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颅底指前、中、后颅窝及其所对应的颅底外面的结构。以枕外隆凸、顶切迹及眉弓的连线为界,将头颅分为此连线以上的颅盖和此线以下的颅底。颅底上托脑底,下连肌肉、筋膜、韧带和骨骼等,

  • 标签: 颅底外科 后颅窝 临床分析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经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30例。平均在3天之内行栓塞治疗。结果29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7例栓塞术后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余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效果 GDC
  • 简介:目的观察嗓音训练治疗功能性嗓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0例诊断为功能性嗓音障碍的患者进行嗓音治疗(嗓音卫生教育、改善呼吸及增强共鸣),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30例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接受训练后嗓音障碍指数值(VoiceHandicapIndex,VHI)由67.8±10.1分降至30.7±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功能、生理和情感上均有明显改善;同时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PhonationTime,MPT)由9.2±2.6秒延长至13.5±3.1秒,基频微扰由0.59%±0.07%降至0.42%±0.05%,振幅微扰由2.23±0.45降至1.78±0.27,噪谐比由0.185±0.088降至0.142±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能够降低嗓音障碍程度,改善嗓音质量,同时恢复患者的交流和情感功能,增强与他人交流的信心。

  • 标签: 功能性嗓音障碍 嗓音治疗 嗓音障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颅内压变化、所用气体的安全性检测,术后并发症及气体与残余血肿吸收时长的因素的比较分析,评价微创引流术中气体置换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结果30例采用微创术中气体置换方法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无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残余血肿吸收时长明显缩短,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引流术中应用气体置换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等诸多优点。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气体置换 安全性 评价