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以往集束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质控计划、标准、然后实施.结果每通过一次循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得到提高.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标准的科学的基本管理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令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管理模式 医院感染管理 方法 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
  • 简介:<正>结核病(TB)在传染病中,是当今世界上成年人的首要杀手,并对国际公共卫生工作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对现代结核病流行的世界规模如此惴惴不安,以至WHO于1993年4月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这在WHO历史上发表这样的声明尚属首次。

  • 标签: 结核病 成年人 当今世界 公共卫生工作 传染病 紧急状态
  • 简介:《医学信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华中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杂志社中国·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信息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刊物,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国际刊号:

  • 标签: 医学信息杂志 征稿启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临床医学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中医药学会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ekidneydisease,CKD)的发病率在全球都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已接近10%。由于CKD起病隐匿,大多数肾脏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患病知晓率只有十分之一,即10个病人里面只有一个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容易贻误治疗时机。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 简介:血糖监测是了解糖尿病病情的基本手段,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尚无统一的血糖监测使用规范。2010年12月第二届血糖监测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宣布成立血糖监测学组,并发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讨论稿)》[1]。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修订,2011年2月《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指南》)正式发布[2]。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监测 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模式在肺结核出院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肺结核患者83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17例,对照组患者41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医护一体模式进行随访。随访6~12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两组患者对随访服务的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疾病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随访人员服务态度、随访次数、随访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信任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x线治愈率、满疗程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将医护一体模式应用于肺结核出院患者的随访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护理 医护一体化 随访
  • 简介: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牢的不断上升和社会人口老龄的加快,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最常见死亡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心源性猝死。尽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l已取得进展,但对存在心脏失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常难于取得疗效,由此应运而生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vnchronizationtherapy,CRT)的理念.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 心力衰竭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85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99例,采用传统人工输液巡视方法进行静脉输液管理,患者有需求时使用传统有线呼叫系统呼叫护士。物联网组患者186例,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静脉输液监控。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铃响次数、护士往返护士站次数、护士平均日行步数、液体滴空回血次数、药物配置后的静置时间及患者对输液过程的评分情况。结果物联网组患者186例,5天输液相关铃响74次;对照组患者199例,5天输液相关铃响153次;物联网组护士往返护士站次数为105次,对照组护士往返护士站176次;物联网组患者5天液体滴空回血16次;对照组患者5天液体滴空回血58次。物联网组护士值班平均日行步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护士(P〈0.01);物联网组患者液体配置后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物联网组患者对输液过程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控静脉输液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输液安全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静脉输液 管理 物联网技术 输液安全性
  • 简介:大量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了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1-3],尤其是卫生部新医疗改革中已明确将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在社区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为适应广大社区医师防治高血压的需求,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制定了高血压防治指南^[4],并多次进行修订。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防治 标准化 个体化
  • 简介:目的对艾滋病患者的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以达到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降低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而致护理服务投诉事件发生及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目的.方法将10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艾滋病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尾数为奇数)和实验组(尾数为偶数)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静脉输液,出现问题时对症处理;实验组采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护理服务的投诉及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或护士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士静脉穿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的投诉及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艾滋病静脉输液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少输液过程中的液体外渗,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并有效防范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
  • 简介:动静脉内瘘术足医生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并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内瘘的优点是无外瘘导管脱落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减少,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因此,动静脉内瘘可作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通路。

  • 标签: 循证护理 动静脉内瘘
  • 简介:目的了解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得的主要渠道,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结核病人和一般居民对获得结核病相关信息的途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目前群众获得结核病防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聊天和听医生介绍。结论积极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发挥社区干部、基层医生和电视传播在结核病防治宣传中的作用。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近期研究发现FOXP3基因CNS2区的去甲基水平可反映调节性T细胞水平。调节性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应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该基因片段的甲基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和结果本研究纳入114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及11位冠脉造影正常者。提取外周血DNA,应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的FOXP3基因CNS2区域甲基水平。试验发现,冠心病患者FOXP3基因甲基化分析所得到的调节性T细胞水平均较对照者显著降低(正常对照组11.97%±2.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79%±1.77%;P〈0.001);分别根据冠脉病变血管的严重程度和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将冠心病患者分组分析,结果提示各组冠心病患者较正常对照者的调节性T细胞均显著减少。FOXP3-CNS2的去甲基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反比(r=-0.206,P〈0.05)。在去除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两者相关性降低,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去甲基FOXP3所代表的调节性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调节性T细胞的减少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尚需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FOXP3 DNA甲基化 冠心病 焦磷酸测序
  • 简介:通过研究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对蛋白功能进行注释,甚至应用于药物开发,是蛋白组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和其他各种高通量的生物技术的采用为蛋白质调控网络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生物信息学在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预测.

  • 标签: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 计算生物学 蛋白调控网络
  • 简介:<正>我市农村肺结核病人中,由乡级医疗机构发现和治疗管理者占98%。为提高乡级防痨组织的业务水平及防治效果,于1988年提出乡级防痨组织的规范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及人员落实各乡卫生院建立结防领导小组,由肺(内)科、放射、检验、防疫医生组成,并有一名院长担任结防领导小组组长。兼职防痨医生由各卫生院推荐,经县结核病防治所审核,县卫生局发文确认。要求乡防痨医生相对稳定,如有变动,须经县结防所同意后重新安

  • 标签: 规范化建设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防治 乡级卫生院 治疗管理 医疗机构
  • 简介:目的分析巨噬细胞不同极化状态下14-3-3ηmRNA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并构建14-3-3η蛋白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在巨噬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C57BL/6小鼠骨髓原代巨噬细胞mRNA,反转录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4-3-3ηmRNA水平的改变。运用ProtParamtool、SOPMA等在线软件对14-3-3η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小鼠巨噬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PCR的方法扩增14-3-3η基因,插入pGEX-4T-3载体中,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其原核表达并纯化,SDS-PAGE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采用Graphpadprism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M1型巨噬细胞14-3-3η表达降低,M2型趋势相反。生物信息学表明14-3-3η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主要为α-螺旋(占62.60%)且疏水性较差(疏水系数为-0.607)。酶切和测序结果提示重组质粒pGEX-4T-3-14-3-3η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4-3-3η成功表达和纯化。结论本实验对14-3-3η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GST-14-3-3η,为14-3-3η在巨噬细胞极化上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计算生物学 巨噬细胞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14-3-3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