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器死腔中液体残留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输液患儿各80例,对输液完毕后各输液器死腔中液体残留进行测定。结果Y型精密输液器各部位死腔的液体残留和合计液体残留高于普通输液器,各部位死腔的液体残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液体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均有大量液体残留,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减少;静脉输液器输液时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减少死腔内液体残留,保证用药剂量充足,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 标签: 输液器 死腔 输液量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各项指标的规律,评估各项指标的影响,并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可行的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体系。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以专家咨询理论为基础,构建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体系。结果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64项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其中包括15项专科指标,规范了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信息管理系统。结论神经内科工作测量指标体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为神经内科护理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神经内科 工作量 测量指标 内涵
  • 简介:目的为既利于骨折愈合,又不浪费骨,以避免供骨区骨取出过多及降低供骨区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合适的植(取)骨。方法选择自体髂骨植骨术的45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测量骨缺损和游离碎骨块的体积。根据植(取)骨和骨缺损的比例将患者分为1.0倍组、1.5倍组和2.0倍组3组,每组15例。植(取)骨分别为骨缺损的1.0倍、1.5倍和2.0倍。随访12个月,观察3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倍组骨折愈合率为86.67%(13/15)。显著低于1.5倍组(100%)和2.0倍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5倍组和2.0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骨浪费和提高愈合率,选择1.5倍植骨较适宜。

  • 标签: 骨折愈合 植骨量 颗粒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126例患者采用轻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采用轻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的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6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7ml,住院时间为(7.5±2.1)d,自主活动时间为(10.2±3.6)d;其中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高热、异物感等并发症。安排患者定期到我院进行复查,3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采用轻型网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轻量型网片 腹膜前 修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非全药物配置错误的件数,提高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物配置的质量,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品管圈概念引入科室质量管理中,按照品管圈的步骤进行各项活动。结果非全药物配置错误的件数由原来的42件/月降至6件/月,目标达标率130.25%,进步率85.71%,护士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团队精神及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所加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非全药物配置错误的件数中效果显著,提高了配置质量,保障了用药安全,提升了护士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非全量药物配置
  • 简介:目的探讨酰化低分子肝素(ALMWH)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裸鼠肺转移抑制作用。方法制备ALMWH。细胞实验设空白组、紫杉醇组、低分子肝素组及不同浓度ALMWH组。药物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于24、48、和72h后收集细胞进行直接活细胞计数。动物实验设模型组、紫杉醇组、低分子肝素组及不同浓度ALMWH组。经裸鼠尾静脉注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并间日给药20d检查。结果ALMWH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强于等剂量低分子肝素,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ALMWH有抑制小鼠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肺转移能力,明显减少肺部的转移灶;ALMWH各组小鼠肺部瘤灶数目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且瘤灶体积也明显变小,作用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ALMWH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增殖及肺转移活性,可望成为一个新型的抗肿瘤药。

  • 标签: 酰化低分子量肝素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活细胞计数法
  • 简介:目的:探讨献血前与产品的血小板形态参数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找改进措施,保障单采血小板的含量符合要求。方法统计2007-2014年经质检血小板含量<2.5×10^11/袋24例,≥2.5×10^11/袋344例。按血小板含量2.5×10^11/袋为分界线分成2组,研究组间献血前MPV、PDW与产品的MPV、PDW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血小板采集≥2.5×10^11/袋组与<2.5×10^10/袋组的献血前MPV、PDW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产品的MPV、PDW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献血前血小板形态变异,影响血小板采集。对于献血前MPV>9.0855fl或PDW>12.5756%的献血者考虑采集效率降低,应适当增加处理全血量或暂缓献血。

  • 标签: 血小板形态 参考值 单采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合并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及骨保存。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例10髋女性CroweⅣ型DDH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46±8)岁。其中CroweⅣ型DDH、大粗隆内翻合并骨关节炎是必备入选条件。对肢体延长、股骨大粗隆内翻、股骨颈前倾角过大等问题,采用股骨大粗隆滑移截骨矫正其内翻,以避免咬除大粗隆顶端内翻骨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矫正肢体延长和前倾角过大,以国产S-R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中保留截骨块的肌肉附着以保持骨块的血运,同时取股骨近端及股骨头松质骨、髋臼锉磨的骨泥植于截骨处以促进愈合。两处股骨截骨最大限度保存了患者骨。对该组病例进行了6个月至6年的随访,平均(39±12)个月。结果该组病例术后双下肢等长,无血管神经症状,截骨及保存骨处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7.5±1.5)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5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的90.6分。结论股骨近端双截骨S-R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CroweⅣ型DDH合并骨关节炎,能一次性解决患者的术中多个问题,并保存自身骨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当归补血颗粒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及运动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当归补血颗粒,以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左室重构,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LVEF、6分钟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91.7%,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当归补血颗粒有助于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功能,增加运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当归补血颗粒 冠心病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75例THA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注射0.15%、0.25%和0.5%的罗哌卡因进行CSEA后进行THR。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B组和C组生理指标差异显著(P<0.05);三组的运动阻滞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C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高于B组(P<0.05);C组出血量高于B组(P<0.05);术后48小时内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0.25%的轻比重罗哌卡因CSEA在THA手术中应用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轻比重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