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护理交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改革护理交班的形式与内容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自1999年3月以来,我科改变了以往值班人员与主班、责任班单独交接班的方式,而是结合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和护理教学的要求进行床边护理集体交班,这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从而使整体护理得到了顺利开展,且在护理教学上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护理交班 床边护理 集体 工作责任心 现代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建构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方法运用胜任特征核检表对226名保健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初步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并根据编码词典对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结果2组访谈时间、长度上有显著差异。优秀组和普通组护士在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主动性、应急能力、严谨性胜任特征差异有显著性。绪论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服务特征、认知风格、职业特质、价值取向,构成了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

  • 标签: 胜任特征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保健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院集体生活中的青春期儿童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利院82例青春期儿童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组,普通组、心理组各有41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观察儿童护理前后的心态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AS及SDS评分相比,p>0.05;心理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比普通组低,p

  • 标签: 福利院 青春期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好“手臂输液模型”。方法将112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手臂输液模型”,对照组不用“手臂输液模型”。结果观察两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输液操作步骤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要善于正确应用“手臂输液模型”。

  • 标签: 教育 护理 模型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SWOT 分析模型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参与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于 2018 年 1 月起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 SWOT 分析模型。从科室自身优势、自身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实施前后的顺产率、会阴侧切率、助产士培养、出诊时间、护理人员满意度五个方面的情况。结果: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 SWOT 分析模型后,顺产率、助产士培养、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会阴侧切率下降、出诊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SWOT 分析法 产房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脑血管病术前集体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择期手术患者11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宣教模式及每周五术前集体幻灯片讲解;观察组接受传统健康宣教模式及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术前集体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宣教方式的满意度及健康宣教的覆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脑血管术前集体健康宣教,能根据患者的需求有效地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学习如何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翻转课堂 脑血管病 术前集体健康宣教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待时间,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医院输液室的输液护士配置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工时测量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门诊输液室排队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结合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等调查结果,得出合理的输液护士配置数量.结果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为0.60~1.00(0.82±0.19)ρ,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侯时间为2~60(13.28±9.31)min,门诊输液室工作日上下午分别配置3名和2名输液护士较为合理.结论利用排队论模型可以较好地优化门诊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排队论模型 门诊输液室 护士配置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与病人的预期寿命相关。建立理想的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的重要线索,同时也为临床防治该疾病提供依据。现就各种类型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是国家优秀护士的重要储备队伍,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她们关乎护理专业发展的提高。因此,对学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尤为重要。培养学员要具备较强专科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让学员更好的适应护士的角色,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院通过对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系统的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症状评估教学活动,来锻炼其综合能力。通过症状评估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培养学员要具备较强专科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让学员更好的适应护士的角色,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锻炼其沟通能力了学员的护患沟通、医护沟通的能力,能人文关怀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教学满意度,提高医院科室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症状评估,BOPPPS教学,病情评估,护理规范化培训
  • 简介:通过总结对女性导尿模型、静脉输液模型、鼻饲护理模型、心肺复苏模拟人及护理综合模拟人等的维护和改进,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模型人的维护方法。实践证明,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模型人进行良好地维护和保存,确保了模型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教学成本。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模型 维护
  • 简介:目的对本科实习护生的实习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进行研究,建立一个本科护生实习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科实习护生682名,使用相应量表调查其实习应激源、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离职意愿和身心健康状况,建立本科护生实习应激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模型,运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修正,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本科护生实习应激模型拟合较好(~/df〈5,CFI、IFI、GFI均大于0.90,RMSEA〈0.08),进入构建模型且与身心健康得分发生直接关系的变量为:离职意愿(β=-0.13)、职业倦怠(β=0.15)、积极应对(β=-0.10)、消极应对(β=0.65)、神经质(β=6.77)、内外向因素(β=-1.62);职业倦怠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实习应激可直接作用(β=0.01)和间接作用于身心健康。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和加强正性中介因素(如自我效能)、削弱和减轻负面中介因素(如消极应对、职业倦怠)等措施,降低或缓冲护生实习应激强度,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实习应激 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将2009级助产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试验组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练习,对照组采用新鲜猪肉、普通模型练习,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既能降低实验教学成本,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会阴切开缝合术的技巧,达到了《高级助产学》实验大纲的要求。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助产士 模型 教育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价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模型,对纳入人员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评分的影响。方法:院内就诊60例晚期胃癌手术患者为样本,在2020.01-2022.10时间段内,密封信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30(健康教育模型),对比纳入人员的:(1)疼痛强度、生活质量;(2)依从性评分;(3)营养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模型引导,实验组相比较之对照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改善意义较为理想,(P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型 晚期胃癌 应用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在弹力抗阻集体运动实验背景下,研究其对治疗 Ⅱ型糖尿病( T2DM ) 的影响 , 使 有氧运动 走进 Ⅱ型糖尿病患者 日常生活成为常态化 , 同时为患者提供动态的 个性化治疗运动方案 。 方法 : 采用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招募 人数 60 名,均 被诊断为 T2DM 受试者 。 根据受试者 基本情况 按握力计测试的握力值 分为 40 磅组、 30 磅组和 10 磅组 。干预包括 根据握力值给予弹力带磅数, 每周进行三天 弹力抗阻有氧 运动干预实验, 时间 一小时 ,在 60 %至 79 % HRmax 的情况下进行为期八周的 有 氧运动。干预前后 密切监测 受试者的 生命体征 。 结果 : 患者血糖指数及对弹力抗阻 运动的态度在八周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实验前后, 患者 血糖指数存在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对运动的依从性提高。 结论: 中等强度 弹力抗 阻 运动更有益于 T2MD患者糖 代谢水平的改善 ,集体运动疗效优于 APP 个人运动疗效, 为T2MD 病患社区性 运动疗法提供参考 。

  • 标签: 弹力抗阻 , 集体运动, Ⅱ型糖尿病,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肾结石术后辅以延续性护理,对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肾结石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比对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可减少术后复发风险,同时还能增加患者满意度及遵医行为,适宜推广借鉴。

  • 标签: 肾结石 延续护理 术后复发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分析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中的人为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主动上报的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65例,采用瑞士奶酪模型对人为因素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兆及不安全的行为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的人为因素涉及瑞士奶酪模型的各个方面。[结论]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对住院患儿药物类不良事件中人为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儿科护理管理者转变对不良事件管理方式。

  • 标签: 儿科 不良事件 人为因素 瑞士奶酪模型
  • 简介: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型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肿瘤专科医院工作5年内的年轻护士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SBAR沟通模型制订SBAR床头交接班手册,系统培训护士长、年轻护士,于2013年10月护士长每天按照SBAR床头交接班质量评分表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室进行质量追踪、数据验证,持续检查6个月.比较实施前后240例住院患者满意度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SBAR沟通模型应用于临床,规范了护士床头交接流程,提高了年轻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 标签: 床头交接班 信息交流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正畸临床中数字化模型与藻酸盐印模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及椅旁操作时间。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0年在我院正畸一科进行矫正的患者200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人为实验组,初诊接待时为其制取数字化模型,100人为对照组,初诊接待时为其制取藻酸盐印模。将实验组成功制取模型和对照组成功制取印模椅旁所需要的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椅旁成功制取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制取口内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时间较短,患者体验感好,更容易接受,应用效果更为满意。

  • 标签: 口腔正畸 数字化模型制取 藻酸盐印模制取
  • 简介:近年来,医院聘用护士的比例不断上升,已成为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在缓解护理人员紧缺现象的同时,由于在用人制度方面缺乏长期劳动关系的约束,加之工作压力大、劳动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聘用护士有较强的临时心理、流动性较大,影响了护理质量。这是一直困扰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问题,如何强化聘用护士队伍稳定性建设、优化聘用护士管理是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答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胜任能力理论应用于聘用护士管理,以提高聘用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分析胜任能力理论和模型在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 标签: 聘用护士 护理管理 胜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BM模型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169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7例患者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对照组82例患者采取IBM模型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跌倒风险以及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跌倒风险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BM模型 脑卒中合并糖尿病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