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BL组和L组,每组30例。BL组局麻药为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L组为2%利多卡因,每组内含盐酸肾上腺素5μg·m^-1。取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分次给药,至麻醉平面达第八胸神经(T8)。术中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氧饱和度、测定感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中位数相似,麻醉达T8所需时间,BL组平均14.06min,快于L组平均17.20min(P〈0.05)。术中疼痛评分BL组镇痛效果优于L组(P〈0.005)。手术结束时Bromage评分BL组优于L组(P0.05)。新生儿Apger评分提示两组新生儿无显著差异。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寒颤发生率两组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具有麻醉用药最小,浓度低、镇痛效果好、产妇舒适,母婴安全,可作为剖宫产的麻醉方法之一。

  • 标签: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甲状腺手术临床上常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在穿刺过程中常遇到病人主诉不适和疼痛,且有心血管系统反应。为此,笔者在颈丛穿刺前采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混合液给病人实施预先镇静镇痛处理,目的在减轻病人不适和不良回忆,提高麻醉质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咪唑安定 芬太尼 颈丛阻滞麻醉 甲状腺手术 心血管反应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HHS混合液中海马神经细胞葡萄糖的代谢状况。方法:将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HHS混合液15min后,测其细胞内[^14C]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结果:暴露于0.05%、0.1%和0.25%HHS混合液15min后,胞内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在15min和60min时明显增加(P<0.05),与同一时间的对照值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及至1天和7天后,海马神经细胞内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恢复至实验前对照值水平(P>0.05)。结论:海马神经细胞在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15min后,在60min内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但至少需1-7天方可恢复到正常的葡萄糖代谢状态。

  • 标签: 海马神经细胞 脱氧葡萄糖 混合液 暴露 原代培养 H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