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组成单位,教育部博士点授予单位和卫生部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物试验单位,是从事皮肤性病学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临床学科。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 标签: 皮肤科 北京大学 红斑狼疮 皮肤性病学 博士生导师 机理研究
  • 简介:特应性湿疹(AE)是手部湿疹主要危险因素。在斯堪那维亚基于人群调查中“是否患过儿童湿疹”问题经常用来评估儿童期AE发生。在目前研究中,此问题有效。根据1960年以来学校医疗档案确定出600例AE患者及600例无湿疹或过敏性疾病对照,将问卷发给他们。应答率为70.5%,应答者平均年龄为36.7岁。问题特异性为70.7%,灵敏性为89.9%。目前患手部湿疹亚群较未发生者灵敏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结果显示:该问题高估了儿童期AE患病率,系数为1.6。当行危险评估时,此问题较手部湿疹终生危险度能更好评估目前手部湿疹发生危险度。总之,这一确认问题高估了儿童期AE发生率,并可能在成年人群调查中高估AE作为手部湿疹危险因素作用。

  • 标签: 儿童湿疹 危险评估 儿童期 特应性 手部湿疹 成人
  • 简介:我国未婚妊娠者越来越集中在青少年人群,少女未婚先孕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生理和心理创伤。少女未婚先孕原因归结有三:一是社会环境影响即“性道德”环境恶化,二是青少年性教育缺失,三是青少年亚文化影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性教育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

  • 标签: 少女未婚先孕 青少年性教育 青少年亚文化
  • 简介:通过对山西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及认识、性健康教育目的、性健康教育内容、性健康教育面临问题和性健康教育建议综述,表明山西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工作,值得我们思考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思考
  • 简介: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时间冲突亟待解决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求尽快完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机制。

  • 标签: 皮肤科 医学本科生 科研创新
  • 简介: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40年来发展,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已出现一支生机勃勃队伍,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学会,出版了及一批专业书籍和著作;在临床上,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更新了医疗观念,获得了优异疗效,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 发展方向 治疗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本文从青春期教育狭义和广义层面,教育内容、价值观、维护少男少女性安全与生殖健康以及学校、家庭共同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对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看法,并介绍了作者本人在开拓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事业中经验与体会。

  • 标签: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性安全 生殖健康
  • 简介:随着医学飞速发展,对于皮肤科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除丰富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外,还需要具备良好英语水平,包括能够进行国际交流、撰写英文论文、接诊外宾等。结合皮肤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现状,简要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缺乏难易适度、内容实用皮肤科专业英语教材;皮肤科专业英语教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皮肤科医生对于专业英语重视程度不够,由此探讨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提高皮肤科专业英语读写水平及英语交流水平方法,以期为皮肤专业英语继续教育发展和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皮肤性病学 继续医学教育 英语教学
  • 简介:英语"青春期"(puberty)一词来自拉丁语"pubeffas",其含义是"具有生殖能力",是指儿童逐渐长大为成年人一个过渡期,是根据第二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功能逐渐发育成熟而指称一个特定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年龄范围定为10岁~20岁,是少男少女从小学生到中学生成长期.伴随身体迅速发展是心理急剧变化.

  • 标签: 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 重要性 性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斑秃患者皮肤镜征象表现及其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消失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初诊或复发后初诊斑秃患者初始皮肤镜征象以及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消失顺序,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斑秃发病男女比例相近,平均发病年龄为26.5岁,平均病程为32.6个月,临床类型以斑片型多见;斑秃患者皮肤镜征象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点(87.5%)、黑点(82.5%)、断发(77.5%)、短毳毛(76.25%)、感叹号发(45.0%),黄点、断发、短毳毛与斑秃病程呈负相关,感叹号发与轻拉发实验呈正相关,黑点、断发、感叹号发两两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二苯环丙烯酮(DPCP)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均未见明显新生毛发,而另外3组有1种或以上皮肤镜征象消失患者均伴有新生毛发增多.复方甘草酸苷组、复方倍他米松组、口服激素组中4种征象(黄点、黑点、断发、感叹号发)均有.患者治疗后征象最先消失比例最高为感叹号发,平均时间为治疗后7.3周,第二消失比例最高为黑点,平均时间为7.6周,第三消失比例较高为断发,平均时间为8.2周,最后消失为黄点,平均时间为8.4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叹号发与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DPCP组患者病程长,病情活动度少,以重型及难治型患者占大多数,治疗起效慢.治疗后皮肤镜征象消失与治疗方法无关,与治疗起效时间有关,开始起效时间约在7.3周左右.超过随访时间所有征象均未消失患者,说明病情活动未得到控制,需调整治疗方案.治疗起效后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引起感叹号发首先消失,随之黑点、断发亦消失。

  • 标签: 斑秃 皮肤镜 感叹号发 治疗
  • 简介:应着重反映研究中创新内容和作者独到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内容;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论著类文章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数据)和主

  • 标签: 文章摘要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创新内容 重复题 撰写格式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蜱形态及生活史,并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及我科经验,对解除蜱叮咬常用方法作以归纳评价,并给出了残余口器处理意见和预防性给药方案。

  • 标签: 蜱叮咬 口器 预防性给药
  • 简介:黑甲是甲板或甲床呈灰黑色、棕黑色或黑色,可弥漫性或条带状或斑点状分布,可单发或多发。成年人甲母质中黑素细胞约有200个/mm2。任何引起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或黑素细胞增生因素均可引起黑甲,例如真菌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系统性疾病、色素痣和黑素瘤等等。黑甲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可为甲良性病变,亦可为恶性程度极高甲黑素瘤。为让临床医生对黑甲有全面的认识,本文对不同病因引起黑甲及其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 标签: 黑甲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方法:总结护士在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结果:有效语言沟通要注意语言情感性、保密性、通俗性和准确性;有效非语言沟通要注意面部表情、目光、距离、仪表和倾听。结论:恰当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调动患者积极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沟通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