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研究比较了择期PCI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高敏感(hs-cTnⅠ)和普通敏感(con-cTnⅠ)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变化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2例择期PCI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采集血样,分离血清后,用雅培和贝克曼-库尔特两种化学发光方法同时检测。结果PCI术后患者hs-cTnⅠ均值从0.013ng/ml升高到0.091ng/ml,高于99th百分位参考上限3倍,con-cTnⅠ均值从0.009ng/ml升高到0.061ng/ml,高于99th百分位参考上限1.5倍。术后cTnⅠ浓度变化与术前基线浓度相关性均很弱,且con-cTnⅠ较hs-cTnⅠ相关性更弱(r=0.39vs0.42)。术前和术后hs-cTnⅠ绝对浓度变化为0.081ng/ml(95%CI:0.036-0.125),con-cTnⅠ绝对浓度变化为0.056ng/ml(95%CI:0.027-0.084),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1)。hs-cTnⅠ术后升高5和10倍比例明显高于con-cTnⅠ升高比例。随着hs-cTnⅠ变化幅度增大(从〉50%至〉200%)住院天数逐渐延长,而con-cTnⅠ浓度变化与住院天数关联性并不明显。结论hs-cTnⅠ择期PCI手术前后浓度变化幅度高于con-cTnⅠ,更有助于监测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Ⅰ PCI相关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Zuckerkandl结节与RLN之间解剖关系,以降低RLN损伤风险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施行28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解剖甲状腺,观察Zuckerkandl结节大小和分级,及与RLN解剖关系并分型。结果共对280例甲状腺进行解剖。左侧成功解剖94.1%(128/136),右侧成功解剖96.4%(160/166)。2侧同时出现为72.8%(220/302)。Zuckerkandl结节分级如下:0级:左11.8%(16/136),右11.4%(19/166);Ⅰ级:左30.1%(41/136),右25.3%(42/166);Ⅱ级:左44.1%(60/136),右43.4%(72/166);Ⅲ级:左8.1%(11/136),右16.3%(27/166)。2侧Zuckerkandl结节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uckerkandl结节分级Ⅰ级以上者,左侧112例,其中A型90.2%(101/112),B型0.9%(1/112),C型7.1%(8/112),D型1.8%(2/112);右侧141例,其中A型92.9%(131/141),B型0.7%(1/141),C型5.0%(7/141),D型1.4%(2/141),左右2侧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Zuckerkandl结节分级与分型之间关系,发现其存在定差异性,以A型较多见。结论Zuckerkandl结节RLN行径中个重要解剖标识,但其毗邻结构解剖关系复杂,且RLN于此处变异及分支多见,此处入路显露神经易至RLN损伤风险增加。

  • 标签: Zuckerkandl结节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coreneedlebiopsy,US—CNB)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US—CNB甲状腺结节778个,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778个结节均穿刺成功。排除21例不能诊断结节,病理诊断结果恶性结节占16.4%(124/757),良性结节占83.6%(633/757),恶性结节微小结节所占比例为12.1%(15/124)。US—CNB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124/124),94.8%(600/633)和94.8%(717/757)。良、恶性结节超声特征统计,2者间血流多少、边界情况、结节内部情况及钙化情况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长径各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能安全、有效获得甲状腺结节组织,有利于甲状腺疾病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粗针穿刺活检 超声
  • 简介:本刊允许作者可直接使用下表中出现缩略语,未公布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文中多次出现,可于第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

  • 标签: 缩略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英文 名词术语
  • 简介:本刊允许作者可直接使用下表中出现缩略语,未公布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文中多次出现,可于第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 标签: 缩略语 英文 雌激素受体 名词术语
  • 简介:本刊允许作者可直接使用下表中出现缩略语,未公布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文中多次出现,可于第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

  • 标签: 缩略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英文 名词术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置入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50例经腋静脉植入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置入输液港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49/50):手术时间(26±4)min。穿刺次数≤2次为96%(48/50)。术中常见并发症包括气胸发生率为0%(0/50)和误穿动脉发生率为4%(2/50),导管异位发生率为2%(1/50),术中出血2%(1/50)。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夹闭综合征发生率0%(0/50),血栓发生率2%(1/50),感染发生率为2%(1/50),导管脱落发生率0%(0/50)。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需长期静脉输液常用技术,经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植入为项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技术,有利于临床开展。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腋静脉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Pringle肝门阻断术老年患者术末梢灌注指数(PI)及无创脉搏血红蛋白(SpHb)准确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60岁患者43例,全麻下行择期肝脏手术。于Pringle肝门阻断前后记录同时间PI、SpHb和有创血红蛋白(Hb)。Bland-Altman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评估Pringle肝门阻断前后PI和SpHb测量误差(SpHb与有创Hb差值绝对值)。结果肝门阻断前后分别收集有效试验数据:44和73。肝门阻断前PI>1.4数据占77.3%,SpHb测量误差≤1g/dl数据占75.0%,SpHb偏倚值为0.62g/dl,95%CI为-1.15~2.38g/dl。肝门阻断后PI>1.4数据占67.1%,SpHb测量误差≤1g/dl数据占35.6%,SpHb偏倚值为1.12g/dl,95%CI为-0.98~3.23g/dl。PI与SpHb测量误差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5)。结论Pringle肝门阻断术通过降低老年患者PI,增加了SpHb测量误差;阻断后指导输血应当参考有创Hb测量值。

  • 标签: Pringle肝门阻断 灌注指数 无创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体化模式肺结核出院患者随访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肺结核患者83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17例,对照组患者41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医护体化模式进行随访。随访6~12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两组患者随访服务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疾病康复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疾病相关知识得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随访人员服务态度、随访次数、随访时间以及工作人员信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x线治愈率、满疗程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将医护体化模式应用于肺结核出院患者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复发,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护理 医护一体化 随访
  • 简介:1临床资料女,50岁,以恶心、呕吐20d为主诉入院,20d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食欲减退、腹胀、乏力、20d内体重下降约3.0kg,无发热、胸闷、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骨痛、皮肤瘙痒及排尿不适,

  • 标签: 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瘤 核素显像 手术探查
  • 简介:异位乳腺指超出正常乳腺解剖范围部位所见到乳腺实质,又称副乳腺,胚胎发育过程胸前区以外没有退化迷走乳腺组织。现报道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外科门诊收治1例男性腰背部异位乳腺。并初步探讨异位乳腺同肾功能衰竭关系,以提高该病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异位乳腺 背部 乳腺纤维腺瘤 肾功能衰竭
  • 简介:乳腺癌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作为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患者最佳管理模式需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协作,因此多学科团(multidisciplinaryteam,MDT)随之产生。MDT成员就患者具体情况展开讨论,并在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共同做出临床决策,有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多学科团队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2岁,已婚,经产妇,母乳喂养。左乳无痛性肿块60d余,无明显增大,于2015年6月23日以“发现左乳房肿块1个月余”入住浙江省嘉兴市第医院乳腺病科。入院查体:

  • 标签: 乳腺癌 分泌型 诊断
  • 简介:RLN保护甲状腺手术重点和难点。再次甲状腺手术,因瘢痕粘连,正常解剖结构破坏,损伤率相应增加。本文通过比较RLN监测和常规显露,讨论其再次甲状腺手术应用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1,TK1)良恶性乳腺肿瘤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医学中心收治16—79岁女性乳腺疾病180例,其中乳腺癌112例(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6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患者平均年龄47岁,位年龄43岁。所有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K1水平,并比较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差异,及血清TK1水平不同病理特征患者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TK1水平明显高于纤维腺瘤患者TK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肿块大小与TK1表达无关(P〉0.05);TNM分期较晚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TNM分期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淋巴结分期晚期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分期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M1患者TK1水平高于M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TK1作为种新型细胞增殖指数标志物,可较为准确反映人体内肿瘤细胞增殖水平,可作为种监测肿瘤增殖程度和鉴别肿瘤良恶性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胸苷激酶1 乳腺癌 乳腺纤维腺瘤
  • 简介: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全部患者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左西孟旦,所有患者首先给予维持剂量0.05μg/kg/min静脉泵入,如患者能耐受,则2h后增加剂量到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共给药12.5mg。治疗结束后,受试者接受为期5-7d住院观察。在此期间进行心脏超声检测(统操作培训后采用Simpson法),检测呼吸困难改善及全身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应用左西孟旦静脉泵入后,患者临床改善情况良好,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患者用药后心脏大小均较用药前缩小,射血分数(EF)明显增加,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明显下降,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患者出现过性低血压,增加多巴胺静脉泵入剂量后均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左西孟旦可以改善ADHF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降低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提高患者LVEF,并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左西孟旦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颗粒细胞瘤(granularcelltumor,GCT)种少见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常见于卵巢、头颈部,极少发生于乳腺。本文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就诊1例乳腺颗粒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既往文献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病理特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颗粒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自噬顺铂心脏毒性损伤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顺铂处理心肌细胞,通过检测LC3、P62观察自噬变化;通过阻断自噬,观察心肌细胞经顺铂处理后细胞活力变化,并通过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采用顺铂分别处理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ratcardiomyocyte,NRCM)和H9c2细胞系,观察到LC3-II增加和P62蛋白下调,表明顺铂可显著诱导心肌细胞自噬。采用自噬抑制剂氯喹或3-MA联合顺铂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活力较单纯顺铂处理组显著下调。TUNEL染色结果显示,联合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较单纯顺铂处理组显著上调。结论顺铂诱导心肌细胞自噬,阻断自噬增强顺铂心肌细胞损伤作用。

  • 标签: 顺铂 心肌细胞 自噬
  • 简介:目的分析物联网技术医院病房输液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385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99例,采用传统人工输液巡视方法进行静脉输液管理,患者有需求时使用传统有线呼叫系统呼叫护士。物联网组患者186例,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静脉输液监控。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铃响次数、护士往返护士站次数、护士平均日行步数、液体滴空回血次数、药物配置后静置时间及患者输液过程评分情况。结果物联网组患者186例,5天输液相关铃响74次;对照组患者199例,5天输液相关铃响153次;物联网组护士往返护士站次数为105次,对照组护士往返护士站176次;物联网组患者5天液体滴空回血16次;对照组患者5天液体滴空回血58次。物联网组护士值班平均日行步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护士(P〈0.01);物联网组患者液体配置后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物联网组患者输液过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物联网技术监控静脉输液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输液安全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静脉输液 管理 物联网技术 输液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