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耳廓缺损与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烧伤、肿瘤和感染等。行耳郭再造时耳郭支架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其是保证耳郭再造成功并维持再造耳郭形态稳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多孔高密聚乙烯耳支架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稳定的再造耳郭形态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小耳畸形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耳支架 耳再造
  • 简介:内质(endoplasmic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亚细胞器结构.参与内分泌性蛋白及膜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正确折叠和新生蛋白的转运过程。然而,多种生理、生化以及一系列的细胞毒因素,如基因突变或机体状态的改变包括缺血、缺氧、营养不足、病毒感染、钙平衡失调等各种内质刺激因子均可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耳聋 翻译后加工 钙平衡失调 内分泌性 亚细胞器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因鼻窦口的堵塞而引发上颌窦息肉、囊肿的形成。上颌窦内息肉和囊肿彻底切除的手术方法仍是上颌窦根治术(Cald-well-Luc手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手术中主要是处理窦口鼻复合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通畅引流,使上颌窦病变愈合。我们应用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融合开窗手术,手术创伤很小,病灶清除彻底,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我们于2006年10月~2014年10月经鼻内窥镜下施行上颌窦中、下鼻融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120例(132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上颌窦病变 鼻内窥镜 创伤小
  • 简介:患儿男,7岁。因左耳钮扣电池异物3天,伴有耳漏、疼痛,于2008年12月就诊。在异物掉入耳的第2天,患儿因耳痛告知家长,遂被带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在门诊试图取出未能成功。在第3天时耳痛明显加重并有分泌物流出.耳阻塞感明显,转来我院治疗。查体:患儿痛苦貌,体温37.6℃,左耳廓无红肿,耳道口有铁锈色血水样分泌物流出,

  • 标签: 耳道 异物 电池 钮扣 医院就诊 患儿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呼吸护理最为重要。包括气管切口的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多个方面,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
  • 简介:1980年Sharp等[1]将食道压力测定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呼吸驱动力的定量测量,1986年Hudgel[2]首先应用水囊式上气-食道测压定位睡眠呼吸暂停的阻塞部位。其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上气-食道压力持续测定技术作为一种良好的多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压力感受器(Pressoreceptors)
  • 简介:女,32岁。半年前挖耳时自觉左外耳内新生物,偶有刺痛感,无其他不适。半年来自觉肿物缓慢生长,伴听力下降。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人口1cm处被一直径约0.9cm球形新生物占据,其基底位于外耳后壁,与外耳道长轴平行,色暗红,

  • 标签: 外耳道后壁 皮内痣 听力下降 入院查体 新生物 刺痛感
  • 简介:呼吸异物指喉、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为常见,3岁以下者更为多见。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阻塞的程度,轻者可造成肺部损害,重者为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防止和妥善处理其并发症,一直为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所重视。儿童气管、支

  • 标签: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异物(Foreign Bodies) 异物反应(Foreign-Body Reactio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有人工气的ICU重症患者留置胃管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3年(A组)带有人工气的患者常规留置胃管情况与2014年(B组)患者同等条件下使用评估、镇静、导丝、可视喉镜等方法留置胃管相比较。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从40%提高至89%,辅助工具使用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结论使用综合评估、药物镇静,必要时联合导丝,可视喉镜能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

  • 标签: 人工气道 留置胃管 镇静 安全
  • 简介: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世界各国耳鼻咽喉科专家讨论变应性鼻炎(AR)对哮喘(AS)的影响(ARIA)时,提出“同一气同一疾病”(oneairwayonedisease)的观点。提出此观点的理由是上、下气在组织结构上是连续的,上、下气的疾病是密切相关的。但现实临床却分属二科,上气的AR属耳鼻咽喉科诊治,下气的AS属内科或呼吸科,好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往往缺乏统一的观念。“同一气同一疾病”的提出是有依据、有道理的。

  • 标签: 下气道 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耳鼻咽喉科 变应性鼻炎 专家讨论
  • 简介:目的探讨再造鼓膜-耳角度及锥度重塑的外科技术,以利听力重建。方法应用内-外植术式(underlay-overlaygrafting)及颞筋膜-锤骨柄相嵌固定方法修复鼓膜大穿孔64例(耳),男性35例,女性29例,鼓膜穿孔病程≥3年。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3年,其中2年以上者45例。鼓膜一期愈合率95.3%(61例),内窥镜观察鼓膜形态及耳角度满意者51例(79.7%),声阻抗测试结果示鼓膜声顺值〉1.0ml25例,≤1.0ml20例。鼓室压曲线A型36例,B型3例,C型6例。纯音测听(PTA)较术前平均提高15dBHL。结论应用内-外植法方法,结合筋膜剪口与锤骨柄相嵌处理,有助于恢复再造鼓膜-耳角度与锥度,是修复鼓膜大穿孔并重塑其形态的重要技术。

  • 标签: 鼓膜成形术 鼓膜形态 鼓膜-耳道角
  • 简介:(本刊讯)为保障各类人工耳蜗救助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减轻贫困儿童手术前需购买助听器进行适应性训练的负担,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中国听障儿童服务(http://www.hearingkids.org.Cn/)面向全国开通助听器免费借用服务。具体网址:http://bbs.hearingkids.org.cn/borrowhearingaid/applyhelp.php。

  • 标签: 听障儿童 服务网 助听器 中国 免费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本刊讯)为保障各类人工耳蜗救助项目顺利实施,切实减轻贫困儿童手术前需购买助听器进行适应性训练的负担,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中国听障儿童服务(http://www.hearingkids.org.cn/)面向全国开通助听器免费借用服务。

  • 标签: 听障儿童 服务网 助听器 中国 免费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1例外耳基底细胞癌患者,予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右颞骨部分切除+腹部脂肪取出+术腔脂肪填塞术。术后结合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左耳后下方切口及耳前切口愈合欠佳,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要求出院,规律返回护理门诊继续换药。结论外耳基底细胞癌确诊后,积极有效地治疗与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减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外耳道基底细胞癌 治疗方法 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儿童原发性外耳胆脂瘤13例(13耳)。男8例、女5例,年龄5~14岁,病程1~6个月。按照Naim等对外耳胆脂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期[1],13例患童中有1期9例,2期4例。1.2临床表现13例儿童外耳胆脂瘤未合并外耳感染期间几乎无耳部症状,发病时主要临床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胀、耳痛、耳液溢。1.3外耳检查采用耳内镜数字显像及摄影记录,13例胆脂瘤均发生于骨性外耳,胆脂瘤主体呈团块膨胀性嵌

  • 标签: 临床观察 儿童外耳道 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科人工气患者吸痰时吸痰管插入的有效安全深度。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吸痰管插入深度为吸痰管插入气管内直到遇到阻力后上提0.5—1cm,观察组采用改良深部吸痰方式,即吸痰管头端插至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长度后再插入l~2cm。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指测血氧饱和度、潮气量及气峰压的变化情况.以及以及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结果与对照纰比较,观察组患者指测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峰压降值在吸痰前lmin和吸痰后10min明显升高(6.6土2.1)%比(5.3土1.4)%,(206.3±26.9)ml比(190.2±21.8)ml,(15.8±4.9)cmH,O比(12.7士3.6)cmH20j,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2.28,2.50;P均<0.05);心率、血压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痂堵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深部吸痰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 标签: 机械通气 安全 有效 吸痰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病人居家气湿化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为临床合理选择湿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气管切开86例病人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器滴入方法进行气湿化,观察两组气湿化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湿化,可提高湿化程度,防止气堵塞,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耳硬化症(otoscle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迷路包囊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又名耳海绵化症(otospongiosis)。其颞骨病理表现为骨迷路包囊灶性骨质吸收,髓腔扩大,血管增多,呈海绵样变,破骨、成骨现象可同时存在。

  • 标签: 耳硬化症 CO2激光 手术治疗 镫骨 海绵样变性 径路
  • 简介:目的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外耳狭窄与闭锁的患者,实施外耳成形术重建外耳改善听力。对新外耳的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影响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外耳畸形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制定与决策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文收集07年9月—10年9月期间资料完整的73例先天性外耳狭窄或闭锁行外耳成形术者。入选标准依据Jahrsdoerfer的中耳评分法;术前伴难以控制的外耳感染、胆脂瘤破坏鼓室者除外;平均随访时间22.0月、平均手术年龄12.8岁。治疗方法采用耳甲切口、上鼓室入路,常规替尔氏皮片外耳植皮。新鼓膜采用颞肌筋膜或乳突骨膜外覆盖部分裂厚皮片,或小外耳皮肤转位与小鼓膜形成新鼓膜;凡士林抗生素纱条紧密填塞固定外耳植皮,如无感染发生3-4周后取出,取出后常规膨胀海绵或消毒棉球扩张。结果狭窄组19例(95.0%)达实用听力(ABG〈30dB),且长期结果稳定,外耳并发症少。其中4例(20.0%)术后气骨导差小于10dB。新外耳感染及耳甲腔耳周皮肤湿疹和鼓膜外移钝角化少见。闭锁组仅27例(50.9%)获实用听力(ABG〈30dB),并发症多。两组之间在听力改善、长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闭锁组的效果较差。结论新外耳状态、听力变化和并发症与是否伴有小鼓膜和正常外耳皮肤密切相关,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对完全闭锁者再造外耳需要更慎重。

  • 标签: 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 外耳道成形术 小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