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兔前交叉韧带(ACL)不同部位部分损伤后ACL内本体感受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共选用28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其中A、B组各12只,分别于兔单侧ACL中部和ACL近胫骨1/3处制作部分损伤,对照组4只不进行手术操作。对照组于实验后2个月,A、B组均于实验后2、4、6个月各取4只兔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腘绳肌肌电图检测,之后取ACL行氯化金染色检查,评估韧带内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情况。结果A组和B组随着观察时间延长,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和波幅逐渐下降;A、B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损伤侧膝关节的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组随着观察时间延长,ACL内本体感受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增多、体积缩小;A组和B组ACL内本体感受数量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CL不同部位的损伤均会导致韧带内本体感受数量减少、形态异常及本体感觉下降,且不同部位的损伤导致的本体感受及本体感觉变化无差异,其机制可能与韧带内血管对总体血供影响不大有关。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觉 膝关节 肌电图 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后双侧ACL内本体感受的形态及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使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造单侧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模型,4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2、4、6个月各取4只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腘绳肌肌电图检测,之后取前交叉韧带行氯化金染色检查,评估韧带内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情况。结果损伤侧随着时间延长,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和波幅逐渐下降,ACL内本体感受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增多、体积缩小,并出现部分结构缺失,与对侧及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侧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与对照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CL内本体感受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ACL损伤后其本体感受出现数量减少、结构异常,但是在短期内依然能发挥一定功能,随损伤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而对侧膝关节似乎也有本体感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受器 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 为了探究大学生的压力知觉状况的影响,对华北理工大5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疫情防控常态下大学生的压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压力总分为51.91±21.201)。大学生压力的影响因素与性别,专业,年级,民族,生源地,个人压力,学业压力,消极事件的处理有关。个人压力,学业压力,消极事件的处理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呈正相关。而学习和个体的压力也是造成大学生消极事件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疫情防控常态下  大学生  压力感知
  • 简介:摘要供应室的工作对于医院工作中非常重要,其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规范地进设备物资的管理、养护,尤其加强灭菌的管理和掩护,进行规范的操作,提高人员素养是医院临床正常运转的保障,对于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要善于总结,寻求原因,积极改进,其中压力蒸汽灭菌湿包问题较为常见,我们应积极应对,对其背后的原因要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最大限度地让灭菌物品湿包发生率得到降低,提高供应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 压力止血较好的 减压方式,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 100例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 术后的 患者用两种方法减压将其随机分成 A和 B组, A组压迫止血 4h, B组压迫 7h,观察 其 止血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 A组明显优于 B组。 结论 A组术后半小时 旋 松半圈,术后一小时再松半圈,后每小时松一圈,至 4小时 松完 ,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 并发症。

  • 标签: 减压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 旋压式压力止血器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湿包形成原因及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科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灭菌的灭菌包 120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灭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湿包相关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方法实际效果。结果 对照组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一般,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在实践中提高业务员的素质,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湿包数量,提高蒸汽灭菌的效果。

  • 标签: [ ] 消毒供应室 压力蒸汽灭菌器 湿包 原因及控制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式。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功能直接影响患者透析及生存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生存。如何保护好内瘘,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保证有效的透析,一直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心医务人员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内瘘穿刺是直接影响内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瘘穿刺是血液透析中心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方式,也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在透析疗法中占重要地位。动静脉内瘘穿刺一次成功,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而且是保证充分透析并完成治疗计划,使之顺利进行的关键。当内瘘穿刺失败,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患者满意度下降,治疗依从性也随之下降,进而引发医患纠纷。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压力传感器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PDCA循环理论模式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下,降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改革前后的脉冲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消毒的包件中各选出486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再从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改革前后个临床科室人员中各随机抽取38人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改革前后的湿包率和临床科室满意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湿包率为17.08%、临床科室人员满意率为81.58%;观察组的湿包率为6.58%、临床科室人员满意率为9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 湿包率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电动压力喷雾洗鼻在鼻咽癌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以评估其在促进术后康复和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50例鼻咽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电动压力喷雾洗鼻组(实验组)和传统洗鼻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鼻黏膜损伤情况以及Lund Kennedy内镜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冲洗前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冲洗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粘膜损伤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鼻粘膜损伤率(20%)(P<0.05)。冲洗后实验组Lund Kennedy内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动压力喷雾洗鼻在鼻咽癌术后鼻腔冲洗中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关于电动压力喷雾洗鼻在鼻咽癌术后鼻腔冲洗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冲洗方法,并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电动压力喷雾洗鼻器 鼻咽癌 鼻腔清洗
  • 简介:摘要:了解护士和患者使用新型压力传感情况固定带满意度情况,评估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在护士和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采用李克特量表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我院ICU工作的在同一时间使用过胶带及新压力传感固定带的76名护士以及在我院ICU治疗的200例使用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患者被分为使用胶带实验组与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对照组。结果发现相对于胶带,护士与患者对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的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护士患者 新型压力传感器固定带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灭菌中湿包形成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6000件灭菌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湿包出现的数量及导致湿包出现的因素,之后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经统计可知,共有49件湿包,经分析可知,导致湿包出现的因素包括消毒员技术操作不熟练、蒸汽源的质量较差、未正确包装、卸载方式错误等。结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灭菌中湿包形成的原因包括消毒员技术操作不熟练、蒸汽源的质量较差、未正确包装、卸载方式错误等,需要针对上述因素予以针对性的控制。

  • 标签: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湿包 原因与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柔性触感压力传感的系统平台,用于识别假肢接受腔压缩量的数据化。通过使用柔性触感压力传感,可以实时监测假肢接受腔的压力变化,从而实现对接触的力度和位置的准确识别。该系统平台能够有效地识别假肢接受腔的压缩量的数据,准确反映患者残肢的受力情况,该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化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然而,该系统平台的局限在于柔性触感压力传感的精度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校准。

  • 标签: 柔性触感压力传感器 假肢接受腔 数据化识别 系统平台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使压力难以避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本文研护士工作的现状及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原因、预防压力的产生及产生后的应对、扩大认知,增加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向,使护士能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谐自我。

  • 标签: 护士 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