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改进枸橼酸盐合剂中总枸橼酸盐及枸橼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枸橼酸盐合剂中总枸橼酸盐的含量;增大样品取样量,降低测定枸橼酸含量的误差。结果总枸橼酸盐在0.3995~9.9875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7%(n=9);增大取样量的枸橼酸测定结果与原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枸橼酸盐合剂的质量。

  • 标签: 枸橼酸盐合剂 总枸橼酸盐 枸橼酸
  • 作者: 杨一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4-11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卫生中心 999078 双膦酸盐被认为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阿仑膦酸酯、伊班膦酸酯、利塞膦酸酯和唑来膦酸等已获 FDA批准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双膦酸盐阻止破骨细胞活化,使骨骼重吸收的过程减慢,改善骨密度及降低骨折率。 结构上双膦酸盐与正常新陈代谢产物焦磷酸盐 (Pyrophosphate)类似,因此药物具有对骨骼较高的亲和力,可存留在骨骼中多年。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刺激,食道糜烂,胃溃疡,穿孔和狭窄等)。 股骨非典型骨折及颌骨坏死是罕见的不良反应,而长期使用双膦酸盐可能会增加非典型骨折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市里卖的熟食是红色的,有些袋装的肉颜色非常好看,在家里却做不出来这么好看的颜色,这都是添加的亚硝酸盐的结果,但一些熟食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可能超标,如果消费者长期食用这类肉制品,亚硝酸盐在体内累积,容易得胃癌等疾病。而如果一次性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则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本文仅对食品中亚硝酸盐调查分析,提示消费者如果碰到过于红艳的熟食,最好提高警惕。

  • 标签: 食品 亚硝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运用于伤口创面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骨外科有下肢慢性伤口并要求进行伤口护理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采用藻酸盐敷料换药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敷料换药46例。记录并观察患者就诊时、换药7天的视觉疼痛评分(VAS)和伤口创面评分(WBS)。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VAS、WB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7天后VAS、W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运用于伤口创面护理,伤口愈合效果好,有助于减轻患者早期疼痛。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伤口创面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通过一些数据显示,这些年来患上恶性肿瘤的患者人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临床中,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化疗的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当中,需要多次对患者进行输液。而在输液的过程当中,我们往往都需要使用针管进行注射。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反反复复的忍受被针扎带来的痛苦。而且运用这种输液方式常常会使患者的伤口出现一些炎症,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显然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种输液方法的缺点,我们在实际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往往是通过在患者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为PICC)来对患者进行输液。相比起传统的输液方法,该总输液方式有着诸多的优点。例如造成的创口较小、操作的方式更为简单安全以及可以植入一次进行多次输液,通过该种输液方式,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痛苦,也方便了医护人员对进行患者输液的过程。但是该种方法也并不是全无缺点可言,例如,在使用该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输液之后的24小时之内,患者伤口会出现持续的渗血现象,该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会大大的增加伤口被感染的概率,而且也会诱发其他的并发症产生。而且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渗血现象是非常恐怖的,会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极端的不适感。这种情绪的出现是不利于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的。为了有效地减少渗血现象,我们常常会使用到压迫止血法。在写下本篇文章之前,。笔者选择使用picc进行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效的数据,现将这些数据报道如下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PICC穿刺部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3例急性亚硝酸盐集中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抢救重点及护理重点。方法23例急性亚硝酸盐集体中毒患者入院后均实行紧急抢救,先后采取高流量高浓度吸氧、灌肠、导泄、催吐及反复洗胃等措施,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予以大量补液及实时监护,应用适量拮抗药物及辅助治疗。结果23例急性亚硝酸盐集体中毒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后均治愈出院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并发症。结论由于方法得当、及时抢救及尽早诊断是所有急性亚硝酸盐集体中毒患者成功获救的关键性因素,客观上要求相关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 标签: 急性亚硝酸盐集体中毒 抢救流程 临床分析
  • 简介:持续性血液净化在多种危重病症患者救治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但其置换液用量大,而且多种危重病症患者是不宜用乳酸盐置换液;又由于碳酸盐置换液的不稳定性,目前世界大多国家都没有商品性的碳酸盐置换液,因此大多透析单位采用碳酸氢钠的单独通路输入法,我们也采用过这种方法,操作比较麻烦,碳酸氢钠往往不能与置换液其它成分同步恒定输入,这在理论上对患者的救治可能是一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利用Diapct床旁血液净化机在模拟CVVH治疗模式的情况下,观察预先配制的碳酸盐置液(A、B液)治疗中混合后碳酸盐置换液离子浓度的变化.

  • 标签: 血液净化 碳酸盐置换液 配制方法 碳酸氢钠 通路输入法
  • 简介:摘要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首先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通过与骨质中的羟磷灰石相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双膦酸盐能有效降低常见部位的骨折风险,并提高密度。但关于本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也相继报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双膦酸盐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以便在临床更合理的使用此药物。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藻酸盐敷料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单双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命名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16例,分别给予不同换药方式,对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记录并予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同时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Ⅲ级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用于Ⅲ期及以上压疮创面换药,外用透明贴敷盖粘贴固定,操作简单,便于护理观察创面情况,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并降低了患者的费用支出,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头皮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头皮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0例,和对照组(B组)10例。B组单纯采取切开脓肿、普通纱条引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结果A组愈合21-28天,B组愈合28-40天,A组疼痛缓解时间10天,B组疼痛缓解时间为15天,A组感染控制时间10天,B组感染控制时间13天,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头皮脓肿临床效果显著,减轻疼痛,愈合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膦酸盐类药物在 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 74 例入组对象均筛选自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研究时间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 , 随机分组,对照组(37 例)服用钙尔奇 ,观察组( 37 例)给予双膦酸盐类药物 。对比两种方案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以及疾病疼痛程度、骨密度的影响 。结果: 组间对比,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 11 例 ,观察组为 4 例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数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指标值更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双膦酸盐类药物抗 骨质疏松效果较高,能够提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要推广 。

  • 标签: 骨质疏松 双膦酸盐类药物 安全性 治疗
  • 简介:患者男,19岁,工作时不慎跌人蓄有80℃、体积分数40%硫酸的电镀液池中30S,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1h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5次/min,脉搏102次/min,血压100/70mmHg(1inmHg=0.133kPa),口唇微青紫,球结膜充血。双下肢肿胀发冷、足背动脉不能触及,尿少呈酱油色。

  • 标签: 硫酸烧伤 重铬酸盐 中毒 面积 球结膜充血 双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塞首次发作并由头部CT及MRI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的178例,分两组,治疗组89例,在常规用抗血小板、脑保护剂、脑蛋白水解产物及改善脑循环、血压控制加用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点滴,1次/日;对照组89例用常规治疗方法,两组均以14天1疗程.结果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疗效、改善脑循环、肢体功能恢复等疗效确切.关键词脑梗塞;丹参多酚酸盐;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28-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碳酸盐透析液的制备工艺,分析配制中各种影响质量因素,并做pH值的稳定性实验,提出较适宜的pH值、电导度为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配制后的A、B两液分别装入"开放"、"密闭"聚乙烯塑料瓶,分别放置24h、48h、120h、168h,用高精密数字pH/离子酸度计测定其pH值,两组作稳定性对比实验.结果容器的密闭性对pH值有一定的影响,放置48h后,"开放"组pH均值为7.58、7.95、8.26、pH<7.5,符合质控要求.结论制备工艺合理,pH值、电导度稳定,适合医院制剂室配制,值得推广应用.其稳定性考察,提出较适宜的pH值.电导度为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碳酸盐透析液、质量控制、稳定性考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方法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乙组辅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甲组行常规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乙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优于甲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AnalysisoftheeffectoftreatingacutecerebralinfarctionwithSalviamiltiorrhizaWangFenZigongFifthPeople'sHospital643000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treatingacutecerebralinfarctionwiththeinjectionofSalviamiltiorrhizaforthetreatmentofacutecerebralinfarcGtion??Methods68cases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MaytoSeptember2013,casesof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GroupBwithsalvianolateinjectiontreatmentgroup,conventionalsymptomatictreatment??ThechangesofbloodrheologyindexesinthetwogroupswerecomparedwiththeResultsofclinicaltreatmentandtreatment??ResultsthetherapeuticeffectofgroupB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firstdivision,thedataamonggroups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compared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GroupBpatientshemorheologyindexesofplasmaspecificviscosity,wholebloodviscosityanderythrocyteaggregationindex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firstdivision,groupdifferencesinthedata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statisG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reatingacutecerebralinfarctionwithSalviamiltiorrhizaforinjectioniseffectivean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bloodrheoloKgyeyinwdoerxds,whichisworthpromoting??theinjectionofSalviamiltiorrhizapolyphenols;acute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curativeeffect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89-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