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的其他症状,依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作出临床诊断,其进展及预后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穿刺活检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评价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活检病理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复习我院近3年中557例穿刺活检病历资料,发现并探讨肾脏病理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相关工作,提高确诊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肾脏疾病 病理学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活检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模拟肾脏疾病的实验大鼠模型上进行重复开放活检.可更好地研究病变的发生发展.目前日本有少数报道。为此,本研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开放活检,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肾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活检病理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活检者28例,分析病理情况。结果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7-56(33.85±5.95)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21例(75.0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5例(17.86%),其他2例(7.14%);<35岁者11例(39.29%),35-45岁者12例(42.86%),>46岁5例(17.86%);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IgA肾病发病率最高33.33%(7/21),其次为膜性肾病28.57%(6/21)及微小肾病23.81%(5/2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最高40.00%(2/5),其次为慢性功不全40.00%(2/5),其他2例(100.00%)。结论活检能够清晰反映入我院就诊肾病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肾活检 病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组织学异常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随年龄的增长,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构成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31-40岁患者的构成比最高,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上,有30岁及以下、61岁及以上,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其他年龄段则呈相反规律,但外20岁及以下患者外,比较差异不大(P>0.05)。排便因素、运动因素、性生活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患病因素中前两项的构成比最高,分别占72.8%、63.9%,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具体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见家族遗传、辛辣饮食、饮酒、久坐、便秘等是导致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实施的全过程给予综合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取石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因肾结石于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45例则采用经皮镜取石,比较两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镜取石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较实质切开取石而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保留单位肿瘤切除与根治性切除细胞癌患者术后肾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根治性切除,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保留单位肿瘤切除。结果在术后引流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极小,但是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血红蛋白方面两组无差异,而尿肌酐方面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指标明显比观察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保留单位肿瘤切除的效果要高于根治性切除,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能减轻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取石与传统经皮取石皮质的损伤情况。方法研究中观察A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取石,观察B组患者接受传统经皮取石;将两组患者的皮质损伤情况详细整理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造瘘道瘢痕体积与皮质体积比率、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取石、传统经皮取石均可治疗肾结石患者,但微创经皮取石不会对人的皮质造成较大损伤,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式治疗。

  • 标签: 肾皮质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传统经皮肾取石术 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粗针穿刺活检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提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的100例患者,研究其护理配合及要点。结果所有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的护理配合时间为4~16分钟,平均(11.5±2.2)分钟。有2例患者穿刺区出现血肿症状,及时处理后不在出血,一周后自主吸收。3例患者出现晕针现象,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所有样本人员无麻醉意外、神经损伤、死亡等并发症发生。且患者均未发生标本错误或者标本丢失的状况。本次标本取材成功率为98%(98/100),诊断正确率为96%(96/100)。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治疗手段。熟悉护理配合流程以及标本的正确处理与交接是其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粗针穿刺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行微创经皮镜取石病患,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结石一次取净率为86.66%,平均手术时长为95min,住院时间为7~15d,术后无严重出血现象及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镜取石治疗输尿管上路结石及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康复快且安全性好,可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
  • 简介:摘要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占比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镜取石在临床中的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作用手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有效的麻醉是完成手术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外关于经皮镜取石患者的麻醉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探讨。鉴于此,本文特重点对经皮镜取石患者麻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总结评述,旨在为此类患者的麻醉操作提供系统化的参考。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管化经皮镜取石与标准经皮镜取石在上尿路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经皮镜取石;实验组采用无管化经皮镜取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管化经皮镜取石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管化经皮肾镜 标准经皮肾镜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孤立肾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和经皮镜碎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孤立肾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讨论,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输尿管软镜组和经皮镜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8例。输尿管软镜组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的治疗方法,经皮镜组采取经皮镜取石的治疗方法,比较各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输尿管软镜组的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经皮镜组,经皮镜组的术后出血率、一期清石率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均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孤立肾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和经皮镜碎石的治疗方法,均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孤立肾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镜取石治疗孤立肾结石患者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行微创经皮镜取石的孤立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以及睡眠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睡眠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微创经皮镜取石的孤立肾结石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尽量避免并发症情况的发生,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孤立肾肾结石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活检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80例超声引导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活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为其编码并对编码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5%(39/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为77.5%(31/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3/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5%(11/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引导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活检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活检术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镜取石麻醉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微创镜取石治疗,对其采取的麻醉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结果52例患者中未有大出血、胸膜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镜取石中施用麻醉,利于中对患者的监护,选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顺利完成经皮镜取石的重要保证,手术疗效确切。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开放性切开取石与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开放性切开取石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比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差于实验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9%,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生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肾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明确纵膈肿大淋巴结的性质,在CT定位下经气管镜针吸活检(CT-TBNA)对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研究。方法在胸部CT片定位下,对41例纵隔肿大淋巴结伴或不伴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气管镜检查及经气镜针吸活检(TBNA),观察TBNA标本阳性结果。结果在胸部CT定位下,经气管镜检查及联合TBNA的41例患者中,能获得细胞学和/或病理学诊断36例,占87.8%。结论CT-TBNA在纵隔肿大淋巴结患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纵隔肿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CT定位 气管镜 针吸活检术 纵隔肿大淋巴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镜碎石(PCNL)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期护理进行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PCNL治疗的68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GLU)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LU、SA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PCNL围期,必须加强患者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肾结石 糖尿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口头教育,试验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配合率,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遵医配合率90.9%要明显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9.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针吸活检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配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 针吸活检术 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