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工作者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本院上报的锐器伤异常事件处理报告单资料统计,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共发生锐器伤110例,结果资料显示发生锐器伤人员分布中护士(包括实习护士)所占比率最高,达80.91%;工作年限0~5年发生率最高,达65.45%;发生的地点主要是病房59.09%,其次是手术室10.91%及输液中心8.18%;引起损伤的锐器种类主要是针头,达70.91%;锐器的最初目的用于静脉输液及采血所占比例60.91%;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处理锐器物时40%及配药时14.54%;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占60%;锐器伤不明感染源的占71.82%;已知病人源情况HBV(+)5例,HCV(+)2例,TP+1例。结论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是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意识不强是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正确处理锐器物,是减少锐器伤的发生,预防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培训 防护
  • 简介: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先后对16例因腺样体残体导致的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以电动切吸器切除对咽鼓管内口阻塞的腺样体残体,共治愈28耳,随访半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渗出性中耳炎 电动切吸器 鼻内镜下 残体 切除 增殖腺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在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成果。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方面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在当前妇产科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医疗文书记录不规范、医患沟通不到位、以及规章制度不健全这三个部分。结论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需要从医护工作者做起,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健全医患双方的沟通机制,并通过规范医疗质量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规避安全隐患,减少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 标签: 妇产科 医疗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抚触护理对提升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应对状态、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近年收治的160例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将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采用抚触护理,护理结束对比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面对因子、术后6小时之后疼痛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优,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护理对改善女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前的应对状态、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抚触护理 女性甲状腺手术 应对方式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控讨外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外科系列发生职业暴露的67名护士进行全程追踪调查,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密切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119名外科中,67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6.30%。结论认真分析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的因素,采取系统、全面、规范地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降低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
  • 简介:如何为听障儿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听力学服务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从2010年起对中心的听障儿童实施听能管理,并制订了相关服务流程及实施细则。通过一年多的试行,听力师、家长、康复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听力学服务得到了有效落实,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和康复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能管理 听力师 教师 家长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制度有待建立健全,补充和完善。十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从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总结出许多容易引发差错事故的环节和诱发因素,从而改进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及防控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首先加强药配人员思想教育;(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3)诚信做人,慎独做事;(4)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5)认真做好差错隐患登记。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准确、高效。为医院医药护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 标签: 静脉药配 差错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总结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要点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糜烂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微波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87.69%,临床满意度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等优势,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微波治疗 宫颈糜烂 疗效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呈上升的趋势。为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列举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认为的灾害,随时都在发生,为了尽快到达现场救援,我们就要对各种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对各类疾病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灾害现场的疾病控制特征,并对各类常见传染病的成因进行总结。其次对感染与传染病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严格监管灾民安置区域的卫生情况、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落实疫苗接种工作等有效方法。可帮助救援工作取得新进展,减少灾难中的伤亡人数。

  • 标签: 灾害救援 传染控制 传染病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耳鼻喉外科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结果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率为4.18%;呼吸道系统疾病占53.33%、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6.67%、其他系统疾病等占10%。结论控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以及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护士长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应用培训,并通过对2013年上报的10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防范措施和改进工作流程,实施一年后与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2013年的例数。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根本原因完善护理制度和流程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28例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28例新生儿中大部分新生儿不存在生命危险,除了有2例新生儿因为病情较重发生死亡情况外,其余新生儿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并发症遗留,均转入普通病房实施护理,并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排除,并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和效果,对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临床上有显著的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一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a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的1573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57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并调查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包括手术时间≥2h(x2=5.857,P<0.05)、手术年龄≥60岁(x2=12.178,P<0.01)、进行连台手术(x2=17.366,P<0.01)、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x2=1553.11,P<0.01)、手术参观人数(x2=61.887,P<0.01)、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x2=1631.964,P<0.01)和伴发其他疾病(x2=94.054,P<0.01)。结论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增强免疫力、减少医源性感染机会、防止耐药菌产生等能够降低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病变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我院200例胆囊切除患者资料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胆囊炎症程度对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的影响。结果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率较慢性胆囊炎患者明显升高。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降低胆囊管残余病变发生率非常关键。

  • 标签: 胆囊管残余病变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