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嗜血杆菌属的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呼吸感染患者的痰和咽拭子4719份(2006-2007年),细菌的鉴定用VITEK-32鉴定到型,用K—B

  • 标签: 分型测定 分离生物学 呼吸道嗜血
  • 简介: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6月经病理确诊为肺真菌病住院患者54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54例患者中,肺曲霉病30例(55.6%),肺隐球菌病15例(27.8%),肺念珠菌病4例(7.4%),肺组织胞浆菌病3例(5.6%),肺孢子丝菌病1例(1.9%),放线菌肺炎1例(1.9%)。其中既往有基础疾患42例(77.8%);手术检出30例(55.6%)、纤维支气管镜下检出12例(22.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9例(16.7%)。主要症状有咳嗽41例(75.9%)、咳痰30例(55.6%)、咯血20例(37.0%)、发热16例(29.6%);无症状者6例(11.1%)。胸部影像学表现有肿块、结节病灶41例(75.9%),团片状渗出病灶8例(14.8%),弥漫粟粒型1例,12例(22.2%)患者有空洞形成;病变累及双肺7例(13.0%),右肺26例(48.1%),左肺21例(38.9%)。54例患者中,41例门诊误诊,误诊率高达75.9%。30例(55.6%)经外科手术切除,随访1例患者术后复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其余患者无复发。20例(37.0%)经抗真菌药物治疗,16例痊愈或显效。结论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为多见,其次为肺隐球菌病。确诊有赖于病理学诊断。肺真菌病因病原真菌不同,获取病理组织方式、影像学表现亦有所不同,外科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肺真菌病 影像学特点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分析本院成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病原学特点和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77例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VAP34例,发生率为44.2%,其中早发VAP11例,晚发VAP23例。多因素分析表明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时体外循环≥120min、红细胞输注≥6u、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d、气管切开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早发VAP与晚发VAP痰培养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4,P=0.030),早发VAP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9.2%,晚发VAP则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为主,分别占45.5%及27.3%。结论严重肺动脉高压、长时间体外循环、红细胞大量输注、术后低氧血症、长时间机械通气及气管切开是心脏瓣膜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早发VAP与晚发VAP痰病原菌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心脏瓣膜手术 体外循环 病原菌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下呼吸感染中检出超鞭毛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超鞭毛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27例,盗汗23例,咳嗽30例,喘息4例;19例有基础疾病;血嗜酸粒细胞增高8例;32例均在呼吸分泌物中查见活超鞭毛虫;16例肺炎和肺脓肿患者呼吸分泌物细菌培养8例阳性;胸部影像学以肺部多叶段渗出性斑片影或大片叶段实变影伴周围局限性模糊斑片影多见;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有管腔内急性炎症反应的表现;患者经甲硝唑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超鞭毛虫下呼吸感染在本地区占有一定的比率,以下呼吸机会感染和混合感染为主。

  • 标签: 超鞭毛虫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中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23.3%(17/73)。感染细菌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和口腔链球菌。结论CHD合并IE病原菌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传统的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学 抗生素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及E试验,按照美国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4所医院呼吸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一舒巴坦�

  • 标签: 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监测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标本主要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ICU患者下呼吸标本分离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KirbyBauer)进行药敏试验。判断按照2005年版CLSI标准。结果临床分离的33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54株,占75.6%,革兰阳性球菌49株,占14.6%,真菌33株,占9.8%。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2.0%,鲍曼不动杆菌14.6%,金葡菌13.1%,肺炎克雷伯菌11.9%,白念珠菌9.8%,大肠埃希菌8.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嚼唑较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两菌产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7.5%与45.0%。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为84.1%(37/4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我院ICU患者呼吸标本中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MRSA检出率高。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黏菌素被用于治疗多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甲磺酰黏菌素(colistinmethanesulfonate,CMS)静脉滴注后能被水解为具活性的黏菌素。目前关于黏菌素的药动学资料还很有限。本文报道CMS和黏菌素在危重感染患者群体中的药动学特征。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DR—GNB)感染患者(排除接受。肾功能替代治疗的患者)。

  • 标签: 静脉滴注治疗 革兰阴性菌 感染患者 患者群体 菌素 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 简介:目的了解气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气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新生物突出于管腔,病理示大量曲霉菌丝浸润至气黏膜基层,伊曲康唑治疗24周后痊愈。结论气侵袭性曲霉病以曲霉浸润到气黏膜的基底层为特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伊曲康唑是治疗气侵袭性曲霉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 标签: 气道 曲霉病 纤维支气管镜 伊曲康唑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中下呼吸感染患者分离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初始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155份下呼吸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同时与2011年、2012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年来下呼吸分离菌居前3位的一直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率上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一直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对米诺环素敏感率达60%以上,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都不足40%,ICU较普通病房中敏感率更低,非ICU中敏感率有下降趋势;非ICU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7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ICU中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50%-70%,3年中敏感率无明显变化。然而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金葡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在100%,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头孢吡圬敏感率在80%以上,但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在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率在80%-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分离主要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开始出现,MRSA分离株数逐年增多,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

  • 标签: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敏感性 抗菌药物
  • 简介:AmpC酶可以水解头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对其抑制作用差。ESBLs可以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能水解头霉素类,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目前推荐使用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或头孢泊肟并检测其与克拉维酸之间的协同作用以确定对上述头孢菌素耐药菌株是否产ESBLs。但由于克拉维酸可诱导细菌产生AmpC酶,该酶可以水解上述头孢菌素,

  • 标签: AmpC酶 肠杆菌科细菌 ESBLS 纸片扩散法 第三代头孢菌素 检测
  • 简介:目的比较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Committeeon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EUCAST)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微量稀释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分别用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检测116株曲霉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白芬净和米卡芬净的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的基本符合率、药敏符合率、极重大误差率和重大误差率。结果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对116株曲霉药敏检测的基本符合率为96.3%~100%。两方法检测烟曲霉对伏立康唑的药敏符合率98.8%,重大误差为1.2%,极重大误差率为0。烟曲霉和黑曲霉对两性霉素B以及烟曲霉和黄曲霉对伊曲康唑的药敏符合率均为100%,重大误差率和极重大误差率均为0。结论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对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标签: 曲霉 EUCAST CLSI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有效浓度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下呼吸和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使用头孢唑肟注射剂(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对照组使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唑肟注射剂,剂量均为每次1~2g,每8~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25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243例,其中试验组122例,对照组121例,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8%和95.87%。其中肺炎试验组49例,有效率100%;对照组49例,有效率97.9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试验组14例,对照组12例,有效率均为100%。急性肾盂肾炎试验组40例,有效率97.50%;对照组39例,有效率97.43%。复杂性尿路感染试验组17例,有效率76.47%;对照组18例,有效率83.33%。反复发作性上尿路感染试验组2例,治愈及复发各1例;对照组3例,治愈2例,显效1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病例中,可行微生物评价者共166例,其中试验组81例,对照组85例,共获病原菌82株及86株,经治疗后试验组的细菌清除率...

  • 标签: 头孢唑肟 细菌性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分离的社区获得呼吸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p溶血链球菌及MSSA、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泊肟等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头孢泊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8.9%、42.2%、6.4%。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100%;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94.6%;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仅为10.7%;流感嗜血杆菌、MSSA、非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克洛、莫西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在51.3%~100%。结论呼吸病原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与往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呈增加趋势;头孢泊肟对呼吸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头孢泊肟
  • 简介: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改良微孔板观察细菌生物膜形成,探索细菌生物膜检测的有效手段。方法烧伤患者植入性导管分离的金葡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经体外分别培育24、48、72h和5d后,先后用CLSM和改良微孔板,观察细菌生物膜形成和黏附的过程与特点。结果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的时间、生物膜的形态与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结论CLSM和改良微孔板是观察和检测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细菌生物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改良微孔板法
  • 简介: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5月1日,我科共收治小儿麻疹2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麻疹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急诊科病房2011年8月-2014年7月140例脓毒症患者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将急诊科3年间出院患者信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导入Excel2007,运用Stata7.0统计软件对660例感染病例(140例脓毒症组和520例非脓毒症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发生率为6.8%,病死率为3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和D-二聚体升高是急诊科脓毒症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140例脓毒症组中死亡(67例)与存活(7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肾功能不全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老年患者居多,脓毒症患病率在逐年增高,脓毒症患者多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而高龄、高血脂、血肌酐升高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作为临床独立预判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急诊科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是目前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迟发HAP(入院≥5d后发生的肺炎)由于多重耐药(MDR)菌感染的比例增高使其治疗更加复杂。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00—2006年HA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我院2000—2006年确诊为HAP患者。二、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H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诊断标准为: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⑤X线胸片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且符合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即诊断为HAP。三、调查方法及观察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和发生HAP的日期。②高危因素,HAP发生前存在的基础疾病、抑酸药物的应用、应用的抗菌药、鼻胃管置入及是否接受侵袭性操作。③...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埘该病的正确诊治率。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6年7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5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5例结核性脑膜炎多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白细胞高、蛋白升高、低葡萄糖、低氯为主。49%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11例,表现为脑积水、结核瘤、脑室扩张、多发病灶等。经正规抗结核治疗,52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0例未见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3例死亡。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以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脑脊液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的临床特征以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15例HCA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结果急诊内科病房28.3%的肺部感染患者为HCAP,患者平均年龄83岁,病死率22.6%,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占62.5%,革兰阳性菌占16.7%,真菌占20.8%。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8.9%),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最低(0)。结论HCAP肺炎患者年龄大,病死率高,基础疾病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基础疾病治疗。

  • 标签: 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