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5年1月—2016年6月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置管,观察组则采取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精确概率;导管堵塞概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精确概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概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PICC置管效果好。

  • 标签: 心房内心电图 PICC导管尖端定位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新型静脉内心电图(NVECG)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DSA联合NVECG引导下进行PICC尖端定位,记录7个标志点的导管插入深度以及NVECG情况,并与常规体表心电图进行对照。结果O点P波呈正向,A点、B点、C1点、C2点、C3点、D点的P波主波方向均为负向,而E点为正向。结论NVECG法引导PICC置管时出现宽大负向P波以及Q波,且呈W波形,将标志着导管尖端已抵达患者体内上腔静脉下段,为PICC导管尖端相对理想的位置。

  • 标签: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 DSA PICC NVECG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心源性脑梗塞具有见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少、患者的满意度高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势,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源性脑梗塞 尿激酶溶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组8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梗组6例。结果院内心脏性猝死高发于70~79岁、下午1800~凌晨200、9~12月(P<0.05)。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组猝死原因多为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心脏骤停,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梗组猝死原因多为室颤、急性肺水肿(P<0.05)。结论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临床特点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