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就目前已知的可能影响单采血浆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单采血浆过程不能只单纯注意采集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和一次性使用耗材其理化、生物和免疫学方面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献浆者的一些并发症及对原料血浆的影响;结论应当进一步探究单采血浆质量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在保证献浆者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血液制品的质量。

  • 标签: 单采血浆 原料血浆 血液制剂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在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上海太阳抗凝血酶Ⅲ试剂盒在德国BECompact-X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酶Ⅲ活性。结果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酶Ⅲ活性分别是110+8.6%和90+8.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高于普通冰冻血浆的抗凝血酶Ⅲ活性。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 简介:摘要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单一成份黄酮苷,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本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葛根素原料的最大吸收波长有差异,而且在250±1nm及303±2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的葛根素其纯度都能达95%以上,而只在250±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葛根素原料其纯度一般在90%以下。所以可根据葛根素原料在303±2nm波长处有无最大吸收来快速监控其纯度。

  • 标签: 葛根素 纯度 监控
  • 简介:摘要对177例重症肝炎患者采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认为护理重点完善的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其中,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目的,更好地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术中及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 标签: 重症肝炎 血浆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2014年本站单采血浆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试图探索引发不同不良反应的可能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和有效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低血容量、低血钙或两者的合并症。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是否为新供浆者、年龄相关,新供浆员40岁以上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41例重症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PE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组;对照组为单纯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组。检测PE治疗前后患者肝脏生化指标TBIL、ALT、AST、ALB、CHE、CHOL、GGT、ALP、BUN、CREA、TBA、K+、Na+、Cl-、Ca2+、NH3、P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E治疗组治疗前后较对照组有更多生化指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除CHOL、K+、Na+、Cl-、Ca2+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浆置换疗法.能显著改善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生化指标,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 简介:摘要加强新鲜冰冻血浆速冻控制管理,保证血浆有效成分含量及活性,提高成分血液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促进血站持续发展。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速冻 控制点
  • 简介:摘要无菌原料药的生产需要进行无菌工艺验证,为了保证无菌工艺验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注意一些相关问题,本文针对无菌工艺验证过程中的工艺流程以及环境模拟情况等进行分析,希望给相关工作单位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 标签: 无菌原料药 无菌工艺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80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剖宫产开始时间(T0),术后12小时(T1),术后24小时(T2),术后48小时(T3)血浆PRL含量,初乳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48小时(T3)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泌乳素(PRL)水平有明显差异,初乳时间也有提前。结论氯胺酮超前镇痛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

  • 标签: 超前镇痛 剖宫产 泌乳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平衡透析法对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以及α1-酸性糖蛋白分别进行共孵育,并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在考察浓度范围内(0.2~15μM)结合率高于9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结合常数分别为3.5×107M-1和1.5×107M-1。高血浆结合率主要来源于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 标签: 葛根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在生化室临床血浆胆红素检测中,不同放置时间及室温不同光线照射状态下,对血浆中总胆红素检验结果的干扰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30日生化室收检的60份患者新鲜抗凝血浆为研究样本。随机数表法将抗凝血样本分为对照组暴光于生化室日光和灯光环境下;观察组避光于生化室环境下保存。控制两组变量为光照,并分别鉴定和统计分析实验前、2h、4h、8h及24h抗凝血样本血浆中总胆红素检验结果,以观察比较两组抗凝血样本检测结果的平均偏差(x-±s)。结果在保证室温的条件下,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总胆红素值均会不断下降。且两组间隔2h、4h测定的总胆红素结果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及24h差异仅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证室温条件下,光线照射会影响抗凝血浆中总胆红素值的检测准确度,导致其值不断下降。且避光保存时大约可以保存4h。

  • 标签: 室温 光照射 避光保存 血浆胆红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血液内科中毒抢救病房救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6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分为血浆置换+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血浆置换+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明显提高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血浆置换 有机磷 农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79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入院、出院时分别测定其血浆BNP,选择46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检测指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患者BNP水平出院时明显降低。结论血浆BNP可以筛查心脏疾病,客观反映心力竭的程度,并且与NYHA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标签: B型脑钠肽 心力衰竭 心功能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生化检验对肝素抗凝血浆的运用。方法其中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生化检验的60例受检者,所有患者的生化检验血液样本均被分成两支,分别为不含抗凝剂以及含有肝素抗凝剂组,对两组样本检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清和血浆两组检测中氯离子、钠离子等平均浓度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和血浆钾元素浓度相比,血清中钾元素平均浓度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和血浆中葡糖糖含量相比,血清中葡糖糖含量普遍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抗凝作用显著,不容易发生溶血情况,因此可以在生化检验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生化检验 肝素抗凝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血浆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通过贝克曼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还有肝素抗凝血浆7项急诊生化项目进行检验。结果患者血浆和血清当中,尿素(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肌酐(Cr)的结果无显著差异;Na+、葡萄糖(GLU)以及K+存在显著差异(P<0.05),检测中血清K+浓度为Y而血浆K+浓度为X,它们的回归方程如下Y+0.715X+0.499,r=0.749。结论对于患者血浆和血清当中,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Na+、葡萄糖以及K+这7项生化急诊项目的检测分析,通过肝素抗凝血浆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得到结果,但是在血清和血浆当中,K+存在着固定浓度差大约是0.05mmol/L,在检测的时候需要注意并有所修正。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急诊生化检验 血清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3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是否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分为人工肝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人工肝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转归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肝治疗组77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AST、ALT、TBIL、PTA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AST、ALT、TBIL、PTA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组77例患者中61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有效率为79.2%,较对照组(52.31%)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明显提高了重型肝炎的好转率。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