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的一种常见损伤,对于胫骨平台重度塌陷和粉碎骨折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我院于1995~2002年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32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应用膝关节被动练习器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治疗 膝关节内 骨折治疗 功能锻炼 术后应用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占所有骨折的1.3%[1],占老年人群骨折的8%[2],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严重的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等[3],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复杂的类型变化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有研究表明术后10年需要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大约有7.3%[4],因此正确的术前诊断及明确的骨折分型,对于手术计划的制订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数字骨科学 关节内骨折 骨折分型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韧带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选择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手术入路设计,采用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4例。结果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及关节不稳。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同时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及内固定、软组织损伤小和功能恢复良好的目标。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三柱理论 手术入路
  • 简介:胫骨平台C型骨折指胫骨双髁骨折合并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严重骨折类型,治疗复杂,预后差[1].我院自1993年3月~1999年12月,用超长单侧外固定架与T型单侧外固定交替治疗胫骨平台C型骨折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C型骨折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 交替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按胫骨平台三柱分型重新进行分型,在3D打印模型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体位,并进行骨折的准确复位及钢板放置的选择等模拟手术。结果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能准确反映出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可准确的进行骨折的三柱分型,可初步实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模拟手术
  • 作者: 龚关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市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重庆402460
  • 简介: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术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行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通过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切开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手术;传统切开手术;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
  • 简介:为适应当前网络环境下办公模式的需求,规范投搞的处理过程,提高稿件的处理效率,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本刊目前已开通网络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www.spinejournal.net。欢迎大家登录本网站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2013年1月1日起,本刊只接收来自本投稿系统的稿件,概不接收纸质版投稿及电子邮件投稿。投稿前,作者需先经过注册,请大家按提示步骤操作。请大家积极配合,谢谢!

  • 标签: 网络投稿 脊柱外科杂志 电子邮件投稿 投稿系统 投搞 http
  • 简介: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挖掘补肾活血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症的靶点,探究补肾活血胶囊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手段,对补肾活血胶囊进行活性成分筛选、药物疾病靶点预测,明确补肾活血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分析其信号通路富集程度以探究其分子机制.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共发现补肾活血胶囊相应成分1186个,根据OB值和DL值筛选出入血活性成分249个,在此基础上获得其预测靶点145个.通过二次挖掘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筛选出明显的差异基因124个;检索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的靶点基因356个.通过cytoscape构建并结合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关键基因229个;利用ClueGO富集分析显示,补肾活血胶囊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1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 标签: 补肾活血胶囊 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