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165例SF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诺和灵强化治疗,维持血糖达标56天,结果:各时相PG明显下降(P〈0.01),INS、C-P水平提高(P〈0.01),HbA1c下降(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恢复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标签: 继发失效(SFS)胰岛素泵(CSII) 多次皮下注射(MSII)
  • 简介:自行设计一种胰岛素治疗执行记录单。结果:该记录单规范记录常规多点血糖监测结果和常规4各个时段胰岛素治疗剂量与执行。结论:简单直观、书写方便,记录规范,能较直观地反应血糖变化,胰岛素注射使用情况,在满足住院患者常规多点监测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质量。

  • 标签: 血糖监测 胰岛素治疗 记录单
  • 简介:对56例2型糖尿病(1r2DM)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皿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与空腹血糖(FPG)的比值。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HOMA—β、IS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病率低、控制血糖效果显著以及治疗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 简介: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 标签: 糖耐量受损 护理干预 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
  • 简介:我院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30例糖尿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选择胰岛素泵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所有30例糖尿病人符合1999年谁诊断标准。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2~67岁。病程0~16年,1型2例,2型28例,胆囊切除术15例,骨科手术5例,妇科手术6例,阑尾炎2例,脑出血2例。

  • 标签: 胰岛素泵治疗 强化治疗 围手术期 糖尿病病人 胆囊切除术 外科手术
  • 简介:对初诊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万苏平(格列美脲片)、拜糖平、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治疗四周后,结果28例血糖控制理想,16例停药三月后血糖控制良好,4例无效。

  • 标签: 初诊 2型糖尿病 口服药物 强化治疗
  • 简介:对我院我科110例入院诊断的1型、2型糖尿病及胰腺炎后糖尿病患者,住院给予胰岛素泵持续泵人速效胰岛素,餐前追加剂量强化治疗4—14天后,以空腹血糖控制在5~7mmol/L,餐前及餐后血糖控制在6—11mmoL/L为控制目标,监测检查血糖记录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糖尿病FPG,餐后2hPG,均在短期时间较入院前明显下降,并容易达标稳定,短期较快使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模拟人胰岛素生理分泌功能,可以迅速显著的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24小时较平稳状态,改善患者的急性并发症症状,对患者后期的血糖控制有很好的促进帮助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血糖 酮症 酮症酸中毒
  • 简介: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泵强化治疗;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3周至4周:诺和锐三餐前,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结果泵强化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修复受损伤的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功能恢复有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T2DM) 促进胰岛功能恢复
  • 简介:对新诊断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继用胰岛素控制共12周,检测控制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SOD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血脂及SOD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使血脂水平下降,并可有效降低SOD。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脂 血糖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为更好地指导中国内分泌科临床医生合理规范的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方案,促进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和改善,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显著获益,《药品评价))杂志组织多位内分泌科专家联合起草了一份《2型糖球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简称《专家指导意见》),并于2017年4月15日在洛阳发布。

  • 标签: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内分泌科专家 2型糖尿病 临床医生 胰岛B细胞功能 强化治疗方案
  • 简介:为提高广大糖尿病教育管理人员和疾病预防保健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进一步改善国内糖尿病教育管理现状,进而切实提高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糖尿病之友》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将于2009年8月7~9日在南京召开。

  • 标签: 糖尿病教育 教育管理 征文通知 论坛 国际 实际工作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和低血糖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优泌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强化治疗2周。观察期限为2周,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采用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分析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3.56±1.54)d,平均胰岛素用量为(33.67±7.89)U/d。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细胞功能指数为5.42±2.0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3.22±1.28(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从(2.0±1.02)下降至(1.17±0.61)(P〈0.05)。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70岁以上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以意识障碍或无自觉症状为主,70岁以下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以心悸、出汗为主。低血糖发生率与并发症数量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高龄患者及具并发症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强化治疗 低血糖 年龄
  • 简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泵治疗1周,结果FPG和睡前血糖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PG诺和和锐组优于诺和灵R组(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R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体重增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泵输注诺和锐和灵R均能使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更理想。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胰岛素泵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根据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的100例危重症患者来分析研究,使用持续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监测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果使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基本保持在4.6-8.3mmol/L范围内,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症状,针对性处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结论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接受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结合相关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高血糖 胰岛素 强化治疗 护理
  • 简介: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期间,血糖很快被控制在目标水平,在治疗后3~6个月,复查血清C肽胰岛B细胞功能,发现胰岛素峰值,胰岛素分泌曲线明显回升。40例中有11例胰岛素用量较少,血糖控制平稳,停用胰岛素,仅依靠运动、饮食治疗;有7例依靠运动、饮食治疗+口服二甲双胍或艾汀治疗,血糖控制理想;有10例口服降糖药物;有12例小剂量胰岛素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均较为理想。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

  • 标签: 胰岛素泵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孕期强化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孕期强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分娩前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结局、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前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均更低、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围生儿情况除早产及巨大儿无差异外其他均优于对照组,2组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孕期强化护理干预,不仅较好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还控制了孕产妇及围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干预 妊娠结局 血糖
  • 简介:以细胞膜转运机理和细胞外腺苷三磷酸(eATP)对葡萄糖的细胞膜转运作用及2型糖尿病的eATP检测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的细胞功能状态和胰岛素及其它激素的分泌特点,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和细胞功能缺陷的原因。结果:血浆eATP不足导致细胞膜转运障碍而致多机体细胞功能缺陷,多激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结论:细胞膜转运障碍导致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内在原因。化学物质使用,饮用水加氯消毒,各种抑菌剂、防腐剂、抗生素、药物的应用等因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外在原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细胞膜转运 eATP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