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荷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养老照护体系及护理工作,指出荷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由家庭医生、医院和医疗专家构成,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础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保健,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社会支持保险组成,具有完善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和先进的医疗、养老管理模式。

  • 标签: 卫生健康服务 养老照护 医院管理 医疗保障 荷兰
  • 简介:目的介绍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方法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分阶段实施临床护理创新项目管理.并对实施后的项目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2年护理创新项目管理的开展和实施,全院护理创新项目在申报数量及范畴、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共上报护理创新项目近300项,经过专家组立项审批后的护理创新项目达200余项,撰写项目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6项,学术会议参会及大会发言10余次,进行项目新闻报道40余则。培养了创新项目管理秘书5名,重大项目管理员20余名,项目通讯员50余名,临床创新项目管理骨干150余名。结论项目管理理论为现代护理创新管理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临床护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项目管理 护理创新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PICC护理门诊的建设及规范化管理措施,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70例和实验组4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在PICC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按时复诊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PICC护理门诊实现了PICC置管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ICC 护理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项目管理在规范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医疗办,急诊科医生,护士,物管,车队共同组成。通过现状把握,拟定对策、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实施及效果评价等程序,开展项目管理活动,研究中选取2021年01月至04月院前急救质量作为对照组,2021年05月至08月院前急救质量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中的重点优化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超4min出车、车载设备不齐全及超20min未到达现场未上报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在院前急救当中实施项目管理的效果可观,其有利于提升院前急救响应率,为救治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同时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极大地体现了个人价值,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科室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项目管理 规范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作用。方法制订张口锻炼康复训练管理项目方案,确定实施对象,制订康复训练内容,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结果108例接受训练患者对功能训练知识完全掌握,住院期间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率达98.15%,张口困难发生率下降(P〈0.01)。结论张口锻炼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管理方案。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康复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现今社会各方面均得到快速更新、发展,群众针对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水平具有较高要求,进而为医院组建护理队伍实现推动效果。在现今竞争力较大的状态下,医院需将组建护理团队和提升整理护理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并予以高度重视。医院管理人员更加重视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状态,需保证护理人员均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进而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树立积极正面的工作目标。现对护理相关流程制度予以完善,将护理文化建设力度加强,使护理团队整体建设水平提升,进而保证了护理人员自觉依照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工作,将自身和团体工作积极性提升,随之更好的落实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质量得到良好保证。

  • 标签: 护理团队建设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项目管理在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2.01月至2023.05月我科室在职护理人员,入选对象共20例,均接受项目管理。统计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对比干预前后护士岗位胜任力。结果: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25.00%(5/20)。干预后,护理人员的职业与认知评分、人际与发展评分、自我概念评分、关爱与服务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项目管理用于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中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伤 职业暴露 项目管理 护士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究高风险项目管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性抽取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采用均分法将其具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建制 30 例。观察组采用高风险项目管理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施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前,两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施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研究表明,高风险项目管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较之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方法更适合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了神经外科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风险项目管理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风险项目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于2018年9月开始,于2020年9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神经外科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人,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高风险项目管理护理,最终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采用高风险项目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当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改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高风险项目管理 神经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神经外科中实施高风险项目管理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近一年时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中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并基于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中有35例病患,对其给予常规风险管理措施;其余35名病患纳入实验组之中,对其实施高风险项目管理模式。最终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病患的负面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病患,且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中的病患给予高风险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切实的强化临床护理质量,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高风险项目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对呼吸科持续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呼吸科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20年6月至12月住院的55例呼吸系统患者,观察组为2021年1月至6月住院的6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医院呼吸科有15名临床护士。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项目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7%)高于对照组(70.9%),不良事件发生率(9.1%)显著低于对照组(27.3%);结论:PDCA循环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可以持续提高呼吸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

  • 标签: PDCA循环 项目管理 呼吸科持续护理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脊柱骨科护理人才培养中应用项目管理理论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脊柱病区的40例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脊柱病区的40例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方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应用项目管理理论护理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对两组护理人员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培养方式起到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升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柱骨科护理人才培养中应用项目管理方式能够提升培养效率和质量,以此能从有效培养中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和操作能力。

  • 标签: 项目管理理论 脊柱骨科 人才培养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12 月为应用前,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为应用后,在应用前采取常规的管理制度,而应用后则实施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管理模式,对应用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 结果: 应用前选择的 500 例患者中,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 5.00% 、 6.80% 、 3.60% ,应用后分别为 0.80% 、 1.20% 、 0.60% ,应用前后相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管理模式,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项目管理理论 妇幼保健院 护理 创新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广大人群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一直在提升。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院前急救基本上都会应用信息技术,以此合理发挥急救资源的价值,提升院前急救的效果。正是这一因素,相关信息化建设管理就变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描述了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管理,并对于实际效果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医院 院前急救 信息化 建设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透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法 以本院为研究背景,从系统架构、管理流程和功能模块阐述血透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选取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系统应用效果。结果 系统上线后,有效减轻了医护工作量,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透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透析治疗的闭环精准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

  • 标签: 血透管理 信息系统数字化 管理信息集成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消化内镜检查护理团队建设管理模式。本文介绍消化内镜检查的重要性及护理团队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护理团队建设管理模式,包括团队构建、协作机制、沟通方式等。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提升消化内镜检查护理团队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消化内镜检查 护理团队 建设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团队以“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方向”创办“携手银发,筑爱之家”项目,旨于解决老年人精神需求。我们紧跟“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号召,从为老人提供工作让他们学习手工类工作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又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无需子女担心提升自身价值感、大学生志愿者教授老年人学习使用电子设备和懂得网络用语促进老年人与子女沟通、组织老年人活动让他感觉“人虽老动能心未老”、提供娱乐服务四个方向出发,面向不同的老年人,解决他们经济、精神等需求,让他们感到自己有价值、被需求,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 标签: 养老 老龄化
  • 简介:摘要:探讨ICU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风险预防中项目管理法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从我院ICU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项目管理法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严重程度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项目管理法 ICU失禁患者 失禁性皮炎 风险预防
  • 简介:摘要:目标: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项目管理系统,观察手术室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共涉及8名护士,将2021年1月至12月医院在传统手术室质量管理系统下进行的500次手术数据与2022年1月至12月在指标项目管理系统下进行的500次手术数据进行了比较 包括手术室手术的确切次数、手术异常的发生率、护理质量管理评分等。因此,在实施手术质量敏感指标项目管理系统后,设备中使用的表的确切数目、设备传输的表的确切数目、为手术项目准备的表的确切数目、在比较前一次性放置的合格表的数目 中低体温手术、外科标本丢失、职业伤害、护士手动消毒不规范、电气和机械伤害发生率较低(p < 0.05)、环境管理、消毒管理、安全管理

  • 标签: 敏感指标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该论文研究了患者安全与护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对患者安全与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患者安全与护理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安全与护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疗机构的患者安全水平,降低患者的风险和损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患者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 体系建设 应用研究 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