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ICU患者呼吸感染菌群和耐药性的特点,以及与抗生素使用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耐药菌的蔓延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ICU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随机选取两年确诊为呼吸到感染患者,采集每例呼吸感染标本,再培养分离,采用Kirby-bauer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两年共培养菌株36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5.21%,革兰氏阳性菌占25.74%,真菌占19.11%感染菌呈多重耐药。两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呼吸感染,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明显增多的趋势,耐药发展速度快,合理科学用药非常重要。对我院及本地区ICU感染中抗生素的选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用药的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 细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呼吸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2013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呼吸感染的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儿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显著的比对照组要好,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呼吸感染的患儿,能够提高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儿科 下呼吸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在急性呼吸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感染患者4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2例,显效23例,改善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清除细菌清除率为91.89%。结论对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治疗,应用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唑肟治疗老年下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头孢唑肟,对照组应用头孢美唑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头孢唑肟治疗老年下呼吸感染疗效显著。

  • 标签: 头孢唑肟治疗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感染82例病因,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感染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反复上呼吸感染34例,反复呼吸感染48例,分别对反复上呼吸感染及反复呼吸感染的病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感染而提供依据。结果反复上呼吸感染的病因分析以慢性炎症为主,具体如下免疫炎症、慢性扁桃体炎、鼻炎、胃食管反流、原因未明;反复呼吸感染的病因分析以免疫功能障碍病为主,其次为支气管扩张、纤毛不动综合征、气管异物、哮喘、原因未明、胃食管反流、支气管、肺先天异常。结论反复上呼吸感染与反复呼吸感染的病因具有差异性及多样性,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障碍病密切相关;需结合病因,加强对反复呼吸感染诊治的特异性。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上呼吸感染是秋冬季的多发病,针对上呼吸感染对人体的危害简述上呼吸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介绍上呼吸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及继发症,根据临床症状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结果按确定的不同性质的感染,对症下药,病毒性的可应用病毒灵以及清热解毒剂,而细菌性的则主要应用抗生素。结论上呼吸感染对人体的危害并不限于这些疾病本身,而主要是这些疾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继发症。所以应积极防治。治疗时要根据感染性质,对症下药。

  • 标签: 呼吸道 感染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在呼吸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并对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以及9项呼吸病原体合并感染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血清IgM阳性率为40.00%,而病原体合并感染20例,阳性率为20.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呼吸道感染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呼吸感染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具有耐药性的菌株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34株,占耐药菌耐药性的66.67%。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能不同,占据革兰阴性杆菌10例,占耐药性的29.41%,占多耐药性的14.71%。结论呼吸感染患者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比例较高,是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预后避免其发展为多重耐药球菌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广为采用。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析神经内科呼吸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神经内科呼吸感染提出相关的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患者1200例,选出下呼吸感染患者82例归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住院时间的未发生下呼吸感染患者82例归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情况,分析神经内科呼吸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率67.07%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46.34%,住院时间(64.58±3.62)d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20.76±2.50)d,同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肺部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插管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感染在神经内科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长短,是否有心血管并发症及呼吸机的使用等有关,医院人员应该做好预防呼吸感染的护理工作,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呼吸感染的几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探讨。方法纳入未行护理防治措施前(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呼吸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此阶段已经实施防治护理措施)我院20例呼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对比实施防治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通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出现80例呼吸感染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传染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医院内的积极采取防控护理工作,对预防及降低呼吸传染疾病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疾病 预防 护控制略
  • 简介:(湖北省罗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罗田)摘要目的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把急性呼吸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进行更好的开展,并研究我地区急性呼吸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方法对我地区近年来爆发11起急性呼吸传染性疾病进行统计学的资料汇总和分析。结论结合我地区疫情暴发的实际情况,对呼吸系统传播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教学区(尤其是教室)通风采光条件的改善是减少大面积爆发的最有效措施。对学校和工厂的发病情况达到一些医疗法律和规定的要求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条例,规范、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客观的对发病情况进行上报,为各级预防机构提供第一手数据,以指导相关急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反复呼吸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小儿反复呼吸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乐儿康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回访半年,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治疗后IgG水平(7.51±0.44)g/L明显高于对照组(5.63±0.25)g/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呼吸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治疗者30例作为实验组,头孢噻肟治疗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23例,治愈率76.67%,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治愈20例,治愈率66.67%,有效4例,占13.33%;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80%;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感染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噻肟 喹诺酮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呼吸感染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呼吸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63例。A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的护理文书(95.24%)、健康宣传(93.65%)、护理操作(92.06%)与消毒隔离(88.89%)等评分合格率均高于B组的77.78%,68.25%,65.08%和63.49%,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B组为23.81%,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呼吸感染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提高其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道感染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接诊收治的18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90例,西药组口服双黄连颗粒冲剂,中药组采用中药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优于西药组(95.6%vs74.4%,0vs8.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疗效确切,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广西田阳533600)摘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开放性、多发性颅底骨折及弥散性颅内出血、血肿、脑干损伤。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险恶,且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死亡率极高。因此,保持呼吸通畅,维持有较的气体交换十分重要,是保证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的重要关键。我科自2003年元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6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道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感染患者情况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95例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感染患者,经护理观察及配合后,统计好转率情况。结果对比胸部CT好转,P<0.05.好转率为61.2%,稳定率为36.7%,有效率为98.0%。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合并院内呼吸感染,病情加重,经细心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根据痰液配合抗生素使用,可使大部份病人情况好转。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院内感染 呼吸道感染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87-01
  • 简介:呼吸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合胞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