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友是一组遗传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为特征。血友关节血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往仅限于临床检查的评价。随着影像技术与诊断水平的提高,影像检查和评估系统能早期、客观地对血友关节进行全面评估,在血友关节的诊断、分期、治疗、随访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血友关节的影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血友病性关节病 X线 超声 MRI 影像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结合各类学术科研报告,简要论述近年来对于血友的研究。首先说明血友甲和血友乙的发现过程,在分析其各自的发病机制,在其基础上说明遗传机制和临床意义。其次,根据发病机制总结血友在临床上的诊断方法,并概括提出由临床经验得出的预防和救治方法。

  • 标签: 血友病甲 血友病乙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IX 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 简介:背景:血友是一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出血累及小腿三头肌时可引起肌肉痉挛,并发跟腱挛缩,引起马蹄足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目的:探讨血友关节病患者围术期的管理方法。方法:总结199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血友关节病患者31例。术前与血液内科合作,完成预实验,即监测凝血因子活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和凝血因子抑制物,制定围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术后动态监测凝血因子水平,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根据病情动态观察,酌情处理。做好伤口管理、感染预防、痛疼管理、深静脉血栓预防、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结果:本研究共31例血友患者,行腓肠肌肌腱延长术7例次,跟腱延长术24例次,踝关节融合3例次,术后效果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血友关节作为一种出血性疾病,手术风险大,围术期管理难度高,控制出血是关键。围术期给予周密护理,做好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度过围术期。

  • 标签: 血友病 跟腱挛缩 跟腱延长
  • 简介:背景:踝关节血友最常侵犯的关节之一,对于双侧出现严重关节面破坏的血友关节病患者,一直未能有很好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双侧终末期血友关节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方法及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例双侧终末期血友关节病患者,甲型血友3例,乙型血友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2~42岁,平均27.6岁。术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19~31分,平均25分。入院后由血液内科会诊,通过凝血因子预实验确定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结果:单侧融合术用时为60~90min,平均73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ml,平均24ml。术后双足完全负重时间为3.5~6.0个月,平均4.2个月。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61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X线片示踝关节完全融合,AOFAS评分为83~92分,平均87分。1例术中发生双侧胫骨下段骨折,1足踝前正中切口皮缘愈合不良,1足因1枚交锁螺钉刺激皮肤于术后5周时局部麻醉下取出。结论:在良好的围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双侧终末期血友关节病变安全有效、医疗费用低、康复周期短。

  • 标签: 血友病性踝关节炎 交锁髓内钉 胫距跟融合术
  • 简介:【摘要】: 总结 一例甲型血友合并骨质破坏患者的护理 。护理要点:患者术后存在凝血因子缺乏,切口出血不止等问题,术后通过生命体征的监测,替代疗法的治疗,患肢 切口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治愈出院。

  • 标签: 甲型血友病 骨质破坏 护理
  • 简介:血友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出血性疾病,由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所致。该病患者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轻微外伤后即发生长时间出血,关节和肌肉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男性人群中血友A的发病率为1/5000,合并血友A的骨折患者常因术中、术后出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血友病A 后路减压手术
  • 简介:关节与年龄相关,又称为退变性关节,髋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的负重关节之一,常出现骨关节,目前对髋关节关节的认识它是累及整个关节的病变而不仅局限于关节软骨。关节的进程包括关节软骨的磨损,软骨下囊肿,骨赘形成,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肌肉无力及可能的滑膜炎症。

  • 标签: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骨关节病 退变性关节病 关节软骨 骨赘形成 韧带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膝关节关节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内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关节患者72例为观察目标,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研究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就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均显著改善,研究组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关节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在相同治疗时间内,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玻璃酸钠 中医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FⅧ)在防治小儿重型血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型血友A小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接受FⅧ治疗,根据给药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FⅧ10U/kg,n=20)、中剂量组(FⅧ15~30U/kg,n=22)及常规组(n=10)。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出血表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低、中剂量组患儿的ABR、AJBR、ATJBR等临床表型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另中剂量组各出血表型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均<0.05)。三组随访后的HJHS评分均较不同程度增加,FISH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低、中剂量组患儿的HJHS评分、FISH评分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均<0.05),但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HJHS评分、FI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能有效改善小儿重型血友患儿的的临床出血表型,能够提高患儿的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

  • 标签: 低中剂量 凝血因子Ⅷ 小儿重型血友病 预防治疗 综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关节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关节关节镜清理、保守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膝关节关节,运用以上三种方法,能达到92%的优良率。结论治疗膝关节关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膝关节表面置换、关节镜清理、保守治疗,适合老年人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治疗 膝关节骨关节炎 保守治疗 置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痛风关节应用中医论治方面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归纳与总结相关问题。结果中医对痛风关节疾病治疗的重点是以清热利湿、化痰祛瘀为关键,通过补肾活血的方式排湿祛热,分型治疗以巩固疗效。结论分期论治以及分型论治均对痛风关节有确切治疗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综合护理方案在老年膝关节关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收治的94例老年膝关节关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院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Lysholm评分、VAS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97.87%>85.11%),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老年膝关节关节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方案,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痛感具有显著作用,同时也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综合护理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关节选择全髋关节置换的相关量化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110例髋关节关节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选择全髋关节置管术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另外选择非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量化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发病持续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情况、文化水平、髋关节最狭窄处间隙值以及Harris评分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除自身不具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因素以外,患者自身的经济情况、文化水平、髋关节最狭窄处间隙值以及Harris评分值均没能够在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关量化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关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膝关节关节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观察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结合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VAS评分、左立行走3米往返时间、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上下20级台阶时间等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膝关节关节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用于膝关节关节的疗效。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关节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选择关节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关节病患运用关节镜治疗之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入住的膝关节关节病患共120例,对其实施关节镜之后的护理过程进行调研并进行相应的调查问卷,总结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实施相应康复护理后,患者普遍反映较为满意,情况较为良好,其中满意率82.50%,复发率5.83%,在进行综合评分时主要采用细化评分原则,对于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判,其中包含跛行、稳定性、红肿热痛、身体支撑、上下台阶等,情况有极大改善,(P<0.05)。结论在治疗之后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提升患者治疗疗效,避免病症复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膝关节关节是临床骨科的常见、多发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继而破坏关节面影响患者日常功能的疾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其特点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继而发展为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对于膝关节关节的治疗,临床上多根据不同的分期选择相应的治疗,例如早期可选择口服药物以及理疗来减缓病程的发展,中期宜采取润滑、清理关节面为主,末期多考虑关节置换术来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创新,每种治疗方法都得到有一定的发展,为膝关节关节的患者带来了更加宽阔的未来。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炎 治疗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要点及术后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例膝关节关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按美国的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术前平均分为41分,最后随访时平均分为87.7分。优良率达83.3%。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膝能完全伸直,肌力及稳定性均有所增加,所有患者均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膝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和骨关节疗效可靠,手术技术要求高,术前熟悉器械、仔细测量、术后预防并发症及正确的康复锻炼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关节患者进行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7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膝关节关节患者,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为塞来昔布胶囊,实验组使用藤黄健骨胶囊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好转,实验组患者好转的更为明显,治疗有效率超过9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关节患者行藤黄健骨胶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较高,

  • 标签: 藤黄健骨胶囊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腔注射联合微波对类风湿关节合并骨关节患者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合并骨关节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与微波联合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数据的差异。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舒展末期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类风湿关节合并骨关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关节腔注射与微波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各项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治疗方式安全,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关节腔注射 微波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