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膜与非膜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的98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根据置入全膜和非膜金属支架的不同,分为膜组合非膜组,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成功插管率均为49(100%)例,全膜组并发症20.41%,非膜组总发生率为6.12%,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金属支架的植入对于恶性胆道梗阻具有显著效果,但全膜支架需要注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恶性胆道梗阻 覆膜支架 非覆膜支架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人群初筛乙肝携带者以及血液制品乙肝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最常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支架治疗医源性颈动脉损伤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2016年期间收治3例因透析管道导致的颈动脉患者的诊疗情况,3月后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膜支架,均无假性动脉瘤形成,颈动脉血流通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膜支架治疗透析导管导致的医源性颈动脉损伤安全有效。

  • 标签: 覆膜支架 透析导管 医源性 颈动脉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84例复治阳肺结核患者,于2016年03月--2017年03月间收治,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划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为42例。常规组患者应用标准化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研究组应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予以进一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高于常规组(92.86%VS73.8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痰菌转阴率,发现研究组高于常规组(95.24%VS80.9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研究组低于常规组7.14%VS19.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复治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予以进一步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痰菌转阴率,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复治阳肺结核患者中推广。

  • 标签: 复治 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化疗方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pertMTB/RIF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检测阴肺结核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传染科怀疑为肺结核痰涂片阴性的对象274例,均进行XpertMTB/RIF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阴肺结核204例、非结核72例。血清T‐SPOT.TB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70.59%、83.33%、92.31%、50.00%、73.91%,XpertMTB/RIF则为70.10%、95.83%%、97.95%%、53.08%%、76.81%%,联合则为80.39%、90.28%、95.91%、61.90%、82.97%。联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pertMTB/RIF,血清T‐SPOT.TB特异度低于XpertMTB/RIF、联合,血清T‐SPOT.TB阴性预测值低于联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pertMTB/RIF联合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检测阴肺结核并不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效用,但可以弥补两种技术单独使用的缺陷。

  • 标签: 肺结核 涂阴肺结核 T细胞斑点试验 Xpert MTB/RIF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8月,研究对象105例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35)、B组(n=35)、C组(n=35),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经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C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性生活障碍。结果C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AB两组,P<0.05。术后复发率、性生活障碍对比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及经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 开腹手术 性生活障碍 肛门排气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初治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老年初治阳肺结核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无间歇疗法治疗,实验组给予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初治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歇疗法 临床效果 肺结核 短程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在复治阳肺结核治疗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复治阳肺结核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用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8)单纯应用利福平治疗,研究组(n=48)则应用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痰阳性率是10.42%,低于对照组的27.08%(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是87.50%,与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68.75%相比较高(P<0.05)。结论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在复治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促进痰菌转阴,加速病灶吸收,值得借鉴。

  • 标签: 利福平 痰涂阳性率 左氧氟沙星 病灶吸收率 复治涂阳肺结核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复治阳肺结核患者联用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复治阳肺结核病人,按照PEMS3.0软件包生成的数字表分为标准组和试验组,前者采用常规3GRZES/6HER方案抗结核治疗,后者在强化期以卷曲霉素代替该方案中的链霉素,并联用左氧氟沙星。对比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并在9个月后进行胸部X线检查,统计病灶变化的综合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均分别高于标准组,组间对比均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灶变化的综合疗效等级分布情况与标准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病灶吸收率高于标准组,对比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复治阳肺结核患者联用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能够提升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增强综合疗效。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卷曲霉素 左氧氟沙星 痰菌转阴 病灶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治阳肺结核应用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复治阳肺结核病患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45例。实验组实行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利福平。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痰阳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用药1h以及2h后的利福平血药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2月末、5月末以及8月末的痰阳性率依次是4.44%、2.22%、0.0%,比对照组的13.33%、11.11%以及8.89%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复治阳肺结核病患施以利福平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无拮抗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利福平 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复治涂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治阳肺结核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复治阳肺结核采用联合治疗方式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身体功能改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物 治疗效果 复治涂阳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老年初治阳肺结核中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84例老年初治阳肺结核患者,并通过随机法将84例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与44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吡嗪酰胺治疗,实验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空洞闭合率、治疗后6个月、9个月的转阴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与空洞闭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9个月的转阴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对老年初治阳肺结核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异烟肼 利福喷汀 左氧氟沙星 初治涂阳肺结核 疗效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复治阳肺结核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标准化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痰菌转阴率为92.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治阳肺结核,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可观,转阴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化疗方案 复治涂阳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搜集的92例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擦联合冷敷疗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抬高患肢、药物消肿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48h患肢肿胀程度有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患肢肿胀有效率(P<0.05)。结论中药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中药涂擦 冷敷疗法 骨伤病人 早期肿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就诊的复治阳肺结核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性抗结核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阴转率情况。结果经研究调查发现,两组患者的阴转率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的阴转率情况及其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应用于治疗复治阳肺结核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降低其复发率,临床效果尤为显著。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抗结核化疗 复治涂阳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旋代赭汤配合SP方案(替吉奥加顺铂)化疗的实践作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93例晚期胃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46例)采用SP方案化疗,研究组(47例)应用旋代赭汤加减配合S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肝功能异常、黏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旋代赭汤加减配合SP方案化疗可提高对疾病的控制效果,减轻毒副反应。

  • 标签: 晚期胃癌 旋覆代赭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极肌电图及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临床拟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病变损伤的腰神经根,经治疗性诊断造影确定责任盘相。结果5例病例在手术前的腰椎间盘造影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不相吻合,影像学检查没有特异性,不能准确定位病变椎间盘(见表1)。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经典椎间盘造影确定的责任椎间盘和肌电图检查完全一致。结论应用肌电图可以提示隶属神经肌肉疾病的腰神经病损伤的腰神经根,具有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极肌电图,表面肌电图 神经肌肉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于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服务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采用膜支架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3例腹主动脉瘤疾病患者分别实施以针对性护理,观察31例患者病情变化、瘤体破裂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结果显示,经过膜支架植入术针对性护理,腹腔主动脉瘤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且无瘤体破裂发生,而且未观察到患者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状态,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有效。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4例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74%)高于对照组(57.45%),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表面置换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1200例非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其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结合测定结果确定低水平HBsAg阳性例数,分析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HBsAg阳性122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31例,占总数2.58%,占HBsAg阳性人数25.40%;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14例,占45.16%;1~2μg/L的5例,占19.35%;2~5μg/L的12例,占35.48%;低水平HBsAg人群进行5项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检测,以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HBc)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e)阳性模式为主;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仅出现在HBeAg1μg/L以下人群中。结论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测定相关低水平血清HBsAg,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同时检测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标志物,对确定以上人群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