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再通成功患者94例,再通成功率78.3%;4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3.3%;反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例;血尿患者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时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实现溶栓再通,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酶 诊断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共有30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都为15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的患者不仅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还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都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进行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内科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改善极为有利,而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肌梗塞患者院外治疗过程中行倍他乐克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院外治疗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心肌梗塞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对照组患者的院外治疗过程中行常规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院外治疗过程中行倍他乐克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2周、第24周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外治疗中,对心肌梗塞患者行倍他乐克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塞 院外治疗 倍他乐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非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脱落、主动脉夹层、动脉炎等引起;临床上有剧烈持久的胸痛、组织坏死反应和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系列性心电图演变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严重的患者易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钠、肝素钙抗凝血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施救,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肝素钠 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76例急性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参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实施积极对症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完成护理后应用FMA量表、ESS量表及ADL量表评测两组患者各项功能康复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评测,两组患者FMA评分、ESS评分及ADL评分均得到改善,康复组改善幅度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康复组护理满意度为97.4%,和参照组的89.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塞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评定诊断、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经由针对、有效的治疗后,184例病症得以好转,占比92.0%;其余16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占比8.0%。死亡的16例患者中,因心力衰竭死亡者8例,占比4.0%;因心源性休克死亡者4例,占比2.0%;因顽固性心律失常死亡者4例,占比2.0%;临床治疗后各指标和治疗前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及时、准确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存活率来说意义重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对尿路感染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急性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实施改良后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于插管第7天采集尿液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6例(19.35%);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11例(42.31%);尿路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

  • 标签: 改良护理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36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治愈了29例,好转5例,转院2例;结论在积极抢救和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有效的全面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 护理 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经治疗再通20例,再通率58.8%,平均住院30天,死亡3例,早期活动后,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无发生再梗死患者。结论发病早期(一般在发病6h内)使用溶栓药,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因而缩小梗死范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及抗凝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的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冠状动脉的再通情况,再通24例,出血2例,死亡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8.9%。结论发病早期(一般在发病6h内)使用溶栓药,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因而缩小梗死范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方法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0.65%。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等出现,可在临床得到广泛推荐。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溶栓治疗37例溶栓成功,成功率92.5%。结论通过临床治疗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和防治并发症。目前开展的急恤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和机械性疏通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介入性治疗,能使心肌血运重建,挽救濒死心肌,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肌酶及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100例从2013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的血清中心肌酶和胱抑素C水平等进行检测,并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上物质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中心肌酶与脑钠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胱抑素C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抬高型患者间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及胱抑素C水平均出现了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将心肌酶和胱抑素C水平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是可行的。

  • 标签: 心肌酶 胱抑素C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