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菌(AMPS)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多种类的小分子蛋白,是所有生物自身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抗菌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以杀死细菌、酵母、真菌、病毒,甚至癌细胞。近年来,随着对抗菌研究的日益深入,科研人员发现抗菌参与的免疫调节活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在机体正常免疫时对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影响以及在某些情况的诱导下自体异常的产生抗菌也可以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这些不同的免疫调节活性跟抗菌种类的繁多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抗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及对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影响。本文将从抗菌的结构、种类功能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抗菌肽 分类 免疫调节 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微弧氧化-硅烷偶联不同浓度抗菌KSL对钛片表面进行成骨细胞相容性检测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抗菌性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方法超声微弧氧化-碱处理-硅烷膜层为对照组(A组),载抗菌KSL0.25mg/ml(B组)、KSL0.50mg/ml(C组)、KSL0.75mg/ml(D组)为实验组。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特征,CCK-8检测不同时间段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ALP检测不同时间段碱性磷酸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的活死菌比例数。结果CCK-8和ALP的检测结果显示四组材料表面的增殖、黏附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四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在有效杀菌浓度下抗菌KSL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结论抗菌KSL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

  • 标签: 超声微弧氧化 抗菌肽KSL 成骨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基因类型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哈尔滨市某院三级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共60例,对60例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样本进行研究。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阳性标本的方法实施DNA扩增,检测VacA(细胞空泡毒素)基因类型,并分析耐药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分离出Hp DNA 38例,检出率63.33%,38例患者均检测到VacA基因,阳性率100%。s1m1基因型占比36.84%(14/38),s1m2基因型占比63.16%(24/38)。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50.00%(19/38)。结论 老年胃病患者多存在VacA基因类型,且以s1m2为主,患者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最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基因类型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介绍了各种酸性氧化电位水(EOW)的物理性质、储存条件、应用条件对抗菌效果的影响,对EOW的抗菌机理进行了梳理概述。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抗菌机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HBVS基因与HCV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融合基因免疫与联合基因免疫的效果,为HBV和HCV融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同时含HBVS基因与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SCpcDNA3.1、含HBV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SpcDNA3.1、含HCV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CpcDNA3.1分别免疫小鼠;将SpcDNA3.1+CpcDNA3.1联合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和抗HCV。结果无论是抗HBs和抗HCV阳转出现的时间、阳转率和体液免疫应答强度,融合基因免疫都优于联合基因免疫:融合基因免疫的抗HBs的应答强度低于SpcDNA3.1质粒的免疫,抗HBc的应答强度高于CpcDNA3.1质粒的免疫。结论HCVC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对HBVS基因或抗原的表达和提呈有抑制作用;HCVC基因与HBVS基因相融合,更有利于HCV核心蛋白的提呈。

  • 标签: 融合基因免疫 联合基因免疫 C基因 效果研究 pcDNA3.1 真核表达质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记录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原来的75.6%下降到56.4%,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由(21±0.2)次减少到(15±0.61)次;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也有所减少;在特殊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比干预前要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有巨大的影响,它的实行能够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提高门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门诊 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携带不同基因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分离出96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所有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及PCR方法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8h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高于24h药敏结果,其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10株(76.92%)菌株携带AmpC阳性基因,8株(61.54%)菌株携带VIM-2阳性基因,10株菌株(76.92%)携带OprD2阴性基因。结论不同时间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明显不同,其密切关联AmpC、VIM-2、OprD2基因

  • 标签: 基因型 黏液型铜绿假单细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我院 2013年和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数据,并选取使用排名前 5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年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到 2014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相比 2013年都有所下降,且 P< 0.05。同时在注射和口服抗菌药物种类和 DDDs上也呈下降趋势,并控制在卫计委规定的标准指标内,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患者身体伤害最小,预防感染效果最佳。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效的抑制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让其使用更加规范合理,整治效果显著,还需要继续专研,持续改进,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确保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用药频率
  • 简介:【摘 要】抗菌药物指的是具备抑菌活性或杀菌的药物,此药物是可供机体全身应用的磺胺类、各抗生素以及其它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喹诺酮类、呋喃类、抗真菌类等),常见的给药方式有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滴注给药等,现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通常情况下,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是参考药效学的一些参数来制定的。随着抗菌药物新品种的持续研发以及不断掌握对其作用机理,同时对其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的深入分析,促进传统给药方案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并已于临床所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与2014年7月-2016年6月作为我院实施PDCA循环前后阶段,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施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相对于实施前明显下降,而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及术前停药率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控制及促进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门急诊每月开具的抗菌药物的处方160张作为研究资料数据,按照时间点的不同将其分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的未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未实施组)与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始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实施组),对比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未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前的未实施组相比,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后的点评组门诊、急诊的抗菌药物各项使用指标明显改善;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后的点评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比明显降低,以上数据经分析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的实施能够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指标,进而有效的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占比;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发生的不良事件,具有着积极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和基因共同表达网络鉴定乳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寻找乳腺癌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免疫组化或PCR对其进行验证,从而鉴定出该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从WGCNA中,我们发现了53个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而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有高表达。结论: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

  • 标签: 肿瘤基因组图谱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乳腺肿瘤 数据挖掘 生物学肿瘤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和基因共同表达网络鉴定乳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寻找乳腺癌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免疫组化或PCR对其进行验证,从而鉴定出该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从WGCNA中,我们发现了53个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而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有高表达。结论: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

  • 标签: 肿瘤基因组图谱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乳腺肿瘤 数据挖掘 生物学肿瘤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通过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单的统计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门诊处方、住院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单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了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了不良反应,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力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抗菌类中药整体抗感染的效果较好,大部分中药在抗感染的同时还具有消炎以及解热的功效,但目前许多抗菌类中药却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因此加强对抗菌类中药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的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出抗菌类中药的药用价值就尤为重要。笔者对抗菌类中药的药理药性及其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 标签: 抗菌类中药 药理 药性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1983年Marshall报告胃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明确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相关,HP在消化性溃疡、特别在十指肠溃疡(DU)发病学上的作用受到重视。“无HP无溃疡”的新观点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虽然HP如何引起溃疡还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上抗HP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好疗效及发病率减低已公认。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抗菌治疗 青霉素 慢性胃炎 十指肠溃疡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分析,促进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收集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222例病历中有79.73%的患儿(共177例)使用抗菌药物,由用药途径来分析,151人(85.31%)采用静脉滴注途径,26人(14.69%)采用口服用药途径;我院儿科使用的抗菌药物有三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在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使用率最高占42.93%。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率,减少细菌耐药性。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