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选于2010年~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检查确诊为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取常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应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结果评估疗效后两组中均无患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均达到100%,对比无差异性(P>0.05);于术后记录患者创面大小、愈合时间、肛门变形、肛门失禁情况,观察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可更好缓解患者痛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值得重视与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腔内超声检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肛瘘患者腔内超声诊断,对肛瘘手术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并与临床体检、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45例肛瘘患者,单纯性肛瘘21例,肛瘘伴随积液18例,马蹄形肛瘘3例,复杂性肛瘘3例。超声阳性内口7例,马蹄瘘3例,积液18例,管道45例。结论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无创伤、无放射、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应作为肛肠疾病的常规检查。

  • 标签: 超声诊断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86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复杂性肛瘘病人手术治疗后,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肛瘘切除开放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期,降低感染率及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肛瘘切除 I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使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以及联合使用肛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和使用肛门外瘘管旷置以及联合使用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求得最有效治疗肛瘘的手术方式。方法从2010年2月到2016年1月选取96名以“高位肛瘘”为诊断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一组给予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以及给予肛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为A组,一组给予肛门外瘘管旷置以及给予肛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所需的时间和术后复发的几率,以及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以得出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高位肛瘘后,患者痊愈所需的时间平均为16.5天,术后随访无复发的病例,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明显的大便失禁症状;B组治疗高位肛瘘后,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平均为25.3天,术后有4例复发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明显的大便失禁症状。两组患者的痊愈所需的时间与复发几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结果表明A组的手术方法即对高位肛瘘拥有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肛瘘 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单纯性肛瘘修补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5月收治的5例幼儿单纯性肛瘘修补的临床观察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患儿术后出现尿储留,经诱导排尿成功。5例患儿均完全康复出院,术后回访5例患儿肛门功能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护理措施得当能提高幼儿单纯性肛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幼儿 单纯性肛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患者为8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瘘管切开手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22.6±1.2)天,高危挂线脱落时间为(12.5±2.1)天,临床住院时间为(5.2±0.1)天,发生肛门变形患者1例,剩余患者所有肛门功能均恢复正常,治愈率可以达到98.74%。结论瘘管切开手术是治疗肛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肛门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 瘘管切开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透彻观察。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肛瘘患者90例作为核心研究目标,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观察组应用挂线治疗方法予以操作,对照组应用肛瘘切开术方法予以操作,凭借对患者随访数据熟知,而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88.9%,后者低于前者。结论针对肛瘘患者进行挂线治疗,效果十分良好,值得不断推广和沿用。

  • 标签: 挂线 疗法 肛瘘 治疗 临床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56例肛瘘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56例患者应用改良三腔管成功插管,肛管直肠扩张充分,扫描获得图像良好,5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进行手术治疗,2例诊断为骶前囊肿行经骶尾部骶前囊肿切除术,4例诊断为直肠周围占位性病变,局部活检为黏液腺癌。所有患者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后诊断结果均一致。结论肛周脓肿行MRI可无创、方便、准确进行诊断,清晰显示脓肿与肛管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了理想的解剖学依据,证实MRI对肛瘘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主管、支管和脓腔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术前直肠指检的检出率。

  • 标签: 肛瘘 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肛瘘应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采用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研究组采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记录治愈时间、痊愈率,肛门功能进行比较,并利用KeIIy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3年的跟踪随访时间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愈时间跟对照组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去除病变坏死组织,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痊愈率,降低瘢痕对肛门带来的影响。

  • 标签: 高位肛瘘 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 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旷置 肛管内主管挂线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痿的临床效果。方法肛痿患者36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痿,对照组患者采用肛痿切除术来治疗肛痿。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感也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对肛痿患者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痿 肛痿切除术 保留括约肌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优质护理在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使其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方法将我院86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0h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程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瘘患者,在术后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肛瘘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肛瘘的8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分析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选取的83例患者中,治愈79例,占95.18%,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未治愈4例,占4.82%,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8%。在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痛感的有73例,10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需要同时服用止痛药物止痛。结论挂线疗法对肛瘘进行治疗,有着十分突出的临床效果,可使得患者术后复发率降低,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正确找出内口,保持创口清洁等。

  • 标签: 挂线疗法 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虚实挂线疗治肛门直肠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恢复的情况。方法手术前实行患者心理开导护理以及做好手术的充分术前准备,对手术后从患者的饮食、术后排便、坐浴、换药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科学判断与出院后健康指导进行护理。结果通过细心科学护理所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对肛直肠瘘患者的康复直到关重要。

  • 标签: 肛门直肠瘘 手术前 手术后 护理 科学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甲组(30例)和乙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挂线手术治疗,甲组患者术后采用自拟痔瘘外洗方进行超声雾化熏洗,乙组患者术后采用温清水进行常规清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较乙组(73.3%)更高,术后14天VAS评分较乙组更低,并发症发生率(6.7%)较乙组(33.3%)更低,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切开挂线术 自拟痔瘘外洗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肛瘘患者术后行中药熏洗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肛瘘患者,按照治疗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患者)与实验组(3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均显著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护理治疗在肛瘘患者术后中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熏洗护理 肛瘘患者 术后疼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景建中主任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从事肛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在著名肛肠专家周济民老中医、史兆歧教授的言传身教下、刻苦钻研中西医肛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断提高并加以完善,对肛肠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断与治疗形成自已的独到见解,运用于临床并获得患者的好评。

  • 标签: 肛瘘 远端旷置内口结扎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阳和散在阴症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阴症肛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术后采用阳和散治疗为治疗组,30例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消毒包扎处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的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第7天、术后第11天的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7.24±2.52d,对照组为24.80±3.60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症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阳和散处理创面,较常规处理方法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阳和散 肛瘘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Wexner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术后愈合快、疼痛轻、保护肛门功能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内镜 高位肛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