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理念的更新、技术手段的进步,当今胃肠外科的诊断和治疗对象以及疾病谱较20世纪有了明显的改变。胃肠道恶性肿瘤成为胃肠外科的主要疾病,老年患者成为主要诊断和治疗对象。因此,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规范治疗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规范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骨库建立的可行性,评价异体骨数字对于导航下骨肿瘤切除异体骨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CT扫描的方法,对骨库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段进行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分析系统(数字骨库)。利用数字骨库,选择最佳匹配的骨关节重建材料,数据导人计算机导航系统,标定骨肿瘤切除和异体骨段的截骨范围,依据术前设计在导航下实施、监测。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数字骨库和导航辅助切除重建技术对6例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27.2±9.1)岁,其中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2例,尤文氏肉瘤1例;Enneking分期:ⅡA期2例,1IB期4例,术后评价肿瘤学结果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常规异体植骨材料术前准备操作相比,数字骨库建立后,大大缩短了异体骨关节材料的选配时间,同时明显地提高了选配的精确性。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异体骨关节切割以及关节力线监控,术中解剖注册点与CT三维虚拟影像匹配满意,注册误差(0.42±0.17)mm。术后影像显示肿瘤整块切除范围和异体骨关节截骨区域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关节重建稳定,无肢体不等长和关节畸形。随访(19.3±0.7.1)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无明显免疫排异反应,异体骨与宿主骨平均愈合时间(5.2±0.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关节塌陷。MSTS93平均功能评分(26.2±4.1)分。结论数字骨库的建立为术前选配同种异体骨材料提供了精细可靠的信息,结合计算机辅助导航,可以实现骨肿瘤切除异体骨关节重建的个性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保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 标签: 骨库 骨肿瘤 同种 骨移植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thromboembolism,APT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气体、羊水、脂肪等)堵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在西方国家APTE是常见病,住院病人的发生率为0.4%,美国每年新发病人数超过90万。也是发达国家常见的致死性急症。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规范化诊断 PULMONARY 病理生理综合征 治疗 肺循环障碍
  • 简介: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不同于其他护理人员,其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而且又有独立的特点,低年资护士作为专业护士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其培训效果不仅影响着手术室配合质量,也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注重低年资护士的培养尤为重要[1]。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培训
  • 简介:虽然航空医学工作的政策性和法规性很强,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各种航空医学文书中都存在规范和标准方面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在主持起草和评审航空医学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参加起草和审定总部《军队医院空勤科建设标准》、《军队飞行、潜艇和潜水人员医疗工作规定》、《军队航空卫生工作规则》和《军队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的过程中感到,之所以日常航空医学文书中存在规范和标准问题,

  • 标签: 航天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对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2010—04—2011—10,我院外科诊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人性整体护理),每组各100例,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0.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1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人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外科 患者满意度
  • 简介:口头医嘱是抢救患者时常用的一种医嘱形式。然而,口头医嘱常常因为医生的表达和执行者的误解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

  • 标签: 急诊科 口头医嘱 标准化流程 执行卡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由本市专业诊断组诊断的尘肺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曝光胸部X线检查,并对比分析影像资料。结果常规剂量组与绝大多数低剂量组的区域密度值大都落在正常范围之内,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2例尘肺患者由于严重肺气肿,区域密度值落在正常范围之外。结论低剂量数字X线摄影技术既减少了患者的受检辐射剂量,同时获得了接近常规胸部摄影的图像质量,满足了尘肺诊断的要求,又提高了社会效益。

  • 标签: 胸部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 尘肺 辐射防护最优化
  • 简介:作为全军和武警部队远离体系医疗机构门(急)诊社会保障的首批三省试点单位之一,我部自2007年起对远离体系医疗机构(总队医院、支队卫生队)100km以上或后送超过3h的营级以下单位(以下简称小远散单位)人员实行门(急)诊社会保障试点,经过5年的实践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部队 基层 门诊 社会化
  • 简介:经典体视学(又称金相体视学、定量金相学)为20世纪金属学与材料科学的定量化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基于设计的所谓新体视学方法相当丰富、计算材料科学与三维材料科学等材料科学新分支不断问世和发展的今天,不免也出现了诸如"经典体视学是否过时了"之类的疑惑。本文从体视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功能出发,以"假定没有体视学"的反向设问,对经典体视学在材料科学以及材料基因组工程中的当今价值进行了科学分析;进而对经典体视学原理的创新应用、体视学应用的规范和标准等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体视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应用不够熟悉的年青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有所启发。

  • 标签: 体视学 定量金相 显微组织 定量表征 材料科学 材料基因组工程
  • 简介:背景:混合物脑肽是从动物脑中提取的多肽混合物,含有神经生长因子成分。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与肝损伤密切相关。目的:使用自拟混合物脑肽观察对大鼠肝纤维的影响。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形成SD大鼠肝纤维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纤维模型组、脑肽干预组和对照组。4,8周采集标本。通过活体解剖取门静脉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常规苏木精-伊红和网状纤维染色检测肝组织标本。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纤维模型成功建立。脑肽干预组纤维程度较纤维模型组显著减轻,但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脂肪变性反而较纤维模型组更显著。初步判断脑肽能够阻断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司能与神经生长因子有关。

  • 标签: 脑肽 四氧化碳 纤维化 神经生长因子 组织构建
  • 简介:目的:探讨五常法区域管理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作用。方法对开展五常法区域管理活动前后8个月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开展五常法活动前相比,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54%上升至75%(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从13件减少至5件(P〈0.05)、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评分从平均住院满意度(21.5±6.5)分上升至平均分数(26.4±2.6)分(P〈O.05)。结论开展五常法区域管理能美化工作环境,护士可控区域改善明显,能加强护士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护理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公平,杜绝差错。

  • 标签: 五常法 区域化 护理管理
  •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位点的确认和对各个CpG位点甲基率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甲基位点。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修饰,递降PCR扩增,最后对PCR产物进行DNA克隆测序,得到目的片段中每个CG位点的甲基情况,定量检测甲基的确切位置与程度。结果表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存在4个CpG甲基位点,在序列中分别位于28、122、231和234bp,均呈高度甲基,其中122和231bp位点甲基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和234bp位点甲基率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证实γ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位点、明确位点位置且经定量分析证实无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还是正常人各个甲基位点均呈高甲基状态;初步筛选出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位点可能在122和231bp,为后续通过调节γ珠蛋白的表达缓解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症状、靶向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γ珠蛋白基因 基因启动子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程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4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施行125例共130次解剖程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其中男100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肾上极90例,中部20例,下极20例。单侧单发肿瘤120例,双肾肿瘤5例。肿瘤直径1.0~6.0cm,平均3.0cm。术前按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0M0。结果125例患者中,5例双肾肿瘤行分期手术。125例共130次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未出现大血管或临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出现9例,其中血尿5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肾功能异常2例,经相关保守处理后痊愈。手术时间58~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90~200ml,平均120ml,术中均未输血。。肾动脉阻断时间16—30min,平均23min。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10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切缘均为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术后随访2.70个月,平均3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远期肾功能正常。结论解剖程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解剖 程序化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治疗组(20、40、80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ELISA法测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其血清中AST、ALT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另外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治疗组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的升高,降低血清中TGF-β1、HA、PC-Ⅲ、LN的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减轻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芍药苷治疗组可减少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和Smad3/4/7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标签: 芍药苷 放射性肝纤维化 TGF-Β1 SMADS
  • 简介:本文根据多年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使用经验,结合免疫组图像分析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免疫组图像计算机定量分析的主要环节及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尤其对免疫组图像测量参数及测量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旨在提高免疫组图像计算机定量分析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可重复、可比性,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免疫组化图像 计算机定量分析 操作规程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术前计划在提高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旋转中心精确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旋转中心重建病例进行数字术前计划。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平均72.1岁(56~83岁)。以非手术正常侧髋臼旋转中心为标准,以双侧骨盆泪滴下缘连线及骨盆中垂线为参照基准线设定翻修侧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及垂直位置距离,制定重建方案。比较计划与手术实际间髋臼中心的吻合程度。结果术前做计划与术后真实情况的差值间无明显差异(t水平=0.416,P水平=0.692;t垂直=0.399,P垂直=0.704)。结论数字术前计划可为术中内植物及骨重建的组合选择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使因骨缺损所致移位的髋臼旋转中心恢复解剖位置,有利于患肢的长度及偏心距的恢复。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翻修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07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状态。结果本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阳性率为58.9%(63/107)。右半结肠组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组(P〈0.001);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02)。BNIP3基因甲基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等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BNIP3基因高甲基与早期结直肠癌部位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DNA甲基化 BNIP3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咆(hUVECs)来源的微囊泡(MVs)促进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增殖及促进组织工程腹膜样组织血管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hUVECs.无血清培养法刺激释放MVs.并对MVs行电镜检测。WMC与hUVECs来源的MVs体外共培养.对细胞及上清液分别行CCK、ELISA和RT—PCR检测。将rPMC种植在小肠黏膜下层(SIS)表面,分别与加入MVs的培养基和单独培养基预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皮下:2周后取出移植物行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透射电镜下可以看到有完整的膜结构的hUVECs分泌的MVs。加入MVs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屁促进rPMC增殖(P〈0.05),同时在上清液中加入MVs组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对两组rPMC行VEGF的RT—PCR检测.加入MVs组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高。对取出的移植物行HE染色.加入MVs组和对照组相比.可见新生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hUVECs来源的MVs能够明显促进rPMC的增殖,诱导rPMC产生VEGF高表达.刺激组织工程腹膜样组织血管.为以腹膜问皮细胞作为尿道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和大范围尿道缺损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微囊泡 腹膜间皮细胞 组织工程 血管化
  • 简介:背景:椎间融合器的表面性征是制约其远期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如何优化可降解性融合器的生物活性和结构特征以适应细胞生长是仿生研制椎间融合器的核心步骤.目的:分析数字影像学及表面修饰技术研制椎间支架的可行性,评估构筑生物支架的方法.方法:获取颈椎标本解剖数据,对相邻层匹配轮廓间三维表面进行重构来确定支架形貌,以Nd:YAG激光联合RGD表面修饰纳米级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己内酯支架,观察支架形貌,测定支架的相容性、亲水性及降解力学特性.结果与结论:图像三维重构可提高支架外部轮廓的精确度,减少单纯理化制备过程的参数误差,使支架空间三维布局更加合理,联合表面改性后的支架拥有稳定的降解速率及良好的亲水表面,能达到椎间支架的力学要求,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器候选材料.

  • 标签: 仿生椎间融合器 图像 三维重建 纳米 融合器 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