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endocrineneoplasm,PEN)约占全部胰腺肿瘤的2%~4%,年发病率约为1/10000。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及分泌的激素水平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PEN。前者以胰岛素瘤最为常见,胃泌素瘤次之,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生长抑素瘤等较为罕见;后者约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30%~50%。另有约10%~20%的患者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m,MEN)。除胰岛素瘤约10%为恶性外,其他PEN约60%~80%为恶性,且发现时多已存在肝脏转移。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外科治疗 neoplasm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血管活性肠肽瘤 胰高血糖素瘤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少见肿瘤,近年有增加趋势。无论根治切除肿瘤还是降低肿瘤负荷,外科手术仍是主要手段。不同起源的疾病类型,不同部位的病灶,不同发展阶段的肿瘤,需要不同术式,也会产生不同疗效。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式和效果评价存在分歧,建议诊治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进行,个体化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有望提高病人的预后。

  • 标签: 神经内分泌 肿瘤 胰腺 外科
  • 简介:壶腹区恶性肿瘤主要是指起源于胰头部、Vater壶腹、下段胆总管及十二指肠黏膜的肿瘤组织。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中常见的是胰头癌。2008年约有37900例诊断为胰腺癌,其中34300例死于此疾病[1]。与其他壶腹区恶性肿瘤相比,胰头癌恶性程度较高,5年生存率较低,约有20%的患者可行潜在性根治性手术切除,但5年生存率均不超过5%[2]。Vater壶腹组织来源的肿瘤约占壶腹区恶性肿瘤的6%~20%,其愈后相对较好[3]。下段胆管癌为第三常见壶腹区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所得肿瘤标本切缘阴性率约为67%~90%,5年生存率能达到24%~28%。十二指肠癌与其他几种壶腹区恶性肿瘤相比,出现相对较少。总体而言,患者生存情况不乐观。

  • 标签: 恶性肿瘤 壶腹区 VATER壶腹 根治性手术切除 5年生存率 十二指肠黏膜
  • 简介:原本要打三个“孔”的腹腔镜手术,没想到却连伤口都没有。准备承受手术考验的安徽患者王洪宇激动地说:“就是像平常一样睡了一觉,手术就结束了,没有痛苦,没有伤疤”。日前,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专家联手完成国内第一例“经胃内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淋巴结活检术 消化内科 长海医院 胃内镜 腹膜后 国内
  • 简介:尊敬的各位同道:由《海峡两岸一般外科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和《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吉林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一般外科学术研讨会”暨“2010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决定于2010年8月26至29日在吉林长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遵循先进性、实用性、面向基层、服务临床、探索前沿、共同发展的原则,采用高峰论坛、特别演讲、专题报告、手术演示等形式进行交流;就普外科的新知识、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高峰论坛 海峡两岸 普外科 临床 中国
  • 简介:皮肤良性肿瘤常见并且可以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表1)。患者常因为担心肿物的性质、预后以及是否需要切除治疗等问题就诊。本节将就以上问题,阐述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正确的临床诊断对恰当的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皮肤良性肿瘤 切除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的18例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其中男女各9例,平均年龄43.4岁。13例实行胰腺中段切除术,5例实行胰腺肿瘤切除+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2例,胰岛素瘤4例,胰腺类癌、VIP瘤各1例。肿瘤总计22枚,平均直径3.3(0.8—6.0)cm。术后并发症:胰瘘6例次(33.3%),腹腔出血2例次(11.1%),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继发糖尿病各1例次(5.6%)。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再手术病例。随访11—161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局部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

  • 标签: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局部切除 并发症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创伤小、取材方便,具有可重复性,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等方面的优势已得到临床认可,但CTC作为维持治疗疗效判定指征的意义尚未明确。本文针对CTC提取分离、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以及维持治疗期间检测的意义予以综述。

  • 标签: 维持治疗 循环肿瘤细胞 晚期肿瘤
  • 简介:2001年患者参与肿瘤临床试验明确成为英国国家癌症计划中的一部分;2003年超过8%的癌症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在支持在局域研究网中开展临床试验建立了国家癌症研究网;新的治疗模式的引入对癌症临床试验的方法学产生挑战

  • 标签: 临床试验 肿瘤临床 癌症患者 患者参与 治疗模式 方法学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血流特征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卵巢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癌组2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行CEUS检查并测定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强度(E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u,MVD),分析上述参数与MVD、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的AT、TTP(10.8±2.1、25.3±10.5)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15.4±2.7、59.4±11.2),而恶性肿瘤组的EI(28.6±2.9)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4.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MVD(62.8±13.6)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1.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与MVD、FIGO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562、-0.504、-0.636、-0.623),而EI与MVD、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839、0.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CEUS血流特征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EUS检查能评估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血流灌注情况及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恶性程度 血流
  • 简介:交替半身放射(alternativehemi-bodyirradiation,AHBI)治疗可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重建造血功能,是一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的新方法。从1979年开始国外已有人用HBI治疗血液肿瘤,并取得一定效果,国内近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AHBI的原理和方法1.1原理①根据白血病化疗后造血干细胞迁移早于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时差为理论依据,进行致死剂量交替半身照射,既清除了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新造血,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以大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模型研究发现,骨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迁移的时间为11天以上。大鼠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周围血粒细胞集落刺激

  • 标签: 交替放射治疗 半身交替 放射治疗血液
  • 简介:激素治疗在乳腺癌(表1)和前列腺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激素治疗的依据是某些肿瘤表达性激素(雌二醇或睾酮)受体、且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激素的刺激。激素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激素的产生或阻断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而降低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

  • 标签: 恶性肿瘤 激素治疗 乳腺癌 前列腺癌 孕激素 他莫昔芬
  • 简介:肿瘤的生物治疗是指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的治疗方法。它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近10年来,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生物治疗有望成为继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三大常规治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Survivin于1997年由美国耶鲁大学的Altieri研究小组发现.其在成人除了在胸腺细胞、CD34^+骨髓造血干细胞、结肠基底部上皮细胞等日少数组织细胞外.在大多数终末组织中均无表达.而选择性在大多数人类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细胞耐受放疗、化疗,与肿瘤病人的总体存活率、肿瘤的复发率有关。这些特性使Survivin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就近年来Survivin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靶向SURVIVIN 肿瘤生物治疗 现代分子生物学 骨髓造血干细胞 宿主防御机制 基因工程技术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