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煤炭总局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摘要癫痫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已有多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给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带来了福音。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及其耐药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癫痫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探讨应用药物治疗癫痫的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药物 癫痫 治疗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49-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治疗方法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的40例患者应用普外科外肋骨进行复位固定并联合封闭式胸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应用普外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合并血气胸 普外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输液中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儿科输液患儿3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输液器脱落、输液外渗、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依从率85.0%,对照组依从率77.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6.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3%,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17.5%,观察组输液外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5.0%,对照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针头脱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依从性,降低输液器脱出率、输液外渗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正念减压疗法对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中抽选19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9例,接受正念减压疗法,对照组97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3.0358,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失眠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失眠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术后出现尿失禁,肛提肌训练时间介入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仔细回顾我科2015-2016年10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这种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分为三组检验,第一组病人在术前3天开始肛提肌训练,第二组病人在术后第二天即进入肌提肌训练,第三组病人未进行任何关于提肛训练的健康指导。三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在30~90min之间,平均为60min;病人的住院时间在5~12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8.5d;术后病人在拔除尿管后排尿顺畅办理出院。术后出现尿失禁患者有三例,及时指导提肛训练后,均取得满意效果,对病人在出院后随访1~6个月,其中有7例病人(0.051%)发生一过性尿失禁,在经过肛提肌的训练后,尿失禁现象逐渐消失。总结对病人手术前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前戒烟禁酒、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果蔬类食物。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尿管引流畅通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失禁 肛提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院200例住院新生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新生儿父亲抑郁发生率为20.0%,焦虑发生率为30.0%,母亲抑郁发生率为25.0%,焦虑发生率为35.0%,父母焦虑及抑郁水平均国内常模,影响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因素主要为压力水平以及客观支持。结论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影响主要因素社会压力,因此需要给予足够支持。

  • 标签: 住院新生儿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VAS均下降,且护理后观察组VAS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3%,高于对照组89.74%的护理满意度,上述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度,赢得患者认可。

  • 标签: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TACE)患者产生癌性疲劳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癌性疲乏量表(CFS)与希望水平量表(HHI)对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70肝癌患者癌性疲乏进行调查,从中及诶影响癌性疲劳的因素。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例肝癌患者癌性疲乏总分为(32.79±6.65)分,其中躯体疲劳得分最高、情感疲劳得分次之、认知疲劳得分最低。将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压力、医疗费用来源、希望水平带入线性回归方程中,发现影响最大的是希望水平,家庭经济压力次之。结论促使TACE患者产生癌性疲乏的因素众多,应施以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 癌性疲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在我院西充县疾控中心,急、慢性传染病防控、流行病调查、免疫接种和区域水质检测等专项工作,均需进行档案记录,这些记录保留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能够为以后的流行病防治、疫情控制及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 标签: 疾病中心 管理 问题 档案
  • 简介:摘要在群众健康意识明显提升的今天,优化医院的服务质量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除了较高的医疗水平之外,较强的服务意识及医患关系改进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医院自身的社会形象。以妇产科护理为例,每年我国的新生儿人数都较多,在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下,有效的进行妇产科安全隐患处理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不同诱因的安全隐患处理中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科学防范。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重点围绕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常见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的DSA表现分析不同栓塞治疗策略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隐源性咯血组(31例)和非隐源性咯血组(19例),分析其DSA差异,使用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方法1),单纯栓塞微球栓塞(方法2)、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混合栓塞(方法3)治疗,比较治疗差异。结果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主要为支气管动脉异常,两组患者DSA表现基本一致,增粗、迂曲、肺内异常染色等无显著性差异;栓塞治疗策略中方法2及3疗效显著优于方法1。结论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患者责任血管主要是以支气管动脉为主,咯血患者使用永久性栓塞剂栓塞异常责任血管后效果显著。

  • 标签: 隐源性咯血 非隐源性咯血 数字显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交班模式在中医科危重患者晨交班中的应用。方法依据SBAR交班模式结合中医科专科特色制定出SBAR交班模板,选择2017年2月-3月22例危重患者采用传统模式交班;选择2017年6月—7月22例危重患者采用SBAR模式交班,比较两组晨交班质量。结果实施后交班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科危重患者开展SBAR模式交班,规范护士交班流程,显著提高护士交班质量,从而更好的保障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 标签: SBAR交班模式 中医科危重患者 交班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骨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以(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缓解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消除其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其预后恢复。

  • 标签: 骨外科 舒适护理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儿治疗采取循证护理,而对对照组患儿治疗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基本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烧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常规组仅为72.5%,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给予其中参照组6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60例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围产期各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55.00%(33/60),剖宫产率45.00%(27/60),参照组分别为31.67%(19/60)、66.67%(4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增加产妇顺产率,减少产程时间,提高临床分娩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52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总结治愈率。结果5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视乳头水肿、精神失常、呕吐等等;随访1年,2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23例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可根据症状轻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病情得到好转或治愈;对确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积液多少与积液部位,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脑外伤 硬膜下积液 治疗方法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患者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利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进行严格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92.0%(23/25),有效缓解有15例,轻度缓解有8例,无效缓解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68.0%(17/25)。有效患者有7例,轻度缓解有10例,无效缓解有8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0.59±2.03,11.67±2.3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5.27±2.59,16.57±2.8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瘙痒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科治疗的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B组的护理满意度(90.5%)明显高于A组(61.9%);B组重度疼痛程度(0)明显低于A组(33.33%)。结论对于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干预护理效果明显,帮助其减轻痛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 骨折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