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综合、设计实验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选取病案、编制实验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开展学生实验报告会、教师点评等。结果学生设计的实验教学方案涉及了8门课程的知识,16项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教师和学生均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综合、设计实验中应用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综合,又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的综合;注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发,培养了学习的探究精神,增强了职业感和人性化护理意识,训练了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教学气氛明显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综合、设计实验中可使学生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护士职业综合素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护理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普外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回顾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外科患者开展优质服务。结果:由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优质的基层护理。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必须注重内部的调整和规范。在我国医疗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经久不衰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医疗行业也不断做出调整,通过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护理水平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近年来,我国在医疗行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首先是从基础做起,处理好医患关系。从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如何更好的推动医疗行业更好的发展,仍然需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具体问题。

  • 标签: [] 优质护理 外科 基础护理研究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实践教学约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探讨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我校2003级高职护理班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合作学习法 实践教学 合作性 独立操作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定位分工配合法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有效。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 2018.7-2019.12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的 45 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 采用回顾分析 2017.1-2018.6 进行常规转运的 45 例作为对照组 [1] 。结合家属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 结果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法转运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大有提高,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有所降低。 结论 定位分工配合法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的满意度,更能避免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定位分工配合法 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级17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综合考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比较两种考核方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9.41%的护生赞同综合考核评价法。[结论]综合考核法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考核成绩;促使护理实验成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 考核方法 综合性考核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儿科急救护理管理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急诊治疗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采取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043501成人平卧位静脉输液时5.5号头皮针的应用/陈英…//护理学杂志.-2003,18(11).-847~848对240例静脉输液病人,均采用康寿牌输液器输液,单日选择5.5号,双日选择6.5号头皮针进行手背静脉穿刺,在输液液面高度为90、100、110cm时分别测试两种型号头皮针的滴速,并评估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在同一输液高度,两组滴速比较,P<0.01,差异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头皮针 静脉输液 护理研究 低分子肝素 护理本科生
  • 简介:[目的]探讨探究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在2005级护理专科中随机选择2个班75人作为实验组,其余6个班244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探究实验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操作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探索意识、动手能力、学习兴趣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探究实验教学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生探究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探究性实验教学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基础健康教育的有效。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24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62 ),一组进行常规全科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以人为本的基础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认知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全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基础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认知、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以人为本 基础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针对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所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作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掷骰子法作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比对组(38例)和探究组(38例),比对组开展常规护理,探究组开展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针对护理。完成护理后对护理效果和负面情绪评分展开评价。结果:探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且探究组护理后的负面情绪得分均低于比对组,两组差别明显P<0.05。结论: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针对护理被应用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重症肺炎 老年患者 循证理念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前50例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后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针对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循证支持 针对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评价屏气配合法在鼻饲管插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屏气配合法)和对照组(吞咽配合法),对两组病人鼻饲管插管后的主观舒适度和一次插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主观舒适度为76.9%,一次插管成功率达92.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在鼻饲管插管过程中选择屏气配合法可以提高舒适度和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口腔 鼻饲 配合方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