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8月-2006年3月,笔者参加了由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和加拿大世界青年组织(CWY)共同举办的“中加青年对外友好深度国际交流项目”。通过学习、考察、参观、访问、义工等形式深入到当地鲍威尔市总医院、残疾人活动中心、社区康复活动中心、养老院等医疗康复单位。加拿大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先进的医疗设备、温馨和谐的就医气氛、细腻的人性化服务、完善的医疗健康咨询服务让我们印象颇深,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加拿大 医院 残疾人活动中心 社区康复活动 医疗保健体系 人性化服务
  • 简介:为了防止膀胱冲洗引起的交叉感染及双腔导尿管气囊的漏水、漏气,我科改进了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经临床半年对50例患者的试用和观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改进方法将常规使用膀胱冲洗引流尿袋的引流管装上无毒的Y形硬塑料管,Y形管总长4cm,2个分支长2cm,引流管总长约100cm,在上端10cm处装上一个Y形管,Y形分支上一个接引流尿袋,一个接膀胱冲洗.改进以后的引流尿袋如图1.

  • 标签: 冲洗引流 尿袋 引流尿
  • 简介:临床上肾内病房多数患者需收集24h尿液行尿液分析,或者需记录24h尿量以观察疾病变化,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原来临床上采用玻璃材质的有刻度的尿瓶,加盖一个橡胶的瓶盖来留取24h尿液,并存放在患者的床边,玻璃材质容易打碎,放床边不但容易踢翻又影响病房整洁。我科对原来玻璃尿瓶进行改良,并制作了床边存放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集尿瓶 存放架 制作 改良 应用 尿液分析
  • 简介:临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术是一项常用的技术操作。一般情况下,胸腔穿刺处的针眼通过无菌纱布覆盖后可很快自行愈合。但是,对于肺癌晚期等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全身高度水肿,穿刺处针眼无法愈合。而且,针眼处由于水肿所致的皮下压力过高会引起渗液,液体污染皮肤、衣服、床单,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同时,也因为患者更换床单而大大增加了我们护士的工作量。曾有医生通过更换局部的纱布来减轻患者的不适,但渗液过快,更换的频率过多,且患者的皮肤也经不起来回的更换导致的摩擦刺激。

  • 标签: 集尿袋 胸穿患者 渗液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尿袋最佳更换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成年男性留置导尿患者270例,按照尿袋更换时间分为3组,予以A组每日更换、B组每周更换2次、C组每周更换1次尿袋,比较三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结果。结果60-79岁及≥80岁患者中,每周更换2次尿袋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每日更换1次及每周更换1次组(P均〈0.05);≤59岁患者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袋更换频率以每周2次为宜。

  • 标签: 留置导尿 男性 患者 集尿袋 更换时间 尿路感染
  • 简介:【论文摘要】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出血未止住之前一直便血,便血次数多且量大,味腥。给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带来很大的护理工作量。且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宜插肛管,以免刺激肠道,引起病情加重。 使用造口袋收集下消化道出血并且昏迷病人的大便,保护消化道出血且昏迷病人的肛周皮肤,也不会刺激到肠道,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难度,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方法就是先评估患者肛门皮肤情况,使患者侧卧位,清洁肛周皮肤,氧气吹干,将已剪好形状的造口袋贴上去。造口袋尾端接入冲洗管道和负压吸引管道,用胶布密封。11例下消化道出血并且昏迷患者使用造口袋便器收集大便后,均没有患者肛周皮肤出现发红、破损现象,利于了疾病的治疗,也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论文 造口袋,消化道出血,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