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片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女职工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586例宫颈片染色分析。结果宫颈癌发病情况36-55岁及55岁以上与24-35岁以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36岁以上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

  • 标签: 宫颈刮片 宫颈癌 发病年龄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例已婚女性宫颈片检查结果,了解已婚女性宫颈健康状况,为临床实施已婚女性宫颈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宫颈片检查的2012例已婚女性检查结果,分析已婚女性宫颈健康状况,探讨已婚女性预防宫颈疾病的措施。结果2012例已婚妇女巴氏分级Ⅰ级1849例,Ⅱ级87例,Ⅲ级56例,Ⅳ级12例,Ⅴ级8例;2012例已婚女性1078例有宫颈糜烂,886例为轻度糜烂,159例为中度糜烂,33例为重度糜烂,糜烂分级和巴氏分级呈正相关,巴氏分级越高,宫颈糜烂级别越高。结论加强已婚妇女生殖道健康宣教,使已婚女性加强对自身病情的观察,出现异常及早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升级。

  • 标签: 已婚妇女 宫颈刮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小板机采捐献者产生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的200例血小板机采捐献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29%,p<0.05。结论血小板机采捐献者中运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 标签: 血小板 机采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刮痧疗法对肝郁气滞型疼痛的疗效及推广。方法整理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5年3月门诊或家庭病床诊疗中采用肝经治疗肝郁气滞型疼痛的108例患者,并随访观查1~5年。结果治愈57例,显效4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结论肝经治疗肝郁气滞型疼痛是一种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经 刮痧 肝郁气滞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汗腺剥术治疗腋臭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为80例腋臭患者行小切口汗腺剥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判断疗效,分析并发症。结果显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6%。

  • 标签: 小切口 汗腺剥刮术 治疗腋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盲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将2017.03.01日至2017.08.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30例/组。分别采取盲手术(对照组)和宫腔镜电切手术(观察组)。将两组的出血量、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56±5.24)ml、术后三个月的血红蛋白水平(100.65±20.57g/L)、术后三个月的月经量(80.56±29.64mL)以及术后的复发率(3.33%)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较盲更适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 标签: 宫腔镜电切 盲刮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吸解剖法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46例行吸解剖法手术,其中宫颈癌28例,卵巢癌18例。对照组33例行传统电刀法手术,其中宫颈癌20例,卵巢癌13例。比较两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宫颈癌术中出血量为171.8±21.7ml,手术时间为180.8±21.5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2.6±2.5个;卵巢癌术中出血量为169.9±18.9ml,手术时间为125.7±21.5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9.6±2.8个。传统电刀法组中乳宫颈癌中出血量为204.8±27.9ml,手术时间为210.9±28.9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5±1.7个;卵巢癌术中出血量为200.8±21.8ml,手术时间为149.9±28.9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1±2.9个。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吸解剖法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解剖法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安全、可行,减少了术中出血,加快了手术速度,提高了手术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刮吸解剖法 彭氏多功能解剖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诊术配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并就其疗效分析是否具有推广的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8例本市围绝经功血患者,对48例患者行诊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血止前口服剂量为1片q12h,止血后将口服剂量改为1片qd,以连续服药21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结果48例患者均有效,8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17例患者偶有月经,其余23例患者月经停止,已进入绝经期。结论诊术确诊围绝经期功血后应用妈富隆治疗疗效令人满意,很大程度解决了患者困扰,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诊刮术 妈富隆 围绝经期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术和梭形全切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美容效果和远期效果。方法采用患者自愿原则,应用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术治疗腋臭48例,梭形全切术治疗腋臭40例。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和10%。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相比,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小切口皮下修剪加搔术治疗腋臭比梭形全切术治疗腋臭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观察前者相较于后者更不易于复发,且术后小切口较梭形切口瘢痕美观,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腋臭 小切口 修剪术 搔刮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18例经宫腔镜检查诊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患者给予妇康片5-10mg周期治疗一疗程。结果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给予20天的孕激素治疗,简单型与复杂型增生效果较不典型增生好,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其癌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腔导尿管联合宫腔注药钳术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到我院行钳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甲组32例,乙组32例,甲组使用橡胶导尿管行钳术,乙组行双腔导尿管联合宫腔注药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月经恢复、阴道流血、宫颈扩张情况。结果乙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月经恢复、阴道流血、宫颈扩张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钳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选择双腔导尿管联合宫腔注药钳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而且宫颈扩张情况理想,应当推广。

  • 标签: 钳刮术 宫腔注药 双腔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的试验研究,对宫颈片细胞学检测与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并对两者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我院在2000年到2010年接诊或体检的1350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将所有患者进行随进分组,其中通过宫颈片细胞学检测进行筛查的患者有1000例,通过TCT检测进行筛查的患者有3500例。患者的年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别的筛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主要标准。结果从此次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片的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TCT检测出的阳性率。宫颈片组检测出的阳性率为0.5%,TCT组检测出的阳性率为1.6%,两组别的阳性率的数据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实验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运用x2检验。结论TCT检测法所筛查出的阳性患者的比例比宫颈片细胞学检测法筛查出的阳性患者的比例要高,数据表明TCT检测法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值得将其推广和普及应用。

  • 标签: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测 TCT 宫颈病变 筛查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行钳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来院行钳术终止10~13+6周妊娠妇女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最后一次服药16h后予米索前列醇400ug顿服、200ug放置于阴道,用药4h后若孕妇未出现宫缩,再次予米索前列醇片200ug放置于阴道后窟窿处,对患者用药后的宫颈松弛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194例用药4小时后宫口扩张明显,钳术中无需再次扩张宫颈,有效率为97.00%。观察组用药后发生手足发痒、腹泻32例、子宫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50%。结论行钳术前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具有手术时间短、宫颈裂伤少、子宫出血少、疼痛轻、宫腔残留发生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终止妊娠 钳刮术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塔城地区的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竹板片染色法的可行性及应用体会。方法分别以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塔城和丰县筛查的4367人和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在塔城裕民县筛查的2079人作为研究对象,筛查方法均采用竹板片染色法,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两次筛查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和原位癌检出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筛查的4367人中细胞学检查为三级的有25人,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8.74%(25/87),细胞学检查为四级的有3人,原位癌检出率为27.27%(3/11)。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筛查的2079人中细胞学检查为三级的有9人,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6.47%(9/34),细胞学检查为四级的有2人,原位癌检出率为25%(2/8)。两次筛查的癌前病变检出率和原位癌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竹板片染色法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癌前病变检出率和原位癌检出率均不是很高,但波动不大,检出较为稳定,且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于医疗条件较差的边疆贫困地区。

  • 标签: 竹板刮片染色法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收治达到9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的病情信息作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性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腺样体除术,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随访观察可知,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腺样体肥大患者,建议采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其临床效果较之常规腺样体除术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常规腺样体刮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肥大患儿25例,同时常规方法除肥大腺样体25例,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治疗组为92%,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痊愈率观察组为80%,治疗组为68%,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使除彻底,疗效满意。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打鼾、鼻塞及中耳炎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存在打鼾、鼻塞及中耳炎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相对于传统直视下腺样体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刮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