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方法。方法合成针对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引物,从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标本中提取RNA,经反转录和巢氏PCR扩增出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对这些片段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和其它已知冠状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SARS病人痰、咽拭子或血液标本中得到多例RT—PCR阳性片段,其中8个片段经克隆和DNA序列分析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序列(同源性100%),而所有参照标本RT—PCR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

  • 标签: 咽拭子 痰标本 SARS 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 简介:目的用合成仪自动地合成60mer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的探针来制作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方法根据寡核苷酸探针的制作要求,选取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序列30条、长度为60mer的片段进行合成,并对合成后的纯化方法与条件进行探索。将经12%变性PAGE胶纯化后的探针直接点样制备成12×12阵列的寡核苷酸的基因芯片,初步与处理后的临床样品进行杂交。结果经PAGE纯化的寡核苷酸探针的纯度高,能满足寡核苷酸芯片制备的要求。临床SARS患者标本进行处理后与寡核苷酸芯片杂交、扫描检测,效果较好。结论本室合成的60mer的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探针能用于基因芯片的制备与检测,这为该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平行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基因芯片 60mer寡核苷酸 SARS 冠状病毒 探针制备 非典型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检测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6例SARS患者、147例发热隔离患者、23例体格检查健康者进行血清SARS抗体:lgM、IgG检测。结果12例SARS患者单份标本中入院标本7例有4例检出SARS抗体IgM阳性,出院5例有3例检出SARS抗体IgG阳性,2例重症患者血清动态结果观察到,从入院到出院的标本均同时检测到高滴度的SARSIgM、IgG;2例轻症SARS患者各只检测到一次SARS抗体IgM弱阳性;发热隔离区患者有6例从入院至出院均检测到SARS抗体IgG,其中两例滴度较高。健康体检者无一例SARS抗体阳性。结论ELISA检测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可作为一种辅助鉴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检测和确诊手段。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冠状病毒 抗体 IGM IgG
  • 简介:柯萨奇病毒为一种肠道病毒,属RNA病毒,虽其属肠道病毒,但可在呼吸道复制传播,引起小儿肺炎.本研究通过检测柯萨奇病毒肺炎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探索其在判断柯萨奇病毒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面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柯萨奇病毒肺炎 血浆 肿瘤坏死因子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的隐球菌肺炎的病理检查和临床状况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市三甲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例新型隐球菌肺炎临床症状患者,将其根据临床状况、病情程度、性别年龄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9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对照则采用X胸片的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的精准性。结果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检查相比于X胸片,对于临床疾病的直观性和精准度更应该多多应用,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隐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X线胸片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病毒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n=30)与对照组(常规西医,n=3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病毒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性病毒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疾病间的应用价值和相关性,及为预防和控制高发季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儿童感染患者,联合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并对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总感染率为35.45%;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的总感染率分别为16.36%与17.27%;双重感染率为1.82%;在五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感染率最高;在五组不同年龄段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以1~5岁感染率最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其次是急性支气管炎;但是两者的高发流行趋势相反;呼吸道合胞病毒容易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易感染1~10岁的儿童;两者的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检出率,弥补了双重感染检查中容易出现的漏检。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儿童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98例儿童病毒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49例,联合组4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清肺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联合组咳喘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病毒肺炎能够改善临床疗效,及时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儿童病毒性肺炎 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两组患者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显著(P<0.05);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结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用时短,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麻杏石甘汤加味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A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辅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取维生素A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憋喘及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以及CD3-CD19+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应用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维生素A 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MP肺炎患儿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在经过对症全面的护理后,均成功治愈,无患儿出现死亡事件。结论对MP肺炎患儿应用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现并发症事件的概率,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护理措施 患儿
  • 简介:摘要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中临床特点、肺外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测、重症特点,做简要分析,并提出误诊问题的存在,并分析误诊主要原因,而后探讨了几种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小儿的药物指导、心理、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患儿家长的指导和院外的健康讲座等。结果对照组经一般护理,治疗有效率70%,治疗组经整体护理,有效率9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护理中,经整体护理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所有患者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同时给予雾化、拍背、吸痰等辅助手段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9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悉心的护理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防止重症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体会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比分析肺炎型肺癌、大叶性肺炎的CT征像,旨在提高对肺炎型肺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择取我院2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CT征象对照分析)、病灶分布、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影、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等方面CT征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灶分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叶间裂膨隆的CT征象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肺炎型肺癌有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风险,在有疑虑时需要通过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大叶性肺炎 CT征象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门诊治疗与护理方法、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1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74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本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儿在治疗和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用药中出现14例轻度肠胃道反应;咳嗽消失时间为(4.21±1.05)d、退热时间为(3.04±1.12)d。结论在小儿MPP门诊治疗中,配合系统、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病情转归,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门诊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本组80例患儿痊愈78例,显效2例,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对患儿危害很大,早期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疗效显著,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