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积累丰富的护理经验,改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心的护理。方法跟踪调查采访我院6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从确诊动态观察到护理,为患者提供有效明确的护理措施、协助治疗。通过积极的护理缓解患者的病情。结果病情好转出院的有64例,占总人数的97%,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休养环境。结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贴切精准的护理,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晚期 乳腺癌 护理
  • 简介:病例:男.47岁:入院前2周,患者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块.且2周来略感声音嘶哑.伴有呛咳.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紫绀,无眼球突出.尤心慌,气急,外院B超示右甲状腺肿块患者拟行手术治疗收治入院体检:T36.8℃.脉率78次/min;有甲状腺肿大,4cm×2.5cm×2.5cm大小.质硬.边缘不清,随吞咽活动度欠佳,左侧正常。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胸腺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7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复发率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主动脉夹层病患综合护理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意义重大。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干预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患11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纯的激素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鼓膜穿刺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56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了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4%,常规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9.9%,故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 标签: 鼓膜穿刺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 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的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组内对比,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比护理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无差异,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措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改善预后提供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根据急救过程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可感受到护士亲切关心患者、可感受到医生关心患者和疼痛控制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 人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软膏对男性留置导尿尿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顺利收治的180例男性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临床干预治疗,对尿道实行定期无菌消毒,观察组90例给予红霉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生感染情况、感染持续时长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产生感染情况、感染持续时长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软膏应用于男性留置导尿尿道感染中,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及治疗男性留置导尿尿道感染,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感染产生,医学价值显著。

  • 标签: 红霉素软膏 男性留置导尿 尿道感染 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ATC患者共48例,观察1年的总生存情况(O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ATC患者1年OS为6.52%(3/48),死亡人数为4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0个月。ATC患者的1年OS与是否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疗为影响ATC患者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ATC患者进行手术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放疗为影响ATC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3.0TMRI在宫颈癌诊断分期及分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的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均行择期宫颈癌切除术,且术前均实施3.0TMRI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MRI诊断分期与分化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25例诊断分期9例为Ⅰb期、14例为Ⅱa期、2例为Ⅱb期;分化程度14例中低分化、11例高分化。MRI诊断结果显示25例诊断分期8例为Ⅰb期、16例为Ⅱa期、1例为Ⅱb期,诊断正确率92.0%(23/25);分化程度以D值(扩散系数)为标准12例中低分化、9例高分化,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5.71%、81.82%;以肿块与正常宫颈标准ADC值为标准13例中低分化、10例高分化,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90.91%。结论宫颈癌术前诊断分期中应用3.0TMRI的价值显著,即诊断准确性较高,且肿瘤分化程度可采用IVIM技术参数中肿块与正常宫颈标准ADC值进行评价。

  • 标签: 宫颈癌 3.0T MRI 肿瘤分期 分化程度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是脊柱关节炎的一大类型,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困难,部分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患者疾病进展快,致残率高,或发展为其它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危及生命。早期诊治可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因此有必要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炎作一了解。

  • 标签: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相关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某院接诊的58例术后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患者个人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给予患者科学周密的临床护理。结果58例患者经131I治疗,并发颈部轻度水肿者共计5例,并发尿道炎者共计3例,4例患者出现呼吸不适,经对症干预后症状均已消失。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对131I辐射的危害性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增强对并发症的防范意识,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残留甲状腺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汇总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数为9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8月至2017年至1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焦虑、恐惧、精神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过程中,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引导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间收治的126例采用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觀察手术后131I联合优甲乐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及湛江麻章甲状腺专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高危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31I治疗。观察两组术后Tg水平、颈部超声、诊断性全身扫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甲状腺组织去除率为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对治疗反应良好率为70%(4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01,P=0.0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虽略高于对照组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给予131I联合优甲乐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增加参与甲状腺清除率,使肿瘤对治疗反应良好率提升。

  • 标签: 131I 优甲乐 分化型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采取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而而住院时间两组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24%,组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各具优点和缺点,临床在治疗上必须严格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适当、合理选择,确保其具有较高价值意义,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颈淋巴结阴性(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或患侧全切和峡部及对侧近全切除术,对照组未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转移率为1.61%,对照组患者发生复发率为12.9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减少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减少复发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双侧中央区 淋巴结清扫术 治疗价值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归饮对小鼠异体骨髓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探究其防治因辐照引起的骨量丢失的机制。方法选取100只BALB/cCd小鼠,随机40只作为骨髓细胞提取回输,剩余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辐照组、骨髓细胞回输组、(右归饮)低剂量组、总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对6组小鼠进行不同的处理,统计其骨密度、碱性磷酸酶浓度的差异以及组织损坏情况。结果随着灌胃治疗右归饮浓度的增高,小鼠的骨密度及碱性磷酸酶浓度增高,组织损坏程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增多,高剂量组结果接近于空包对照组。结论右归饮能够促进小鼠异体骨髓细胞的向成骨分化,对经辐照造成的骨量丢失情况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右归饮 骨髓细胞 成骨分化 骨量丢失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PO联合机械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收集80例小鼠,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对照组不使用EPO联合机械刺激,低度组使用低剂量EPO联合机械刺激,中度组使用中剂量EPO联合机械刺激,高度组使用高剂量EPO联合机械刺激。结果随着剂量和强度的提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也有所升高,但一旦过高则会导致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EPO联合机械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会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EPO 机械刺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Wnt/&beta -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观察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株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TGF-β1/Smad途径在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TRA作用于NB4细胞株不同时间后,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Ⅱ型受体(TβRⅡ)、Smad2、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作用3h后TβRⅠ、TβRⅡ的表达量开始增加;12h后TGF-β1的表达量开始增加,随着加药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48h表达量至最高,然后下降。而Smad2、4、7蛋白的表达在加药3~6h后开始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Smad2表达量于48h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而Smad4和Smad7的最高值出现较晚,出现在72h,然后下降。结论:TGF-β1信号转导途径与APL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ATRA在体外能上调TGF-β1/Smad途径的蛋白表达,以发挥抗白血病效应。

  • 标签: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 全反式维甲酸 诱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