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16例,随机分为2组各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5.4±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24.5±2.1)h、咳嗽消失时间(3.7±1.1)d、憋喘消失时间(3.6±0.4)d、住院时间(8.5±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糖,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糖尿病 支气管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27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周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准,CT血管造影≥50%狭窄的下肢动脉血管的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98.01%。两组一致性检验k=0.9524。结论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前期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CT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013年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2次/d,连续7d;对照组采用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连续7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沐舒坦组在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咳痰困难,肺部啰音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沐舒坦 糖尿病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病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时的CT影响学表现。方法该次调查的样本在作者所在的医院选取,样本容量为160例,组别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所有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已经出现肺部并发症,再选取同院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CT结果的差异,从中分析总结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两者均能促发彼此的病情恶化,临床上一般在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影响学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最终为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糖尿病 肺部并发症 CT影像学 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临床症状,并使用CT进行诊断分析,对其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CT诊断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通过进行CT诊断,研究组患者在偏瘫、失语、球麻痹等方面病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有其特殊的CT影像学表现,建议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最好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脑梗塞,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中老年 糖尿病患者 脑梗塞 CT 临床分析
  • 简介:采用多普勒震动血流探测仪测定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0.9为异常。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占40%。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血糖、TG、LDL-C、吸烟率、DBP及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结论:踝肱指数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高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外周动脉病变(PAD)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踝肱指数(ABI) 2型糖尿病(T2DM) 外周动脉病变(PAD)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39例,分别按照是否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按照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按照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析糖尿病、脑梗死、颈动脉斑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和糖尿病阳性率均高于非脑梗死组,且斑块组的脑梗死和糖尿病阳性率也高于无斑块组,糖尿病组的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也均高于无糖尿病组。三者相关性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可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合理的血糖管理。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 简介: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早期就出现了动脉硬化的表现。目前关于颈动脉病变的研究文献较多,而对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相关文献及研究极少,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大动脉及外周动脉,本文拟就2型糖尿病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做相关综述。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颈动脉病变 2型糖尿病 患者 病变检出率 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自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5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该院非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100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斑块、狭窄及闭塞检出率以及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结果实验组的下肢斑块、狭窄及闭塞检出率(84%、32%、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下肢斑块、狭窄及闭塞检出率(1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下肢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的下肢动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的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患者病情的评估、判定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价值
  • 简介:采用飞利浦iuzz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测,按颈动脉病变情况将其分为T2DM合并动脉硬化(AS)组及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R)、纤维蛋白原(FIB)、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三个组的年龄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构成、BMI无统计学差异。T2DM-AS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病程、高血压例数、TG、HDL-C、LDL-C、FIB、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AS组与对照组比较,TG、HDL-C、LDL-C、UA、FPG、PPG、IAI、U-AER、FIB、HbA1c、SPB、D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LDL-C、FPG、PPG、IAI、HbA1c、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有高血压、LDL-C等3个变量是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即其数值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HDL-C是颈动脉病变的保护因素,其数值越大则越不容易发生颈动脉病变。结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选择30例健康对照者与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后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140例(IMT≥1.5mm)和非斑块组100例(IMT〈1.5mm),测定各组间血脂、血糖、HbAlc、血浆Hcy、CRP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cy、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斑块组Hcy、CRP高于无斑块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组和非斑块组Hcy与CRP明显相关(P〈0.05),与TC、TG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Hcy和CRP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炎症反应可能是高Hcy引起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重要的机制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 颈动脉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同时深入的研究了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的3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检查足背动脉、颈动脉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加压和口服药的情况下,两组都有血管内径增大的情况,但是糖尿病组的内径变化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足背动脉和颈动脉的膜厚度都增加了,并且其足背动脉和颈动脉的异常检出率也要更高,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其能够准确的评价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异常情况,对临床治疗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受损
  • 简介:比较卡博平和瑞格列奈对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卡博平降低餐后血糖比瑞格列奈更显著,卡博平组血清IL-6和CRP水平降低比瑞格列奈组更明显;卡博平组58%患者CIMT消退,瑞格列奈组有42%,与瑞格列奈组相比较,卡博平组CIMT消退更显著(P〈0.05)。结论:卡博平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消退。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颈动脉
  • 简介: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DM组),同期7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双源CT影像对左心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该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75例冠心病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3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剩余患者不存在糖尿病,对照分析研究这些患者的左心功能,分别采用心脏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查患者左心功能各指标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但EF指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钙化积分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三支病变、完全闭塞及重度狭窄情况相对较多,单支病变、轻度狭窄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结论对于左心功能评价而言,双源CT是比较准确可行的一种方法,可有效评估患者左心功能和冠脉病变情况,对于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准确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影像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心功能评价
  • 简介:T2DM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脑心通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80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对脑血液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无毒副反应。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脑心通椎动脉-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取96名经普通检查身体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采用全自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成员的血管内径和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1.13%,观察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率为70.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P〈0.05)。Ⅲ级病变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1)。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均比对照组的小,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两组结果相比,P均〈0.05,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病变
  • 简介: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我国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了更好的治疗。人们的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糖尿病近些年来的发病率不断的提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颈动脉病也很难以治疗,一旦发病病人就会异常疼痛,不敢活动。本文将主要分析一下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病变差异分析。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颈动脉病变
  • 简介:检测了5年前后肥胖组32例和正常对照组19例脂肪素水平,并评价DMT、HOMA-IR和HOMA—β。结果5年后O组和NC组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5年前,脂联素水平均低于5年前(P〈0.05)。5年后O组、BF、FBG和HOMA—IR水平高于NC组,HDL—C和脂联素水平低于NC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BF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肥胖和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水平均逐渐降低,肥胖患者更明显;低脂联素血症与IR密切相关。

  • 标签: 肥胖 脂联素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将128例T2DM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血尿酸(SUA)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