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或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E2、FSH、L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亮丙瑞林 性激素
  • 简介:甲状腺外科领域近十几年来最为突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手术的微创化及美容化,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能量器械的应用,对手术切口选择的隐匿性及创面的最小化也越来越得到很高的体现和改善。本研究详细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甲状腺微创化及美容化手术,并分析了各种术式的原理、优势及并发症等特点。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微创 美容
  • 简介:目的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男性患者无痛膀胱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全麻下行膀胱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60例,年龄66~78岁,体质量52~74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分为2组(每组n=30):羟考酮组(O组)及舒芬太尼组(S组)。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05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3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mg/kg。术中出现皱眉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1mg/kg。观察指标:膀胱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皱眉或体动、呼吸抑制的情况;膀胱检查时间及依托咪酯用量;苏醒时间及发生苏醒后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S组比较,O组皱眉或体动[10%(3/30)vs47%(14/30)]及依托咪酯用量[(13.2±2.1)vs(20.7±3.6)mg]减少(P<0.05);与S组比较,O组恶心、呕吐[3%(1/30)vs20%(6/30)]及呼吸抑制[0%(0/30)vs13%(4/30)]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2组头晕[10%(3/30)vs13%(4/3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可有效用于老年患者膀胱检查,效果优于舒芬太尼。

  • 标签: 老年人 羟考酮 舒芬太尼 依托咪酯 膀胱镜
  • 简介:目的探讨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branchoflaryngealnerve,EBSLN)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尤其是上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声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的139例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腺体上极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术后1周及1个月时评估患者发声功能。统计肉眼直视下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nervemonitoring,IONM)技术辅助下EBSLN的识别率,比较甲状腺上极肿瘤与其他位置肿瘤手术中EBSLN的识别效率与损伤概率。结果139例术中共处理上极218侧(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视可识别145根(被IONM证实有126根(57.8%)),IONM可识别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侧肿瘤位于上极的EBLSN中肉眼准确识别20/46(43.5%),IONM识别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准确识别106/172(61.6%),IONM识别160/172(93.0%),肿瘤不同位置肉眼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IONM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5例在术后1周出现声音低沉,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均无声音低沉、发声改变。结论IONM较肉眼直视可有效提高术中EBSLN识别比例,保证手术安全性。甲状腺上极肿瘤手术中EBSLN肉眼识别难度较肿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术更大,IONM可提供神经保护的更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甲状腺上极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