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在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且行LEEP术的192例患者,对比分析LEEP和阴道镜活检的病理结果、HPV感染、切缘阳性及预后的有关因素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LEEP术前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符合率108/192(56.25%),CIN级别上升35/192(18.23),CIN级别下降49/192(25.52%);切缘阳性26例,其中CIN21/78(1.28%),CIN323/108(21.30%),宫颈癌早浸2/6(33.33%);192例患者HPV感染180/192(93.75%),对180例患者术后随访中7例病变持续或进展,其中2例切缘阴性,5例切缘阳性均是同HR-HPV持续感染。结论LEEP术后切缘阳性与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残留有关,术后同一HR-HPV持续感染应警惕CIN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为宫颈浸润癌。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切缘阳性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目的寻找超声BI-RADS4A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证据,从而探讨部分BI-RADS4A乳腺病变患者选择随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乳腺超声诊断为BI-RADS4A病变且完成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有48例(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有15例(恶性病变组)。分析患者的年龄、初潮年龄、流产史、病变部位、是否为多发病灶,超声图中病变的直径、边界、形态和内部血流,以及X线检查结果与病变良恶性的关系。先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恶性病变组中,病变位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象限者分别占11/15、4/15、0/15和0/15,而在良性病变组中,病变位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象限者分别占22.9%(11/48)、39.6%(19/48)、27.1%(13/48)和10.4%(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1,P=0.003),其中外上象限病变为恶性的可能性大于内上象限病变(P〈0.008)。并且,在恶性病变组中,超声显示病变直径≥2.0cm、边界不清、内部存在血流,以及X线检查提示可疑恶性者分别占9/15、14/15、10/15和6/15,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4.6%(7/48)、14.6%(7/48)、16.7%(8/48)和12.5%(6/48)(χ2=10.160、31.894、11.657、3.964,P均〈0.050)。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直径〈2.0cm、边界清晰、内部无血流的BI-RADS4A病变而言,超声显示病变直径≥2.0cm、边界不清、内部存在血流是超声BI-RADS4A乳腺恶性病变的证据(OR=22.162,95%CI:2.083~235.756,P=0.010;OR=121.694,95%CI:8.670~1708.145,P〈0.001;OR=17.400,95%CI:1.779~170.218,P=0.014)。结论对于乳腺超声提示病变直�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 简介:出生缺陷预防是通过宣传教育筛查、诊断、治疗的方式降低出生缺陷率。出生缺陷的一预防是通过孕前筛查、孕前咨询、优生讲座等方式来达到减少缺陷发生的目的。但是存在很多因素影响一预防的实施及效果:城市化导致的育龄人群人口学特征变化的影响、人群生活环境变化产生的新需求的影响、育龄人群对一预防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影响、前沿的医学科研成果应用与一预防不足的影响、一预防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低的影响。为了减少影响因素做好出生缺陷一预防工作,政策保证并组织落实,出生缺陷干预的宣传,建立长期有效模式是达到一预防效果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出生缺陷预防 影响因素
  • 简介:<正>出生缺陷(birthdefects)种类众多,根据致病基因的来源可以分为遗传性出生缺陷和先天性出生缺陷。遗传性出生缺陷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可由亲代传至后代。有时突变发生在配子形成(ga-metogenesis)时期,父母双方都没有这类缺陷,故这类患者成为起始性突变者,可能成为后代子孙患病的祖先。

  • 标签: 出生缺陷 一级预防 致病基因 中期染色体 遗传性 先天性唇腭裂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二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在社区"慢病项目"管理中的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询问的方式,根据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①规律服药组:患者一直规律不间断服药;②不规律服药组:患者间断服药或偶尔服药;③中止服药组:患者因出现阿司匹林的副反应或其他原因停药;④未服用组:患者从未服药。结果:全组共869例,其中规律服药248例(28.53%),不规律服药352例(40.50%)中止服药67例(7.71%),未服用药202例(23.25%)。结论:阿司匹林在本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二预防中的应用率较低,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应进一步开展工作提高服药依从性。

  • 标签: 高血压 阿司匹林 二级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 抗栓治疗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二命名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二命名法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 标签: P16 KI-67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二级命名法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BI-RADS3的乳腺不可扪及病变(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微创活组织检查(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微创活检、超声BI—RADS3的542例NPBL病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即时活检组(首次超声诊断后3个月之内活检)与随访活检组(随访6个月后活检)发现恶性病变的概率以及两组恶性肿瘤情况的差异。结果全组542例病例,病理确诊恶性病变5例,总体恶性率为0.92%(5/542);50—59岁患者的恶性率为9.68%(3/3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0~29岁组0,30~39岁组0.40%,40—49岁组0.57%,60~71岁组0)。即时活检组中恶性病变4例,恶性率为0.91%(4/435);随访活检组中恶性病变1例,恶性率为0.9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两组发现的恶性肿瘤的病灶大小,TNM分期相似。结论超声检查BI—RADS3的NPBL恶性率低,随访活检是安全的。但对于年龄50岁及以上,超声评估为BI—RADS3的患者需提高警惕,建议积极进行活检。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不可扪及病变
  • 简介: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 标签: 出生缺陷 基因组 遗传代谢性疾病 防治 中国 防控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在县市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64例急性中毒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毒物构成、病情程度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男女比例为1.9:1,高发年龄段在25-45岁,占总数的53.4%(141/264);职业排序为无业人员,占34.8%,其次为农民,占16.3%;中毒原因以自杀为主,占62.1%(164/264);中毒毒物构成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有机磷农药、抗精神药物和镇静安眠药,分别占32.6%、12.2%、11.5%,重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比为1:1.7,总体病死率5.3%,其中百草枯及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病死率最高,分别为41.7%和40.0%。结论:急性中毒的主要涉及种类为有机磷农药、抗精神药物和镇静安眠药,应当做好相关药物的管理,熟练掌握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做好全民文化宣传,做好急性中毒事件的防治。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 简介: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015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从各省(区、市)推荐县医院中确定了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500家县医院,并请各地按照《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国卫医发[2014]48号)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第一阶段全面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相关工作。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开展各项工作。

  • 标签: 综合能力 县级医院 公共服务 医疗体系 出版 医生
  • 简介:目的:针对剖宫产术后必须了解的护理的方法、要点以及所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这一年以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16例,对剖宫产术后进行临床护理方法的总结性研究。结果:本组观察研究216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没有发生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各项护理进行加强,至关重要的是有效的防止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利于产妇顺利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哭闹是婴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妈妈最怕听到孩子的哭闹时的声音,如果加之疾病的存在,更加重了妈妈的紧张情绪,甚至出现焦虑,使之无法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如何找到患儿哭闹的原因,给予适当的处理,使之配合临床治疗,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主要问题。

  • 标签: 肺炎患儿 哭闹 原因分 临床治疗 紧张情绪 医护人员
  • 简介:目的:对5例宫颈妊娠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宫颈妊娠病例,讨论其结局及介绍几种保守治疗的方法结果:2例明确诊断者用MTX+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保守治疗成功;3例误诊者清宫时阴道大量出血,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行宫颈纱布填塞后均再行MTX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结论B超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早期确诊药物保守治疗、宫颈妊娠大出血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避免了子宫切除,保全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 标签: 宫颈妊娠 B超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双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双胎妊娠593例,根据孕周分为28+1~32周、32+1~36周、36+1~40周3个阶段,再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记录每例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胎方位、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妊娠合并症,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①孕周≤32周,阴道分娩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孕周>32周,2组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不同孕周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的妊娠结局与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新生儿体重关系密切;适当控制双胎妊娠剖宫产率,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宫腔镜手术后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妇科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腹胀8例,恶心、呕吐9例,呼吸道感染2例,出血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宫腔镜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妇科 宫腔镜手术 护理干预
  • 简介:小儿腹泻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在儿科的各种疾病中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在我国的小儿疾病中占据第二位,是仅次于肺炎、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多发病。如何有效、快速的治愈小儿腹泻是每个儿科医生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儿科中遇到的困难所在。下文对目前我国临床上各种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做以综述,目的在于能够为临床治疗给予一定的参考依据,更加高效地给儿科用药做好指导。

  • 标签: 小儿腹泻 临床治疗 综述
  • 简介:1病史回顾患者男,48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20年,双下肢浮肿3年,加重5天入我院就诊。20年前患者饮酒后出现右侧踝关节肿痛、不能行走,数天后自行缓解。随后每年关节疼痛发作6至7次,多在饮酒后发生,疼痛逐渐累积双踝、双腕、掌指等关节,疼痛发作时有发热、关节红肿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消炎痛"口服。数日后症状可缓解。

  • 标签: 痛风性肾病 病例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关节肿痛 踝关节肿痛 关节疼痛
  • 简介: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其可危及母婴生命.而其诊断的迟早、处理是否及时与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发生的胎盘早剥3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胎盘早剥 母婴 诊断 严重并发症 临床分析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阴道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领。方法:对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其就诊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修补手术一次成功,3例中、晚期妊娠修补者保胎至足月,21例要求生育者,已完成孕育。结论:宫颈阴道瘘是中期妊娠引产的并发症之一,正确的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宫颈损伤 生殖道瘘 引产
  • 简介: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总结孕产妇死亡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2007~2012年11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及评审情况。结果2007~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死亡孕产妇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60例(52.17%);间接产科原因死亡55例(47.83%);产科出血(41例)仍居首位,占直接产科原因的68.33%。直接产科原因中产前检查次数〈5次(含0次)的死亡孕产妇占61.67%,明显高于产前检查5次以上的孕产妇死亡数;而间接产科原因中产前检查次数〈5次(含0次)的死亡孕产妇占60.00%,也明显高于产前检查5次以上的孕产妇死亡数,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省市级医院死亡的孕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其他(P〈0.05)。可避免死亡占63.48%,不可避免死亡占36.52%,其中各级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在可避免死亡孕产妇(73例)的首要影响因素中占首位,为93.15%(68/73),个人及家庭知识技能问题占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各级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切实加强医疗助产机构的业务培训及监管,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孕产妇死亡 可避免 不可避免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