紫杉醇时,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具有协同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参菝抗液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具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联合化疗药物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具有协调增强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参菝抗瘤液 胃癌细胞株BGC-823 化疗药物
  • 简介:肥胖的病位在脾,根源却在主水,为先天之本,精所化的阳,为脏腑气化之源,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在痰浊、水湿、脾虚及瘀血的形成中起着重要影响,故应重视从论治肥胖,温补肾阳药应作为治疗肥胖的常法。

  • 标签: 肥胖 温肾 中医药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变通过检测宫颈液基细胞中P16、Ki-67和HPV的表达水平方法的价值。方法抽取2015-9至2016-9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存在宫颈上皮内变的患者110例,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宫颈液基细胞中的相关因子检测报告与其进行对比,同时也进行检测因子治疗的对比,对比诊断研究价值。结果研究显示,随着病变不断加重,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患者在病变的I级水平下,HPV的表达水平与P16与Ki-67有差异(P<0.05),在更高病变程度下,三者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通过检测对于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上皮内变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于Ⅱ级以上的病变,检测宫颈液基细胞中P16、Ki-67与HPV联合差别不大,对于I级病变,联合检测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能提高检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诊断价值 P16 Ki-67 HPV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观察温阳化痰散结方的抑作用。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及联合组,每组6只,建立雌激素受体(ER)阳性裸鼠乳腺癌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他莫昔芬组予枸橼酸他莫昔芬溶液灌胃,温阳化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中、高剂量温阳化痰散结方溶液灌胃,联合组予枸橼酸他莫昔芬溶液、中剂量温阳化痰散结方溶液灌胃,均连续给药15d。观察裸鼠一般状态、体重及进食量、重及肿瘤抑制率。结果给药前各组裸鼠精神状态均稍弱,给药后,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裸鼠精神状态较前改善。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给药后体重较本组给药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进食量较模型组、联合组均增加(P〈0.05)。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重明显降低(P〈0.05),他莫昔芬组与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比较重有所降低(P〈0.05)。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联合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7.89%,14.03%,43.07%,25.00%。结论温阳化痰散结方可改善乳腺癌荷瘤裸鼠一般状态,增加其体重,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的生长,且与药物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化痰散结 他莫昔芬 温阳 裸鼠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者。其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展,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优势突出。根据CKD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中医“慢风”“水肿”“癃闭”“关格”等范畴。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肝肾同源 益肾疏肝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金匮气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间质炎症反应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金匮气丸治疗组、阳性对照药依那普利治疗组,UUO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3d或7d后处死大鼠,取梗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68和CD3在组织的表达,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组织的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P-IκB)和IκB在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3d、7d时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增高,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增多,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κB-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金匮气丸和依那普利治疗后,两药物组较模型组的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IκB-α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匮气丸可以改善UUO梗阻组织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 标签: 单侧输尿管梗阻 大鼠 金匮肾气丸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