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生物标志可能作为评价房颤患者危险分层的工具,并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以预防中风、大出血和死亡率。本文将对生物标志在房颤房颤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房颤 危险分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院内20例体检健康参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接受肿瘤生物标志检验,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两组参与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结果经比较分析,实验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不仅可以优化各项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同样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结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血清免疫学标志、乙肝病毒基因组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检测获得感染模式共有8种,乙肝病毒基因组阳性率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8.0%、72.0%。结论和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相比较,乙肝病毒前S1抗原、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敏感性更高,是诊断乙型肝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及CA153检测对癌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对胸腹水中CEA、CA125、CA199、CA153进行检测。结果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结论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检测对癌性胸腹水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患者采用肿瘤标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137例乳腺肿瘤患者以及72例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理检测将乳腺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检测三组入选对象血清中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各项指标含量,并且对比分析三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病理切片诊断分析,诊断出良性乳腺肿瘤患者62例,其中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乳腺增生,21例纤维瘤。恶性乳腺肿瘤患者75例,其中5例髓样癌,8例导管原位癌,62例浸润性导管癌。恶性肿瘤组患者的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各项肿瘤标志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患者以及健康正常组(P<0.05),而良性肿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和健康正常组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瘤患者的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肿瘤标志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对于临床鉴别、诊断早期乳腺恶性肿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的手段筛选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乳腺癌特异分子标志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获取乳腺癌患者的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相关分析。结果共得到212个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在细胞周期调控、激素刺激反应、代谢和碱基切除修复等功能簇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FOS、H2AFV、HDAC3、OAS1、PCNA和RB1基)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结论筛选获得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高通量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体检的患者100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肺癌组(55例)、肺良性病组(24例),健康组(21例),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技术(CMIA)来检测血清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指标,以评定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肺癌组55例血清SCC、CEA、ProGRP、CYFRA21-1等指标含量,均优于肺良性病组、健康组(P<0.05);且肺腺癌组检测中,CEA阳性率优于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在肺鳞癌组检测中,SCC阳性率优于肺腺癌组;在肺鳞癌组检测中,CYFRA21-1阳性率优于肺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在小细胞肺癌检测中,ProGRP阳性率优于肺鳞癌组、肺腺癌组,(P<0.05)。结论临床开展肺癌诊断工作时,以SCC、CEA、CYFRA21-1、ProGRP联合检测,可改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肿瘤标志在胃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早期患者50例为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与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分别作为B组与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肿瘤标志水平。结果在A组中,低分化型患者糖链抗原(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与Ⅳ期患者、肝脏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CEA)、CA242、CA19-9、CA72-4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相关指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使用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给予肿瘤标志联合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保证患者早确诊早治疗,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早期检测 肿瘤标志物 胃癌患者 联合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32例患者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7.4%,平均含量2.49E+07IU/ml;HBsAg(+)、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2.1%,平均含量5.15E+06IU/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8%,平均含量1.32E+04IU/ml。结论HBV-DNA水平和HBVM的表现模式存在关联,大三阳患者的标本HBV-DNA值较小三阳组与HBsAg(+)、HBcAb(+)组的标本更高,说明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HBeAb(+)、HBcAb(+)乙肝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只是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可表达HBV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

  • 标签: 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在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5项血清肿瘤标志(CEA、CAl25、CA19-9、NSE、CYFRA21-1)进行分别检测,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各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血清肿瘤标志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比较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结果,均有肺癌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五项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7.14%(102/105),特异性为100.00%(100/10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特别是灵敏度大幅提高,与单独检测结果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多种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鉴别,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还可以为肺癌的分期、预后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化疗术前血浆肿瘤标志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行胃癌术的患者,术前血浆肿瘤标志检测43例,视为研究组,术前未进行检测3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以及标志检测的具体报告及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中CA199、NSE、CEA、CA242等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针对性的检测指标有对比治疗依据。结论血浆肿瘤标志检测结果有利于术前评估病情和术后制定诊疗方案。

  • 标签: 胃癌化疗 血浆肿瘤标志物 检测结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传染性标志感染的情况,并为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4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传染性标志HBAG、HAV、HCV、HEV、HIV、TP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精神障碍患者HBSAg感染率最高达13.38%,HIV、TP、HCV都在1.2%以下,HAV、HEC检测出各一例。结论应对住院精神障碍者进行传染性标志检测,在治疗其精神疾病的同时对有传染性患者进行科学治疗防护,隔离好同住院患者和做好医护人员自我防护。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传染性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炎性标志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哮喘儿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IgE及血常规,对两组的IgE及血常规的炎症因子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哮喘儿童外周血的炎性标志如IgE、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中性粒细胞比率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0.034)。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及IgE在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分布不一致,表明上述几个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哮喘发生发展的炎性标志,辅助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判断。

  • 标签: 哮喘 炎症因子 IgE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清标志用于检测胰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35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两组对象癌胚抗原相关细胞膜黏附分子-1(CEACAM-1)、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并比较三种指标诊断效果。结果分析组CEACAM-1、MIC-1、CA242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标志诊断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中,联合检测>MIC-1>CEACAM-1>A242;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中,联合检测>CEACAM-1>A242>MIC-1。结论采用血清标志对胰腺癌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又以CEACAM-1、A242、MIC-1的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EACAM-1 A242 MIC-1 胰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酒精性肝病(ALD)作为一种慢性肝病,与长期摄入过量的酒精有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致使该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其中包括众多紊乱谱系,病理进程以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当下,肝活组织检查仍然是评价该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因其有创性,大部分患者对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接受意愿比较低,鉴于此无创性纤维化标志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替代手段在临床上获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其能够对多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综合,以影像学为基础,可以极大的提高诊断价值,并提供了新的诊疗希望。

  • 标签: 酒精性肝纤维化 血清标志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的应用以及可行性。方法在2014年8月-2016年11月接收的肺癌患者中抽选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到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CA125(癌胚抗原125)、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EA(血清癌胚抗原)以及CYFR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的检测,对比两组受检人员各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健康者相比较,观察组肺癌患者CA125、NSE、CEA以及CYFR21-1水平均比较高,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检验结果准确性较高,可行性强,可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给疾病诊治以及预后评价,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