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牙不良修复体的牙经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后重新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共99颗前牙冠修复后所致牙周病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后4~8周行固定修复,追踪观察1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8周肩台均得以暴露,龈缘颜色正常,修复后12个月复查患者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85.9%。结论对不良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患牙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冠延长术后能保持患牙的生物学宽度,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可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牙冠延长术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排CT脉成像与选择性脉造影在脉支架手术后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128排CT脉成像和选择性脉造影患者,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均为阳性345个节段,均为阴性354个节段,MSCTA阳性而SCA阴性12节段,SCA阳性而MSCTA阴性13节段(P<0.05)。DSCT与SCA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对左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100%,对左前降支近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6.15%,对右远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1%和93.15%。结论128排CT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准确性和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优选的检查方式。

  • 标签: 128层CT冠脉成像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脉支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对我院收治的118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行双源CTA与脉造影检查,对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脉CTA与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脉造影技术,双源CTA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处理程序,对脉病变评估的准确性与脉造影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安全可靠,费用相对低廉,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意义重大。

  • 标签: 双源CTA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瓷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500例1120件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240例520件采用氧化铝全瓷修复,对照组260例600件采用镍鉻合金烤瓷修复。6个月后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价修复体

  • 标签: 全瓷冠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修复中,比较钛金属烤瓷与非贵金属烤瓷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就诊于口腔科的108例需烤瓷修复的患者,按照使用的烤瓷材料不同,分为钛金属烤瓷组和非贵金属烤瓷组,各54例,修复完成24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烤瓷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牙周组织情况。结果非贵金属烤瓷组34例出现返青(62.96%),而钛金属烤瓷者全部色泽均匀美观,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缘密合性以及厚度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非贵金属烤瓷组有14例。龈缘充血、11例龈乳头水肿、12例牙龈染色,牙龈发病率68.5%(37/54)高于钛金属烤瓷组7.4%(4/54),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金属烤瓷对患者牙龈刺激性小,耐腐蚀,使用期限更持久,且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为患者推荐。

  • 标签: 口腔修复 钛金属烤瓷冠 非贵金属烤瓷冠 牙周组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牙残根残玻璃纤维桩全瓷美学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92颗前牙残根残患者,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玻璃纤维桩加全瓷修复患牙,通过半年至2年随访观察,观察患牙边缘适合性,修复体完整性,解剖外形,修复体色泽,有无龈缘炎等指标。结果3例5颗修复体,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不很满意;2例4颗牙使用中修复体桩核折断,经重新制作桩核粘固全瓷,患者使用比较满意;全部病例成功率96.4%。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美学修复对前牙残根残的保存修复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残根残冠 玻璃纤维桩 全瓷冠 美学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和高强度纤维树脂桩核修复磨牙残根残的临床适应症的选择与修复效果。方法141例患者共160颗磨牙分别制作两种桩核修复体比较其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等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24月后两种桩核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颈缘出现黑线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残根残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但修复后的美观效果有所差异。

  • 标签: 桩核冠残根残冠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多发生在心外膜冠状动脉起始部位,穿过心肌层,又称“隧道动脉”。本文通过回顾心肌桥的解剖,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及其检查方法,治疗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就心肌桥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下降、传导阻滞和猝死等临床表现作一综述,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并且对此类病人选择正确的检查手段和完善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动脉硬化 缺血 隧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年轻恒牙断及时简便的治疗方法,尽快解除因折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恢复其外形和容貌。方法对临床20例共20颗恒前牙冠折病人,无合并牙根及牙槽骨损伤,断新鲜完整,对损伤牙髓作出相应的治疗后,在无须制备固位沟的情况下用日本生产SuperBondC&B(超强粘接树脂),进行断牙再接。结果20例患者20颗年轻恒前牙断再接后通过6个~12个月的观察稳固性良好,色泽,形态比较满意。结论用日本产SuperBondC&B(超强粘接树脂)再接断效果满意。是一种适合临床年轻恒前牙冠折的过渡性简便的修复方法。

  • 标签: 年轻恒前牙 牙折断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对冠心病患者患者进行脉造影和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护理过程中的干预要点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外加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造影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前者的配合度更高,图像质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获得的图像质量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脉造影以及冠脉CT血管造影时,可以取得优良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冠脉CT血管造影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变异性与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200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ACS100例(A组)和无糖尿病ACS患者100(B组)。观察两组ACS血糖的变异系数与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脉狭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病程、HDL-C、平均血糖水平、血糖变异系数与死亡率呈显著相关。结论血糖变异性大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近期预后不良。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糖变异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脉的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脉的事件发生率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脉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总脉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脉的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脉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冠脉事件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09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脉检查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脉造影检查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脉造影检查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检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脉造影检查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检查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脉造影检查中应用。

  • 标签: 冠脉造影检查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残根残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残根残先作根管治疗,采用铸造金属桩或螺纹钉根管桩和树脂对残根残修复成桩核,然后再进行金属熔烤瓷修复残根残,随访观察2-3年;结果168颗患牙,成功162颗,成功率96%;结论桩核烤瓷是残根残修复的较理想方式,能明显提高美观与咀嚼能力。

  • 标签: 桩核烤瓷冠 残根残冠 牙体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牙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前牙烤瓷修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氧化锆全瓷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修复。1年后评估全瓷的边缘着色、龈缘密合度、颜色、基牙有无继发龋、有无折裂,综合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全瓷组不会出现龈缘灰线,金属烤瓷组在1年后就会有龈缘灰线出现,修复体边缘着色、龈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组间疗效计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全瓷组优于烤瓷组。修复体周围龋、修复体折裂、基牙松动组间疗效计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修复前牙后牙周组织变化明显轻,外形美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前牙全瓷冠 边缘适合性 继发龋 牙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纹桩树脂核修复和纤维增强树脂桩核修复在磨牙残根残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残根残患者68例共7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34颗进行螺纹桩树脂核修复(A组),36颗进行纤维增强树脂桩核修复(B组),治疗后对70颗残根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A组有23颗使用良好,B组33颗使用良好,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7.6%和91.7%,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看做是临床最理想的桩核材料,其产生的弹性模量与原有牙本质功能相似,并依靠光固化树脂黏结剂将其与根管相黏结,可以再塑根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残根残冠 纤维增强树脂桩 螺纹桩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复合桩核技术对后牙残根残进行修复的优点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随即抽取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这一年的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对后牙残根残进行修复的患者病例20例,其中共有残根残39颗,全部采用复合桩核修复技术对患牙进行修复,修复结束后通过随访,对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独有优势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牙的修复治疗均顺利完成,在修复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全部39颗患牙中成功修复者35颗,修复失败者4颗,修复的成功率可达89.7%,效果比较明显。结论采用复合桩核技术对后牙残根残进行修复,其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治疗时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复合桩核 修复 后牙 残根 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