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微粒是肉眼看不见的直径在50μm以下且不被抗体排除的非代谢颗粒。这种微小颗粒在大量输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是判断液体质量的重要标准。各种原因使微粒污染液体或使液体中微粒增加,均可引起严重的医源性疾病。微粒的来源及污染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制剂方面的污染。②护理技术误操作加重了液体的污染。③静脉穿刺针头斜面微粒存在成为微粒污染的另一来源。

  • 标签: 微粒污染 医源性疾病 预防措施 护理技术 护士 护理人员
  • 简介:目的经胃肠镜微创治疗存在出血穿孔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内镜治疗的应用,为提高内镜微创治疗的安全性,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寻找对策,为内镜治疗后的预防性治疗进行探索。方法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防治胃肠穿透性疾病,经内镜下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快速修复溃疡面,内镜下切除术后创面预防性治疗。我院胃镜或肠镜进行内镜下治疗47例,其中胃镜下38例,肠镜下9例。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穿透性溃疡19例,边缘整齐的胃良性溃疡5例,食管气管凑2例,广基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创面15例,食管黏膜肌层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创面3例,EMR黏膜切除术后创面预防性治疗3例,每两周复查一次内镜,测量创面直径。结果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治疗穿透性溃疡预防穿孔,修复比单纯内科治疗愈合迅速,创面对合整齐;能够修复已经穿孔的清洁的小食管气管瘘。与常规内镜检查和内镜下单纯切除法相比,对于较大和较深内镜创面,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出血穿孔几率显著减少,几乎为零。结论选择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胶防治胃肠穿透性疾病新方法,使胃肠镜微创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

  • 标签: 内镜 生物蛋白胶 胃肠穿透性疾病
  • 简介: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可以累计全身多个器官的慢性炎性伴纤维化的疾病,我科收治了一例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胰腺、胆道、肝脏和淋巴结的患者,在IgG4水平升高的线索上,完善影像学检查,积极进行鉴别诊断,结合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积极早期地应用激素治疗并密切随访,我们明确了诊断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肝内炎性假瘤
  • 简介:与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药物既可用于防病治病,达到减轻症状、挽救生命、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又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此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消化脏器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谓之药源性消化疾病(Druginduceddigestive

  • 标签: 药源性 消化疾病 诊断 治疗 致病因子 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临床特点,为PHC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10例PH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以上的患者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就诊,12.26%因并发症、合并症或转移症状就诊,3.55%因体检异常就诊;在有病理诊断的病例中,肝细胞癌占70.7%(29/41);HBV感染率为81.61%,男性高于女性(P〈O.01);AFP阳性率为70.5%,HBV感染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者(P〈0.01);2.9%具有血吸虫病史,33.23%有嗜烟、酒史;4.52%具有PHC家族史。结论HBV感染是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嗜酒、吸烟及血吸虫病等也可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定期对健康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B超、AFP等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甲胎蛋白 临床特点
  • 简介:近十年来肝病领域的最大进展为针对各种肝病的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是近年肝病领域的热点,但同时也应重视非病毒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阐明肝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探寻潜在的特异性治疗靶点。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 简介:(co华腹部疾病杂志》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性期刊,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1530—566X,国内刊号CN37—4104/R,标准大16开本,每期80页,月刊,8.5元,102元/年。内容涉及腹部疾病,主要包括胃肠、肝胆、胰脾、腹膜腔及腹膜后隙等脏器疾腐的基础与临床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影像、检验及药学等方面的论文,亦包括妇产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及急性中毒等病症。

  • 标签: 腹部疾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杂志 胃病专业委员会 征稿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的治疗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全球每年新发PHC约26万例,我国约占其中的近1/2,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PHC发病率约为欧美国家的5~10倍,其男性标准化死亡率达14.52/10万,女性标准化死亡率为5.61/10万[1].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CARCINOMA 标准化死亡率 诊治 生化检验技术 治疗手段
  • 简介:患者女性,62岁。因间断性腹胀1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06年3月21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厌油、乏力、肝区痛等症状。当地医院行肝脏CT、B超等检查,发现“肝脏重度肿大,脾脏轻度肿大”。上消化道造影示食道胃底无静脉曲张,血清肿瘤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尿蛋白(3+),

  • 标签: 肝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 肝脏重度肿大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上消化道造影 双下肢水肿
  • 简介:由于宗教、道德、伦理等原因,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曾一度被禁止.但许多生物学家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将在人类认识自身及疾病治疗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1998年美国国会取消了该项研究的禁令,且布什政府每年拨出数亿美元支持该领域的研究.美国杂志1999年和2000年将干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评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干细胞成了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 标签: 消化疾病 干细胞治疗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 简介:Ghrelin是由Kojima等于1999年发现的一种28肽,该物质最初由大鼠胃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天然内源性配体,能促进生长激素(GH)释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hrelin主要来源于胃肠道,也可由下丘脑、垂体和多种外周组织器官产生。其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调节GH分泌、摄食和能量平衡,影响神经内分泌以及胃肠功能、心血管系统、记忆、睡眠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 标签: GHRELIN 消化系统疾病 生长激素(GH) receptor GHRELIN 组织提取物
  • 简介:内镜技术的问世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而更大的变革是在治疗内镜.近10余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内镜在胰胆疾病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该项技术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成为当今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胰胆疾病 内镜技术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先行引流 鼻胆管引流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按年龄和病因分组,比较各感染人群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衰竭发生率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老年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高于青壮年组(P〈0.05),白蛋白水平低于青壮年组(P〈0.05),住院天数高于青壮年组(P〈0.05);按病因分组中,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组及戊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住院天数亦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结论戊型肝炎患者以青壮年和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急性黄疸型多见,老年、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组和戊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病情重,但预后均尚好。

  • 标签: 戊型肝炎 散发性 临床特点
  • 简介:本文对1996年10月至2001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6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的患者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与腹水AFP量的比较,发现腹水AFP的平均数值及阳性率均较血AFP的平均数值及阳性率高(P<0.01),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检测原发性 肝癌诊断
  • 简介: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细胞调亡 细胞凋亡 疾病 发生机制 临床学 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