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寒湿痹片治疗寒湿痹阻型风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中抽取出自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的200例寒湿痹阻型风湿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用寒湿痹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用正清风痛宁片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疗效。结果两组的具体症状疗效对比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疼痛以及冷痛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具体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P<0.05);寒湿痹片和正清风痛宁片在两组的对比间,对于治疗寒湿痹阻型风湿病,疗效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湿痹片与正清风痛宁片对治疗寒湿痹阻型风湿病都具有显著性疗效,但寒湿痹片的治疗效果相对要更优,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寒湿痹片 寒湿痹阻型 风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寒湿痹阻型风湿病采用寒湿痹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220例患有寒湿痹阻型风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寒湿痹颗粒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风湿病采用寒湿痹颗粒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寒湿痹颗粒 寒湿痹阻型 风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湿热型患者治疗时应用化浊清热汤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湿热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组,30例),一组联合给予常规西药及化浊清热汤治疗(研究组,30例),比对两组临床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较常规组优越,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7%,相较于常规组的76.7%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湿热型患者治疗时采用化浊清热汤效果良好,可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湿热困脾 化浊清热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破裂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我院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6例创伤性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手术,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破裂切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的创伤性破裂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行切除手术,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22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均治愈,且愈合情况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创伤性破裂切除患者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可帮助患者调整好心身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归汤加减治疗心两虚型失眠的效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治疗的对象。结果在此次观察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此次治疗效果显效的有16例40%,治疗有效的有23例57.5%,治疗无效的有1例2.5%;对照组患者在此次治疗显效的有10例25%,治疗有效的有21例52.5%,治疗无效的有9例2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9例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1例77.5%,其效果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的归汤加减治疗心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归脾汤加减 心脾两虚型 失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贴敷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 标签: 肩周炎 穴位贴敷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功能亢进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给予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方式,进而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征变化。结果给予肝硬化合并功能亢进患者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效率高达97.50%,医护人员随访六个月之后,复发1例,复发率是1.25%。经过手术,患者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的水平均明显优于施行手术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功能亢进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备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性破裂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表现原因,对比临床参考文献和其他观点信息,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搜集整理有关于创伤性破裂切除术、血小板增多变化的参考文献,对符合对比研究的病案展开分析,确定术后血小板增多的原因,以及治疗技术的根本性影响。结果符合研究标准共6篇参考文献,201例病例,均采用不同种类抗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抗凝治疗,行切除术后1周、2周血小板上升,3周、4周后血小板逐渐呈下降变化,总治疗有效率为95.34%。结论腹腔镜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服务优势体现在高效、安全上,围绕术后血小板增多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对创伤性破裂医疗工作有前瞻性理论指导作用。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血小板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外伤性破裂患者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外伤性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伤性破裂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能够及时、有效地配合抢救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围手术期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局部感染或外伤导致脓肿患者行切除术治疗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例行切除术治疗的的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左上腹l形切口,分离脾脏,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分析手术治疗前后20例患者后进行评估,入院前临床左肩部放射痛评估值为28.85±2.35,治疗后评估值为19.75±2.3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通过患者均经过手术康复出院,采用切除术,20例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术后7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回访20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手术切口平正、美观。结论通过切除术治疗脓肿或破裂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重,手术治愈率98%,术后回访患者效果满意,用适于基层医院,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脾脓肿 切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性破裂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外伤性破裂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占19.5%;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占56.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破裂行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当脾脏受损破裂时,则可因并发严重的腹腔感染而威胁生命;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的关键。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左右。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以真性破裂多见,约占85%。根据不同的病因,破裂分成两大类(1)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裂伤部位以脾脏的外侧凸面为多,也可在内侧门处,主要取决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和部位;(2)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淋巴瘤等)的脾脏;如仔细追询病史,多数仍有一定的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 标签: 脾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归安神汤配合耳穴埋籽治疗心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心两虚型失眠患者分成3组,治疗组予归安神汤口服,配合耳穴埋籽治疗,对照1组单纯予归安神汤口服,对照2组予阿普唑仑片口服,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4周分别进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以评定疗效。结果归安神汤配合耳穴埋籽虽起效较慢,但长期疗效略好于阿普唑仑,且副反应少。结论归安神汤配合耳穴埋籽治疗失眠心两虚证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归脾安神汤 耳穴埋籽 失眠 心脾两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部分切除术与全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破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伤性破裂患者实行部分切除临床效果优于全切除,不仅保留了部分脾脏的正常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及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治愈3例,1例因出血未能控制转手术治愈;手术治疗27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脾脏损伤的治疗,首要的是抢救生命,合理选择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尽量保留器官功能。

  • 标签: 脾损伤 诊断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王海东主任医师风寒湿痹的临床特点,认为其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感受风寒湿邪,日久成痹;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王海东主任医师以虚实、痰瘀辩证治疗风寒湿痹,疗效颇佳,本次主要介绍王海东医师在治疗风寒湿痹的临床经验,以期对治疗风寒湿痹证能有所裨益。

  • 标签: 王海东 风寒湿痹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外伤性破裂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外伤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1例,其中7例行切除,4例行保手术,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急性外伤性破裂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成功的保障,诊断中应以临床为主,应注意多发伤、复合伤和延迟性破裂;治疗应根据患者伤情选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应据损伤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决定。保治疗占有重要地位,但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遵从挽救生命第一、保留器官第二的原则。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归汤对心两虚证频发室早患者的动态心动图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心两虚证频发室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归汤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0.0%,对照组为60.0%(P<0.05);治疗组的ST段下移次数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F、E峰流速高于对照组,A峰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汤对心两虚证频发室早可以明显降低动态心动图异常率,降低ST段下移次数,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归脾汤 心脾两虚证 室早 动态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