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乳腺恶性淋巴瘤少见,复恩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体检发现右乳肿块而就诊。查体:双乳对称,无乳头凹陷、溢液、溢血。右乳晕外上象限可扪及一大小约50mm×35mm×18mm质硬肿块,表面不光滑,活动可,无皮肤粘连,元明显触痛,左乳触诊未及明显异常。

  • 标签: 乳腺恶性淋巴瘤 超声表现 华山医院 临床资料 乳头凹陷 皮肤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2007年间治疗膝置换术后感染病例11例,其中2例急性感染,9例慢性感染。感染细菌:表皮葡萄球菌3例,金葡菌4例,川崎杆菌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结果4例感染采用保留假体清创术,其中2例感染复发。4例Ⅱ期翻修,术后随访3~48个月,无感染复发,KSS评分平均83分。3例膝关节融合,其叶1例术后伤口不愈,术后6~12个月随访膝关节均融合。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早进行诊断,同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Ⅱ期翻修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45~55岁为第1个高峰,65~75岁为第2个高峰。老年女性是乳腺癌患者中的特殊群体,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内科基础疾病多,对手术、放化疗甚至内分泌治疗不能耐受,因此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已然成为一大难点。中医药治疗老年乳腺癌有着不良反应少、接受度高、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等优势,本文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临床特点 中医论治 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 老年女性
  • 简介:心身医学是基于整体观念上的一种学科,以多维诊断为基础,对患者采取心理和生理兼顾的综合性治疗[1]。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2]。研究显示慢性风湿病会导致抑郁焦虑,降低生活质量,而抑郁焦虑会引发风湿病的功能性症状,反复就医检查,浪费医疗资源[3]。因此,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应当重视心理问题的处理和干预,只有心身同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和抑郁)识别率低[2]。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区居民疾病的防治工作由科医师承担,医患双方不仅熟悉且关系持久[4]。因此了解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心身医学培训内容的需求,对其开展针对性培训,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医患关系。为此,本研究调查了2017年参加心身医学培训的科医师,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困惑以及对心身医学知识培训的具体需求。

  • 标签: 心身医学 医学培训 全科医师 需求调查 浦东新区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行保乳术的术前评估准确性。方法分析10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动态增强MRI及钼靶X线摄影资料,观测动态增强MRI及钼靶X线摄影片上乳腺癌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按乳腺癌术前行保乳术(breastconservingsurgery,BCS)所需条件,并与术后大体解剖标本及镜下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动态增强MRI、钼靶X线乳腺癌术前行保乳术治疗的评估准确性。结果动态增强MRI能够较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数目、乳腺皮肤、胸壁和腋窝淋巴结状态,MRI判断40例(37.8%)可行BCS,判定准确性为96.2%。钼靶X线摄影判断37例(34.9%)可行BCS.准确性为89.6%。结论动态增强M砒能为乳腺癌患者行BCS的筛选提供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术前运用动态增强MIU评价乳腺癌行BCS是可行的。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磁共振成像 钼靶X线摄影
  • 简介:目的评价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min,出血(185.4±65.9)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女性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 简介:腹膜后纤维(retroperitonealfibrosis,RPF)是以腹膜后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增生的腹膜后病灶常包绕输尿管和其他腹膜后器官,如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1-2]。RPF发病率极低,约0.2~0.5人/百万[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导致临床医师易忽略该病,故本文回顾分析经风湿免疫科会诊后确诊RPF的误诊原因。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临床表现 误诊分析 纤维组织增生 慢性炎症性疾病 RPF
  • 简介: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百岁而终才是人尽其天年的自然死亡。故《灵枢·天年篇》说道:“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因此,人不能终其天年,乃由于五脏不坚,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正邪相攻所引起“血气皆尽”。中医在抗衰老及老年病的治疗中,除应用健脾补肾、滋补气血的方法外,还重视配合活血瘀治法,并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治疗 血气 五脏 血瘀证 活血化瘀 老年
  • 简介:慢性疼痛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因为老年人身体组织器官退化、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有肿瘤、骨关节疾病及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的生理及运动功能,其中因骨折后疼痛的致死致残率较高.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25%~50%,其中约有45%~80%患有明显疼痛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护理.随着我国及全球人口老龄程度的日趋加重,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控制治疗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疼痛治疗领域里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疼痛治疗 老年病人 规范化 神经病理性疼痛 全球人口老龄化 老年患者
  • 简介:随着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发展,选择和建立一个正确理想的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是开展骨质疏松病因和药物研究的关键。能反映骨松病理特征的模型可为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帮助,而不恰当的模型导致错误的结论,最终因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将医学的发展引入歧途。FDA对骨质疏松……

  • 标签: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标准化 预防 治疗 骨骼系统
  • 简介:全国老龄协会于1996年7月发布我国人口老龄情况,目前全国已有1.2亿老人,占人口总数的9%以上,即将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3亿,从2020年至2050年的老龄高峰期,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从2.3亿上升至4.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从15.6%上升为27.4%,2020年,80岁以上老人可能达到2780万。

  • 标签: 医疗保健 老人 上海 老龄化 总数 高峰期
  • 简介:目的了解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诊治现状,探讨COPD规范诊治宣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金山区某社区医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住院并诊断为COPD和慢性支气管炎的23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规范宣教和常规宣教后,观察3个月及6个月,了解2组患者的CAT评分、戒烟率、专科就诊率、COPD确诊率、规范治疗率、延伸处方率、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的改善比率。结果2组3个月及6个月戒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3个月及6个月CAT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COPD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2组3个月及6个月专科就诊率、规范治疗率、延伸处方率、肺功能改善者比率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均〈0.01);3个月及6个月期间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的规范诊治水平普遍较低,通过COPD规范诊治宣教可促使COPD患者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规范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规范化诊治宣教 延伸处方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苯氧芳酸衍生物微粒非诺贝特(力平脂)与苯扎贝特(必降脂)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力平脂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73.2±4.92岁,剂量200毫克;必降脂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1.5±4.29,剂量400毫克,均每晚口服一次,持续八周。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均有显著的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其中力平脂也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微粒非诺贝特适用于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治疗 微粒化非诺贝特 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 苯扎贝特 力平脂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影响,为明确个性护理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88.33%,P<0.05;96.67%vs81.67%,P<0.05);观察组的出诊、急救和入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3.33%,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个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转运成功率 急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