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腹腔注射灵芝1g/kg,可使佐剂关节炎(adjuvantarthrits,AA)大鼠急性炎症和继发性炎症明显减轻,IL-2和IL-1的产生有一定恢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下状态有一定改善。

  • 标签: 灵芝 佐剂性关节炎 淋巴细胞转化 IL-1 IL-2 AA
  • 简介:熏洗疗法是中压传统疗法之一、在骨科临床中被广泛地使用于治疗风湿一类关节炎。风湿灵熏洗剂是针对熏冼疗法而设.是骨科名老中医陈再然长期使用的有效方剂。自1992年1月研制成医院制剂以来、使用该药治疗上述疾病112例、获满意疗效,现息结如下。

  • 标签: 治疗 风湿性 关节炎 薰洗 洗剂 骨科
  • 简介:目的:利用佐剂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模型,研究中药方剂程氏蠲痹汤(CSJBT)对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设6个组:正常组、AA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组、程氏蠲痹汤2.55、5.10、10.20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左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造模,致炎后第15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d。实验期间定时检测AA大鼠的原发侧、继发侧足肿胀度以及屈关节疼痛评分,给药结束后,采用MTT法检测程氏蠲痹汤对AA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及NKT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程氏蠲痹汤2.55、5.10、10.20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A大鼠的足肿胀度和屈关节疼痛评分,并降低脾脏CD4+T细胞的比例;程氏蠲痹汤5.10、10.20g/kg剂量组可显著抑制AA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降低脾脏Th17细胞的比例,程氏蠲痹汤5.10g/kg剂量组可降低脾脏NK细胞的比例,升高Treg细胞的比例。结论:程氏蠲痹汤可改善AA大鼠体内异常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D4+/CD8+、Th17/Treg趋于平衡有关。

  • 标签: 程氏蠲痹汤 佐剂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桂芍知母汤及加味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测量足肿胀度,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10水平,并观察踝关节及周围组织病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布洛芬组(63mg/kg)、桂芍知母汤组(17.325g/kg)、桂芍知母加活血组(21g/kg)与桂芍知母加藤类组(25.2g/kg)足肿胀度均能明显下调,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并对关节滑膜炎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等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桂芍知母汤及加味均能有效缓解佐剂关节炎大鼠局部炎症反应,其机理可能与减少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合成,升高抑炎因子IL-10有关。

  • 标签: 桂芍知母汤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TNF-α IL-1Β IL-10
  • 简介:目的:观察威灵仙水煎液对佐剂关节炎(AIA)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建立小鼠AIA模型,观察威灵仙水煎液对AA模型小鼠关节肿胀度的影响;采用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鼠体内诱导法和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溶血素测定法,观察威灵仙水煎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威灵仙水煎液5.4g生药/kg.d剂量能减轻AIA模型小鼠的关节肿胀度;威灵仙水煎液5.4g生药/kg.d、1.35g生药/kg.d剂量能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和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结论:威灵仙水煎液对AA模型小鼠有一定防治作用;威灵仙水煎液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威灵仙 小鼠佐剂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研究双藤痹痛凝胶膏剂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的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凝胶膏剂组、阳性组伤湿止痛膏及双藤痹痛凝胶膏剂高、中、低剂量组(3cm×3cm、2cm×3cm、1cm×3cm)。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尾根部皮下皮下注射胶原乳液免疫建立CIA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关节指数、足趾肿胀度及关节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大鼠的足趾肿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初次免疫后第28天,双藤痹痛凝胶膏剂3cm×3cm、2cm×3cm、1cm×3cm各组与空白凝胶膏剂组比较,关节指数、足趾肿胀度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HE病理切片显示,双藤痹痛凝胶膏剂3cm×3cm、2cm×3cm剂量下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成功建立CIA大鼠模型;双藤痹痛凝胶膏剂能够抑制CIA模型大鼠足趾肿胀和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其关节炎指数。

  • 标签: 双藤痹痛凝胶膏剂 类风湿性关节炎 CIA大鼠模型 HE染色
  • 简介: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性疾病疗效显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RheumatoidArthritiJRA)与RA、AS属同性质的风湿病,我院采用雷公藤全根制剂治疗本病10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本组104例均为住院患儿,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标准(ARA,1973)诊断为JRA。男58例,女46例。年龄2~15岁;平均11.56岁。病程3个月至14年,平均2.56年。按临床表现分3型:全身型7例,多关节炎型(罹患关节数≥5)84例,少关节炎型(罹患关节数≤4)13例。全部患者在接受雷公藤治疗前,均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无效或效果欠佳,其中59例(56.7%)患者采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病情仍难以控制。入院时仍发热者54例(51.9%),其中2例为高热(39.5℃以上)。

  • 标签: 雷公藤 临床观察 关节炎型 皮质激素类药物 美国风湿病学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考察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提取物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为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增高模型,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原发性、继发性关节炎损害和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等模型,对照观察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提取物的抗炎、镇痛等作用。结果: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提取物在6~24mg/kg均能能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能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增高,均在24mg/kg剂量的抑制率高于野木瓜片;在4.2~16.6mg/kg对完全佐剂所致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炎症及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佐剂所致大鼠原发性损害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8.3~16.6mg/kg剂量作用均较野木瓜片组好,病理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症状均有所减轻,但野木瓜片组与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各剂量组没有显著差异;佐剂所致大鼠继发性损害16.6mg/kg剂量组则在第25d~29d能明显减轻大鼠左后足肿胀度;胶原性关节炎16.6mg/kg剂量组左后足和右后足肿胀度在致炎后第17~26d均低于野木瓜片组。结论: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提取物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 标签: 瘤果黑种草子 总皂苷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研究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8只大鼠均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建模,两组大鼠均在免疫后第14d给药治疗,甲氨蝶呤片治疗的为对照组,风湿清治疗的为风湿清组,进行6周的治疗干预。结果:风湿清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干预6周后,血RNAKL、MIP-1α以及IL-17水平风湿清组为31.6±2.2pmol/L、273±25pg/ml、10.6±0.5ng/L,对照组为28.3±2.1pmol/L、292±25pg/ml、12.6±1.3ng/L,两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显著,可显著抑制RA-FLS分泌IL-17及TNF-α,调控RA-FLS的炎增殖,进而保护骨组织,抑制骨破坏。

  • 标签: 风湿清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FLS IL-17 TNF-Α
  • 简介: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免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扎大鼠双侧股静脉造成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果:兔和大鼠膝骨关节炎实验模型中,骨碎补总黄酮减轻软骨病变,显著降低Mankin法软骨积分。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形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似覆盖一层无定形物质,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膝骨关节炎作用.

  • 标签: 骨碎补 总黄酮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研究乌药总生物碱(TARL)对大鼠佐剂关节炎(AA)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AA,观察TARL灌胃给药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及大鼠体重的影响;MTT法检测TAR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以Griess试剂法和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观察TAR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和IL-1的影响。结果:TARL显著抑制大鼠继发性足肿胀,增加大鼠体重,而对原发性足跖肿胀仅呈抑制趋势;体外试验中TARL浓度依赖抑制ConA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LPS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和IL-1。结论:TARL对大鼠AA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机体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

  • 标签: 乌药总生物碱 佐剂关节炎 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对胶原关节炎(CIA)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观察清络通痹颗粒对CIA大鼠抗Ⅱ型胶原(CⅡ)抗体、外周血和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滑膜细胞凋亡和关节摄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清络通痹颗粒三个剂量组大鼠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清络通痹颗粒7.2,14.4g/kg剂量组大鼠血清和PMΦ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清络通痹颗粒7.2,14.4g/kg可明显促进CI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CIA大鼠后肢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严重骨密度降低,关节腔间隙增宽,关节严重破坏,而清络通痹颗粒7.2,14.4g/kg给药的大鼠上述症状不同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一定剂量的清络通痹颗粒可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紊乱,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和抑制骨质破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过度分泌有关。

  • 标签: 清络通痹颗粒 胶原关节炎 抗胶原抗体 TNF-Α 凋亡
  • 作者: 尹红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07-29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 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探讨阳和汤加减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通过阳和汤加减治疗对患者进行诊治,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类风湿病医治手法,通过采用氨甲蝶呤和塞来昔布进行干预。随机分析患者病症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身体康复程度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值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式治疗后,在观察数据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数值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通过采取阳和汤加减治疗诊疗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可行,对患者祛风除湿以及通络经脉、温肾补血均有着明显效果,通过阳和汤治疗风湿关节炎患者,还能有效降低药物刺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阳和汤加减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 简介:食药佳品黄精,具有良好的医疗及保健价值。本文从文献记载、物种辨析、资源分布、食用和临床应用、种植发展、质量特征、及道地等七方面综述了相关学者对陕西黄精的研究概况,为黄精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陕西 黄精 道地性 考证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G)对大鼠永久局灶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ent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pMCAO)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芹菜素(10、25和50mg/kg)治疗组、金纳多4mg/kg治疗组,插入栓线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术后6h,采用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IV%)、脑含水量及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荧光标记法测定神经细胞胞浆Ca2+浓度([Ca2+]i)。结果:芹菜素组脑缺血大鼠行为学体征显著改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脑组织形态学改变显著减轻,胞浆[Ca2+]i浓度显著降低。其中,芹菜素25mg/kg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芹菜素对大鼠永久局灶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芹菜素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评分
  • 简介:目的:研究党参种子真实鉴别方法,为党参种子品种鉴定以及党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来源党参分别进行了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子叶蛋白的SDS—PAGE电泳,子叶蛋白的非变性凝胶电泳。结果:三种电泳结果显示,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带清晰,分离到的差异谱带多;子叶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带模糊;子叶蛋白的PAGE电泳,谱带虽然清晰但是没有分离到有差异的谱带。结论:党参种子真实鉴定应选择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通过电泳分析得到陕西凤县,甘肃文县,四川野生的亲缘关系比较近,比其他地方的党参种子多出一条R,值大约为0.060的谱带,根据Marker蛋白谱带可以初步推断这个差异蛋白的分子量为170KDa。

  • 标签: 党参 真实性鉴别 电泳方法
  • 简介:正常大鼠吸入致敏大鼠血小板体外抗原攻击后上清液24h后气道对氯化乙酰胆碱(Ach)诱发的气道收缩反应明显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数量增多,致敏血小板抗原攻击后的化学发光峰值明显升高。用阿魏酸钠2.3和23mmol/L可明显抑制血小板以化学发光为标志的免疫活化·同时冉诱发的气道高反应和嗜酸性白细胞向肺内募集亦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 标签: 血小板 阿魏酸钠 气道高反应性 免疫性 致敏 诱发
  • 作者: 黎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重庆409600
  • 简介:过敏鼻炎-哮喘综合征属于近些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医学诊断术语,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慢性炎症反应以及高反应症状,主要包括:鼻部瘙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喘息等。以上临床症状可以突然发作,亦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过有效治疗之外,可快速消失。鼻部症状在早晨会加剧,而哮喘症状在夜晚会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合并过敏结膜炎,出现眼氧、流泪等。

  • 标签: 中医药;防治;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