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州地区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并分析一些少见的慢性咳嗽病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成人慢性咳嗽患者225例,遵循我国咳嗽指南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后反应,确定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25例慢性咳嗽患者明确诊断咳嗽病因211例(93.7%)。单一病因咳嗽者196例(87.1%),二重病因15例(6.7%)。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74例次(32.9%)、咳嗽变异性哮喘51例次(22.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46例次(20.4%)、感染后咳嗽18例次(8.0%)、变应性咳嗽12例次(5.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例次(1.8%)、支气管结核2例次(0.9%)、ACEI引起的咳嗽2例次(0.9%)、其他病因2例次(0.9%)、病因未明14例次(6.2%)。经特异性治疗后,211例患者临床控制161例(76%),显效20例(9.4%),好转10例(4.7%),总有效率90.4%。结论福州地区成人患者慢性咳嗽主要病因构成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对慢性咳嗽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初步调查福州地区 810名健康女性血清 HE4水平分布,为建立福州地区健康女性 HE4参考区间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5月至 2017年 7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 810名健康女性,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中 HE4水平,并按年龄分为 5组,比较各组 HE4水平,将无统计学差异的年龄组合并,建立血清 HE4参考区间。结果 30岁以下组( 231例)、 31-40岁组( 181例)组、 41-50岁组( 251例)、 51-60岁组( 103例)、 60岁以上组( 44例)的 HE4中位数水平分别为 43.16( 38.59, 49.56) pmol/L、 44.24( 38.44, 50.43) pmol/L、 46.43( 41.21, 54.99) pmol/L、 50.53( 43.57, 55.93) pmol/L、 67.66( 52.98, 77.49) pmol/L。其中 30岁以下组与 31-40岁组的 H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1-50岁组的 HE4水平明显高于 31-40岁组( P<0.05)。 41-50岁组与 51-60岁组的 H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60岁以上组的 HE4水平明显高于 51-60岁组( P<0.05)。重新分组,以第 95百分位数为参考区间上限,得出 HE4参考值为: 40岁以下 <62.20 pmol/L, 40-60岁 <70.17 pmol/L,60岁以上 <108.27 pmol/。结论 年龄是影响健康女性血清 HE4出现差异的重要生理因素,可以以 40岁以下、 41-60岁和 60岁以上为分组,分别建立 HE4的参考区间。

  • 标签: 人附睾分泌蛋白 4 参考区间 罗氏电化学发光法
  • 简介:我院于2000年6月~2002年2月共收治手指末节多离断病人5例,即病人手指末节离断,离体末节断为两的损伤,均实行再植手术,完全存活,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指末节 多段断指 再植术 临床资料
  • 简介:由于传统经验外科理论和技术的局限性,肝内胆管病变的手术治疗遗留为腹部外科领域跨越世纪的难题,其复杂性主要源自肝内胆管在解剖、生理和病理学改变以及治疗技术上存在的高度“不确定性”。笔者团队集成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医学方法,系统优化和创新胆道外科理论和技术.构建了以可量化、可视化、可控化为基本技术特征的精准胆道外科范式,显著提高了胆道外科实践的“确定性”。精准胆道外科技术体系的创立破解了肝内胆管病变手术治疗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胆道外科从肝外胆道、肝门区胆道向着肝内胆道纵深挺进.迈入了以在肝水平精准处理肝内胆管病变为标志的胆道外科新时代。

  • 标签: 肝内胆管疾病 肝段 胆道外科 精准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单节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4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单节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伤椎植骨融合。经过5~29(平均16.8)个月随访,随访内容有术前后VAS疼痛评分、神经功能ASIA评分、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VAS疼痛分级平均0-1分,其中0分8人,1分6人,无需服药治疗。神经功能均恢复至正常;X线检查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恢复了96%,随访椎体高度丢失0.4mm,丢失率为1.4%。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选择好适应证,后路单节伤椎内固定是治疗胸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节段固定 脊柱创伤
  • 简介:【摘要】通过对澜湄流域傣医药文化的剖析,明确其在传统医药文化交流中的条件、作用,以供借鉴。

  • 标签: 傣医药 澜湄流域 传统医药文化
  • 简介:作者阅读文献时,发现对“胸腰”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势必会对学术交流和临床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胸腰段 临床工作 学术交流 文献
  • 简介:输尿管长狭窄是指输尿管狭窄≥5cm的输尿管狭窄[1],其发生狭窄的原因主要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狭窄多因胚胎期中肾管发育异常所致;后天性狭窄多见于医源性狭窄、炎症性狭窄、外压性狭窄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狭窄等。输尿管长狭窄在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各种输尿管替代术、膀胱肌瓣法、自体肾移植法及膀胱角悬提吻合术等。1输尿管替代术在输尿管替代术中,输尿管的替代材料主要

  • 标签: 输尿管长段狭窄 输尿管膀胱 输尿管狭窄 肌瓣 长段 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目的通过与单节骨折进行比较,研究多节脊柱骨折(MS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43例脊柱损伤患者,根据损伤节段数分为多节组(53例)和单节组(90例),统计和比较两组的致伤原因、脊柱损伤节、合并伤、并发症、治疗和转归.结果两组的主要致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和重物压砸伤,其中腰椎最易受累,保守治疗率和死亡率相近,且治疗后随访的ASIA评级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是多节组的人均损伤部位和脊柱节、ISS总分、重伤和极重伤(ISS≥16)率、电解质紊乱和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延期手术率、手术距入院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单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组治疗后A-SIA分级E级率显著低于单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F发生率高,多为高能量原因致伤,腰椎最易受累,伤情重且危急,伤后并发症多,早期难以开展有效治疗,致残率高.

  • 标签: 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 创伤和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分节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多节颈椎病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前路分节减压植骨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但即使处理后改善。患者的融合节Cobb角扩大,JOA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分节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 多节段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黄河流域地区为我国农业大省分布区,也应该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机遇,加速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黄河流域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基于黄河文化打造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多种策略,旨在为当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乡村振兴 黄河流域 经济发展 旅游 资源
  • 简介:<正>志泉教授简介姓名:志泉性别:男出生年月:1937年7月籍贯:辽宁省昌图县学习和工作经历:196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工作至今1986-1987年:赴日本大阪国立循环中心和大阪府立千里救命救急中心学习(血管外科和急救)1987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血管外科

  • 标签: 血管外科学 医科大学 血管再狭窄 辽宁省 出生年月 教授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常规球囊扩张与切割球囊相结合在股浅动脉长闭塞治疗中的扩张效果和中期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0年7月间应用常规球囊扩张联合切割球囊治疗5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股浅动脉长闭塞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1例患者中有49例导丝通过闭塞,动脉直径狭窄率为35%~83%。治疗后患者重度狭窄部位的狭窄程度平均减少至37%,其他部位的狭窄程度减少至20%左右,未发生动脉壁撕裂,穿孔出血合并症。术后1年CTA复查有13%的患者再次出现闭塞,未闭塞的患者中动脉最狭窄处狭窄程度平均为55%。结论常规长球囊与切割球囊相配合可以有效地治疗股浅动脉长闭塞,中期效果较好,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动脉闭塞 切割球囊 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老人颈食管异物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例高龄颈食管异物(枣核)均在内镜下未能取出异物,行左颈部食管切口异物取出术.结果食管异物(枣核)均顺利取出,一例术后出现颈部食管瘘,换药一周左右,术后第14天痊愈出院.一例术后第9天顺利痊愈出院.结论高龄颈食管异物一旦内镜下不能取出,应积极早期手术;术前胃镜及CT定位,结合术中触摸定位,食管切口尽量小是顺利康复的关键.关键词高龄;颈食管;食管异物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linicalExperiencesofSurgicalTreatmentin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OldAge.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clinicalexperiencesofsurgicaltreatmentin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2casesoldagesabove80yearsold.Methods2elderlypatientsabove80yearsoldwith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receivedsurgicaltreatmentthroughleftcervicalincision.Resluts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weretakenoutsuccessfullythroughleftcervicalincisionin2cases.Onecaserecoveredsmoothly.AnothersufferedfromcervicaleGsophagealleakageafteroperation,andrecoveredwelltwoweekslaterthroughconservativetreatment.Conclusions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oldagescan,tbetakenoutsmoothlythroughesophagoscope,surgicaltreatmentshouldbefirstlyconsideredtoremovalforeignbodiesasearlyaspossible.CorrectmanageGmentiKsetyhewokredysforrecovery.OldAge;CervicalEsophagus;ForeignBodiesinEsophagus中图分类号R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根据多节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1(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根据多节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于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l(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颈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综合分析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和头颈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2例颈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997年以前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27例);1997年后,除5例早期癌患者外,50例常规采用半量放疗后再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非开胸食管切除73例.开胸食管切除9例;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14例;联合脏器切除12例。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保喉率分别为81.3%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气管和(或)支气管撕裂及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术后病理证实上切缘阳性5例,均为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14例(17.1%)。全组5年总生存率43%:其中综合治疗组50.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33.9%(Χ^2=7.17;P=0.007);开胸食管切除者、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者和联合脏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45.8%和33.3%。结论颈食管癌患者半量放疗后再手术.可明显减少肿瘤上切缘阳性的发生率,提高保喉率和5年生存率。手术方式以非开胸游离食管为首选,联合脏器切除或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应非常谨慎。

  • 标签: 食管肿瘤 颈段食管 食管切除术 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