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肝癌是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随人口老龄化,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然而只有少部分肝癌患者适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以其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消融技术 肝细胞
  • 简介:背景:前列腺前纤维肌肉带(AZ)并不是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US-b)的常规部位。MRI可以较准确的诊断AZ部位的肿瘤,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限制了MRI的应用。作者在研究中评估了AZ部位穿刺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研究共127例病人,其中78例为PSA升高并且既往TRUS-b阴性患者(A组),49例为主动监测的前列腺癌低危患者(B组)。所有患者均没有AZ穿刺既往史。穿刺点包括可疑区域、周围带(PZ)、移行带及AZ。所有的穿刺均由同一个泌尿外科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使用BKMedical

  • 标签: 纤维肌 泌尿外科医生 主动监测 移行带 低危患者 穿刺点
  •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管理中,在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是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不仅要懂得管理更要懂得管理艺术。在管理中实施以人为的原则。在护理工作中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了解并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在和工作热情,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科室护理质量。

  • 标签: 以人为本 护士长 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0-01
  • 简介: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肾结石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Ⅰ期成功完成碎石清石,2例需行Ⅱ期手术治疗,2例通过Ⅲ期手术碎石取石,Ⅰ期碎石清除率90.0%。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75min,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微造瘘通道 肾镜 肾结石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浅表实体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原发性或转移性或术后复发的浅表实体肿瘤共93例(包含118个病灶)经超声引导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根据术中情况分为完全覆盖病灶组(99个病灶)和部分覆盖组(19个病灶),术后10d、1个月及3个月超声进行复查。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0d、1个月、3个月随访。术后10d内全部瘤灶超声图象无明显改变;1个月后完全覆盖组的99个病灶78个病灶体积缩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3个月后完全覆盖的99个病灶中78个病灶体积缩小、形态模糊,无明显血流信号,部分覆盖组的19个病灶体积或不变或增大。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71.2%(84/118),冰球完全覆盖病灶组有效率78.8%(78/99)明显高于部分覆盖组有效率31.6%(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1,P<0.01)。结论氩氦刀治疗浅表实体肿瘤的疗效确定,超声引导氩氦刀冷冻治疗肿瘤过程有助于发挥其最大的冷冻效率,术后随访复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冷冻外科手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0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例肾结石,随机分为对照组(16)与观察组(16),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结石清除率与止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效果理想,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结石 B 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 开放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探讨B超引导下空芯针腋窝淋巴结穿刺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46例腋窝淋巴结临床查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B超引导下空芯针淋巴结穿刺病理学筛选,明确诊断后行乳腺改良根治及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病理诊断穿刺结果阳性者15例,阴性者31例。淋巴结阴性组行SLNB,阴性者28例,阳性者1例。穿刺结果的假阴性率为3.2%。B超引导下空芯针淋巴结穿刺可作为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一种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 空芯针穿刺
  • 简介:背景:使用不同强度、频率及时间的电刺激作用于人体,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目的:观察体表脉冲电刺激对小鼠心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用BL-420F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提供刺激电源,对3组昆明小鼠分别予以不同电压、不同时间、不同频率的体表电刺激,然后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小鼠得全身反应与局部变化。结果与结论:≤10V的电刺激对小鼠心率无明显影响,并且未出现心律失常;电压≥15V时,电刺激可使小鼠心率减慢,停止30min后心率恢复正常;电压≥35V时,小鼠出现心率减慢和心律失常,并且停止刺激后心率不能恢复正常;电压〉75V后,小鼠出现室颤。电压为10V时,脉冲电刺激时间和频率变化对小鼠心电活动影响不显著。说明脉冲电刺激对小鼠心电活动的影响主要由所用电压高低不同引起,电压≤10V时对小鼠心电活动无影响;脉冲电刺激时间与电场频率对小鼠心电活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脉冲电刺激 修复重建 移植 Ⅱ导联心电图
  • 简介: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恶性肿瘤导致的直接或间接胆道梗阻所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组织和体液黄染、胆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则可发生严重胆道系统感染、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严重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大出血及癌结节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其平均生存期不足3个月[1,2]。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1transhepatic1catheter1drainage,PTCD)行胆汁外引流,能有效解除肿瘤引起的胆道机械性梗阻,改善肝功能,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脏穿刺 胆道引流术 B超引导 临床分析 严重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为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影响骨科病房整洁度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病房整洁度提高。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中,病房环境改善,病人、医生、护士满意度均提高。

  • 标签: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3-01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关联,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血管损害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脉搏波速率(PwV)将其分为正常组(〈9m/s)及受试组(≥9m/s),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受试组的每5ra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受试组的收缩压、脉压均高于正常组(P〈0.05),但其舒张压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受试组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低于正常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PP、LF、LF/HF与PWV独立相关,其中24hPP、LF的相关性最强。结论心率变异性降低及血压变异性增强,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是导致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PWV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笔者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间住院治疗肝动脉栓塞的14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生活质量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觉。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12月30例临床病例诊治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术后胰漏、胆漏等并发症处理6例。结果30例全部成功置管,其中经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PTBD)13例,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D)7例,置中心静脉双腔管10例。无死亡,2例PTBD管因导管滑脱行二次置管成功。结论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具有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临床处理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床边B超 肝胆疾病 急腹症 引流
  • 简介:《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主办三菱制药(广州)有限公司协办一等奖:盐酸沙格雷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后疗效观察于春利,马鲁波,庄百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二等奖:阿加曲班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观察曾秋,冯江毅,赵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优化抗血小板治疗单中心对照试验

  • 标签: 诺保思泰 安步乐克 评选结果公布 肺血栓栓塞症 药物基因组学 沙格雷酯
  • 简介:为提高对围产期脑损伤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充分利用已有的医疗资源,推广颅脑超声检查诊断技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按计划于2014年8月26-30日举办为期5天的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习班。本班属国家级教育项目,授课教师为本科及北京市著名专家教授。学习结束授予10学分。

  • 标签: 颅脑超声诊断 学习班 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围产期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活动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早期活动护理。分别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介入手术前及出院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下肢股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流速。结果手术前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组下肢动脉血流峰值与平均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方便、快速、安全等优点。联合术后早期运动护理,能够加快患肢的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大医院开展早期护理运动,加快病人术后的恢复。

  • 标签: 活动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术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71-02
  • 简介:目的总结一期经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活动性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例活动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5.8(5~66)岁。结核病变位于胸椎12例(57.1%),后凸角度平均51.5°(30°~81°);胸腰段4例(19.0%),后凸角度平均56.8°(30°~80°);腰椎5例(23.8%),后凸角度平均23.6°(15°~34°)。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7例,E级9例。3例患者括约肌功能受损,8例患者伴有轻重不一的神经根刺激症状。联合化疗2周以后,行一期后路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335(270~420)min,术中出血1150(800~1800)ml。平均随访22.5(12~84)个月。术前ESR平均68(37~122)mm/h,术后3~6周起逐渐下降,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ESR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围手术期并发伤口浅层感染1例(4.8%),随访期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4.8%)。本组均无神经损害加重、植骨融合失败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最终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的病例。末次随访时术后平均后凸角度矫正86.3%,末次随访时角度丢失1.7。,最终矫正率为82.3%。胸椎、胸腰段和腰椎节段的后凸角度矫正率分别为58.6%,59.6%和160%。术后患者平均Frankel分级上升1.1级,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一期经前后联合手术入路可以早期治疗胸腰椎活动性结核,纠正后凸畸形,防止疾病进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结核 脊柱 一期手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且资源参与本次研究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借助相应的运动能力监测仪以及膳食分析软件,并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对比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除TC、HDL外,受试人员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其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