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行后成形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椎体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脊柱高度均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药使用时间等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椎体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段的不同,对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椎体后成形术进行医治,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进行严格比较,对椎体后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椎体后成形术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VAS评分为(1.0±0.5),活动能力评分为(99.5±4.7),而对照组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程度远不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7±1.8),活动能力评分为(64.9±6.1),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椎体后成形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程度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后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具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畸形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两组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主弯侧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脊柱侧后畸形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后凸严重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 统计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球囊扩张脊柱后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及转移性肿瘤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VCF)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球囊扩张系统,对16例椎体压缩骨折共25个病椎行PKP治疗。均为椎体后壁较完整的压缩骨折,且无明显的硬膜囊和神经根压迫症状。结果12例术后次日腰背疼痛消失,4例明显减轻,用临床疼痛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术前6.77±1.90分,术后2.46±1.47分;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术前16.20±3.14mm,术后18.20±3.63ram;手术时间45~6O(M=5O)min;出血量可忽略。出现椎体后缘和前纵韧带旁少许骨水泥外渗各1例,但未引起不适。经3~6(M=5)个月随访止痛效果稳定,椎体高度未丢失。结论PKP手术操作简单,对胸、腰椎压缩骨折局部止痛效果较好,能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并能阻止椎体高度进一步丢失。

  • 标签: 脊柱后凸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 压缩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进行治疗时,采用椎体后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患有该病的病人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80名,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分组的方式为平均分配,其中一组为保守组,另外一组为研究组,保守组病人采用保守方法进行诊治,研究组采用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97.50%;保守组病人治疗有效的概率为77.50%,同时研究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仅为7.5%,而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32.50%,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清晰。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成形术技术展开治疗,可以使疗效得到强化,具有更大的医学价值。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骶支具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Cobb角10°~19°总有效100%;Cobb角20°~29°总有效82.00%;Cobb角30°~40°总有效40.00%;经对比,发现Cobb角10°~19°治疗效果明显高于Cobb角30°~40°,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能够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于轻度、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胸腰骶支具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截骨加钉道强化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并后畸形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进行后路截骨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患者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比较术前1天及术后第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ID)评分、日常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后(Cobb角)矫正程度,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护理前后VAS评分、ODI、Barthel指数、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漏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规避手术风险,提升护理安全,为老年脊柱矫形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钉道强化术 老年 脊柱骨折 后凸畸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OsteoporpicVertebralCompressiveFracture)的MRI特点,对临床诊断的价值,同时总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后成型术(PKP,PereutaneousKyphoplasty)后骨折愈合过程中MRI信号变化的规律及所提示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OVCF的病例25份,其中16例行PKP治疗,总结MRI特点并分析其对临床的价值。结果急性OVCF的MRI表现有特征性,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IRFSE(T2脂肪抑制)为高信号,PKP术后椎体信号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结论MRI不仅可以鉴别OVCF的急慢性,还可以反映PKP后病理生理过程,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凸成形术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PKP)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术前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P<0.05);术后,椎体前缘、中缘高度均有明显提高,VAS评分有明显降低,Cobb?s角度有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手术的临床治疗优势,从而为临床成人特发性脊柱侧有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我院成人特发性脊柱侧有神经症状患者共计22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结果在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侧移娇正情况上,治疗后患者的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0)。结论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综合疗效,是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可靠选择。

  • 标签: 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神经症状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脱垂的有效诊断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初诊子宫脱垂患者,予以阵探头经体表与腹腔镜线阵探头经直肠检查,观察检查方法的准确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还纳情况的声像图。结果与两者结合比较,阵探头经体表法与腹腔镜线阵探头经直肠检查法的确诊率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阵探头经体表法与腹腔镜线阵探头经直肠检查法的准确率、漏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脱垂的诊断中以腹腔镜线阵探头经直肠检查为主,阵探头经体表检查为辅的相结合的方法。

  • 标签: 子宫脱垂 超声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术后行联合镇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年龄在12~18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已行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使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并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规范联合镇痛管理,联合氟比洛芬酯(商品名为凯纷)镇痛;并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术后48h疼痛评分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术后2d夜间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术后实施联合镇痛,同时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确实加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联合镇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镇痛方式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成形术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进行术后止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氯胺酮进行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相关表现。结果患者行经皮椎体后成形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另外,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ODI功能障碍指数为(83.108±5.345)%,观察组患者为(12.097±6.91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术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以及氯胺酮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情况,较好的保持患者镇静状态,适合在临床上广发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术后镇痛 芬太尼 氯胺酮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透明压膜保持器和Hawley保持器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下颌固定正畸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透明压膜保持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Hawley保持器。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保持期12个月中,观察组保持器成功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戴用保持器后,其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合、上、下前牙不齐指数等,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器和Hawley保持器的联合应用与前者单独使用的保持效果相比较高,但在上下颌牙模型测量指标上大致相同,因而在不同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合理选择保持器。

  • 标签: 透明压膜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 联合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倒术联合医德保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囊肿性痤疮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同时外涂医德保联合药物倒术;对照组7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以囊肿性痤疮的囊肿,结节大小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及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倒术联合医德保治疗囊肿性痤疮,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囊肿性痤疮 医德保 药物倒模术
  • 简介:摘要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KP)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55例(共78椎体)椎体压缩程度>67%的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实施KP治疗。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y时站立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的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即刻、术后1m和术后1y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即刻VAS评分,ODI指数,后凸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以上各指标均于术后1年随访时均维持恒定。说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有效。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后凸角 椎体高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行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伤椎高度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治疗各有优势,两种术式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更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经皮椎体后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症 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