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吻合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2015年(每年选取50例)使用单纯吻合动脉的方法末节断指再植的150例(156)的病例进行回顾与分析。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动脉端端吻合,对于缺损较多的患者要采用对侧动脉移植后的方法进行端端吻合,并且要尽量对优势侧动脉进行吻合,之后要进行甲床放血,维持2~5d后,建立有效循环。手术结束后,要对再植的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出院之后,至少要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患者的再植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中,成活146,失败10,成活率为93.6%,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生长良好,甲床毛细血管充盈且正常,腹饱满,指甲的后外形与健侧相比并未明显的异常,皮色及皮温正常,感觉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成活率与失败率对比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单纯吻合动脉对末节断指进行再植,有很高的成活率,不影响外观、感觉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单纯吻合指动脉 末节断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因素,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我院近4年(2012-2015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征构成及主要顺位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目前剖宫产手术征已超过单纯医学征的范围1,因此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和监护,鼓励阴道分娩,正确把握剖宫产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征剖宫产对泌乳二期延迟的影响。方法以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以及400例非征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产妇产前及产后24h、48h、96h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产后乳母泌乳始动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产前以及产后96h的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24h以及48h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且其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非征剖宫产可对产妇分娩后泌乳二期产生显著的延迟作用,临床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方式,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 标签: 非指征剖宫产 泌乳二期 延迟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城市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我院增设孕产期心理门诊,掌握每位孕妇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疏导,让产妇达到最佳心身状态;帮助产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减轻疼痛;最终对其生产方式给予心理干预,降低未具征的剖宫产率。二胎政策的开放,人们对顺利生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减轻疼痛、保证母婴安全。因此对未具剖宫产征的产妇进行产式干预,亦对二次生育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 标签: 心理门诊 未具剖宫产指征 产式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发生尿潴留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53例发生尿潴留,占35.3%;而53例尿潴留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者(P<0.05);且尿潴留患者中,行子宫切除术者明显多于保留子宫者、椎管内麻醉者明显多于全身麻醉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53例尿潴留患者中,使用改良网片者与使用Prolift网片者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较多,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是否保留子宫等均是导致尿潴留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伤需及早诊断及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尿潴留发生。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尿潴留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和护理在关节镜下重建前叉韧带的实施。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前叉韧带损伤患者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6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康复知识普及,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关节镜下重建前叉韧带,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加之有效的康复和护理,对术后疗效非常关键。通过术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患者恢复状态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关节镜 重建前叉韧带 康复训练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运动损伤疾病,目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膝关节外科中常见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的恢复,正确、合理、持久的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早日回归到工作和生活中。本文对自制下肢斜坡软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自制 斜坡软枕 前交叉韧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研法,归纳本人及本手术组成员2011年-2016年以来收治的60例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患者,临床调查随访手术切除术与他们的喉功能关系,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经临床查证,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全喉切除者48例,占80.00%,行喉功能保留部分喉部切除术者12例,占20.00%。从五年生存率来讲,行全喉切除术及喉功能保留部分候部切除术分别为54.17%(26/48)和58.33%(7/12),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变化不大。结论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除了需要临医师进行相应的手术技艺提升外,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方式重建晚期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晚期 喉鳞状细胞癌 手术切除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不同吻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35例行胃癌切除消化重建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吻合技术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双层吻合技术,B组采用单层吻合技术,C组采用吻合器吻合技术,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相比于A组来说显著较短,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患者发生吻合口漏的几率分别为16.7%、8.3%、9.1%,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几率分别为16.7%、8.3%、0.0%,B组和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A组来说显著较小,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三组均无死亡病例,B组和C组的日均饮食量和饮食次数相比于A组来说有所改善,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采用单层吻合技术和吻合器吻合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

  • 标签: 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 单层吻合技术 吻合器吻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镜下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对骨科治疗者的效果观察研究过程。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说这个50例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分组作为护理措施研究方法,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传统的治疗方式,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对治疗结果的优劣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治疗方法,结果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论对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下重建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有较好的恢复情况,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关节重建术 膝关节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接受锁骨钩钢板联合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1月,这5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接受锁骨钩钢板联合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对其治疗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随访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年后,未有患者出现再脱位的情况,同时,未有患者出现应力骨折、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的情况。治疗疗效优患者占90.00%,治疗疗效良患者占8.00%,治疗疗效差患者占2.00%。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在肩锁关节脱位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掌长肌腱重建 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自体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0例,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0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术(观察组)。组间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相比较数据相近(P>0.05);观察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上述四项指标同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结论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关节镜下自体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镜 自体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